第34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好有官宦子弟求娶,還言明她可以繼續科舉,她就嫁給了濮州刺史之子伍懸。

  去年江左益攻破濮州,濮州刺史伍呈和他幾個兒子皆守城而死,伍呈的頭還被送來了原平,平叛之後,前任原平知府言方應親自將伍呈的頭顱帶回了他故鄉安葬。

  唯有古蓮娘,一直生死不知。

  「古蓮娘如今在武寧城的落芳閣,是一家私娼館。」

  「人還活著,其餘都是小事兒。」在這種事情上,息猛娘的見識可比孟月池多多了,「你放心,我保管把人好好帶回來。」

  「不光要把人帶回來。」孟月池抬頭看向她。

  「伍懸死戰為國,其妻本該得封誥命,又或得官,她卻落入這等境地,如今叛軍已平,到底是什麼讓她掙扎難脫,你要查清楚。」

  說完,孟月池起身拿出一個匣子。

  裡面裝著新制的銅牌,息猛娘拿起一個,看見上面刻著「平盧節牙帳下」。

  「點五百平盧精衛,將此事處置乾淨,我會寫信給武寧知府,同他借五十名石匠來幫建北海港,借這個名義,餘下的你自己處置。」

  耳中聽著孟月池的話,手指捏著銅牌的穗子,看著它轉來轉去,息猛娘突然問:

  「這銅牌後面刻的是什麼?」

  「是篆字,『持此征伐,衛境安民』。」

  息猛娘點了點頭。

  「等我回來,你給我單獨做塊牌子,前面不變,後面你寫『鬼將領兵,持令征伐』怎麼樣?」

  到處都有人叫自己是厲鬼將,息猛娘還挺喜歡這稱呼。

  神情一直有些冷的孟月池終於臉色和緩了下來。

  「好。」

  當日,息猛娘就帶人離開了原平城。

  過了三日,正月十一,陸寒城也離開了原平城去往繁京。

  走之前的送行宴上,聽孟月池說起了平盧的學政選派一事,陸寒城給她推薦了一個人選。

  現在的原州學政江芷蘅。

  「江氏出身的女臣並不算是女舊臣遺脈,與各處高門也極少往來,在旁人看來是缺點,在孟節度使看來定然是好處了。」

  還真是。

  孟月池在心中默默點頭。

  江氏交出兵權之後就只是關著鎮國公府大門過安生日子,即使最近這二三十年間漸漸有女子入朝為官,也是因為先帝重推女臣入朝,要江氏出來做個表率。

  當年明宗午後,孝威皇后下旨讓江氏與万俟一族通婚,最直接的結果就是,江氏既是仁宗外戚,也是穆宗外戚,還是代宗的外戚,一直到哲宗也就是先帝時候,万俟一族的血緣才和江家拉開了一點關係。

  也只是拉開了一點。

  哲宗給自己妹妹選婿也是選的江家子。

  生下的孩子正是此事在席間轉著眼睛看來看去的瑞郡王。

  「多謝陸郎君。」

  「孟節度使客氣。」

  酒杯中酒液輕盪,正映月光。

  万俟引看看孟月池,又看看垂著眼的陸寒城,突然笑了。

  仿佛知道了什麼秘密。

  正月二十九,朝中來了聖旨,平盧節度使孟月池剿滅叛軍餘黨有功,青州剩下的三縣之地也轉由平盧節治下。

  孟月池加封忠武將軍。

  吳家被定為了江左益餘黨,夷三族。

  二月二龍抬頭,平盧節各縣學堂開始招收蒙生。

  同日,北海港開建。

  二月初七,息猛娘帶著五十名石匠自武寧返回。

  一輛不起眼的青皮牛車裡下來了一名穿著粗衣的女子。

  不聲不響跟在琴嬤嬤身後進了節度使府,看見孟月池的一瞬間,這位從前總是溫文淺笑,被稱君子的姑娘,忽然落下了淚。

  「事情都處置乾淨了。」

  息猛娘將一個布包放在了孟月池的面前。

  裡面有兩顆人頭,和大概幾百顆牙齒。

  看著孟月池尋了帕子遞給了古蓮娘,息猛娘一屁股坐下,擺擺手說:

  「伍家族人盯上了伍懸留下的遺封,知道了她落到了風塵地,便只當她死了。」

  說完,她無聲地樂了一下。

  這兩顆人頭可是古蓮娘自己砍下來的,嘿嘿,有勁兒。

  不愧是當年廬陵書院裡穩居前三之人。

  看一眼古蓮娘有些行動不便的腿,和因為被打掉了牙齒有些凹陷的嘴,孟月池沒說話,她拿出了五份聘書。

  「東陽縣縣學夫子」

  「北海港的帳房主事」

  「平盧軍帳下參軍事」

  「平盧書館的副館主」

  「北海港護軍錄事」

  看著每一份聘書上都寫了自己的名字,古蓮娘驚訝地看向孟月池。

  「你的才學本事,我很是喜歡。這些職務,要清閒有清閒,想讀書也能讀書,九品官不管文武散官,我當下也能給你……你有的是路能走。」

  孟月池並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古蓮娘。

  她只知道自己能給古蓮娘路走。

  有路能走,古蓮娘就能活下去。

  這是母親和山長教她的。

  這一年是玉衡十九年,孟月池即將十九歲。

  她凶名滿天下,樹敵千萬個,會做和能做的事,不過是給想方設法,給自己給旁人謀些生路。

  第134章 姑娘請披黃袍(二十)

  「南雁北歸來,落在青潭上。」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