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日中午,她用過飯後,沒有練字,而是將自己最滿意的字挑了十篇出來,捲起。

  鶴洲最高處是廬陵書院的書閣,書閣後面就是一排夫子們居住的屋舍。

  梨花謝了,金色的梔子開得正好,孟月池路過的時候忍不住看了一會兒。

  正午時分金色的光映在她的眼裡,她忍不住眯了眯眼睛,又笑了。

  「字練的不錯,就是太收著了。」

  樹下,滿頭白髮的薛重歲坐在搖椅上優哉游哉,一頁一頁翻了一遍。

  看著花兒一般的少女,她笑著指了指几上擺的枇杷。

  「你吃你的,光站著倒像是受訓來了。」

  孟月池拿起一枚枇杷,撕去了皮,卻放在了薛重歲的手邊。

  老太太歪頭看她:「我讓你吃,你給我幹嘛?」

  孟月池又拿起一枚枇杷,嘴裡說:

  「總覺得您懶得給枇杷去皮。」

  薛重歲眨眨眼,笑著拿起去了皮的枇杷:「你還真說對了!我真不耐煩你們南方這些水果,跟人似的,都得扒了皮才能品,切開都不行!」

  孟月池把第二顆枇杷自己吃了。

  十歲的小姑娘被甜得眯起了眼睛。

  「凡是要去皮的水果,總是水潤多汁,您嫌麻煩,不如尋個人替您去皮。」

  「哈哈哈哈哈!古靈精怪!」薛重歲抬手,隔空點了點孟月池的小腦袋。

  在廬陵創辦書院,以薛重歲之聲望,不難,可細微之處,卻掣肘頗多。

  「月池,你可知道我為何要來廬陵辦學?」

  孟月池將第三枚去了皮的枇杷放在了她的手邊。

  「廬陵,書香腹地。」

  「於男子是書香腹地,於女子,卻是桎梏最深之處,你有個交好之友叫息猛娘對吧?」

  孟月池點頭。

  「她是陽湖漁女,父親生前有漁船兩艘,只她一獨女,按照明帝時候的《大啟律》,她父親去了,兩艘船都是她的,按照穆宗時候的《大啟律》,她父親去了,族中可按照市價五成收了那漁船,但要將她供養至成年。可如今,她爹沒了,她族中直接霸占了漁船,還要將她賣了,她求告官府,官府要把她送還族中……」

  薛重歲語氣平淡,她活得太久,經歷了太多,已經極少會有憤怒之意了。

  這天下有無數的息猛女,還有無數女子,連息猛女都不如。

  「世人總以為扶正之亂是瞬息之間的天翻地覆,又哪知道是日拱一卒,滴水穿石?世家勢大,朝臣結黨,稅法荒廢,穆宗只能退讓。明宗有聞初梨、蘇姮兩位女相,還有六位女臣入了凌煙閣,英宗有喬淑娘、左秋月,穆宗臨朝之後,六部尚書就只有一個女子當過,遑論女相。」

  拿起去了皮的枇杷,她笑著說:

  「我來廬陵,因為廬陵,這書香腹地,也是朝臣結黨的根脈所在。」

  孟月池沒說話。

  「我在此地能破開一石,繁京中的女臣就能少三分阻礙,懂了嗎?」

  孟月池撕掉了一塊枇杷皮才說:

  「可您不耐煩給枇杷去皮,廬陵到處是枇杷人。」

  「哈哈哈,枇杷人!」薛重歲被自己這個小徒弟給逗笑了,「你說找人替我去枇杷皮,你想找誰啊?」

  孟月池低下頭,說:

  「我隨我娘拜訪過米大家,她頗得江南女眷敬重。」

  「米大家?米修如?她出身端陽米氏,你可知道端陽米氏?」

  孟月池搖頭。

  薛重歲看了眼從樹葉間投下的碎光,說:

  「那也是好幾十年前的事兒了,我還沒出生呢。米氏一族的女眷被孝威皇后申飭,全族女子都嫁不出去了,只能投身科舉,也出了不少人才……米修如的祖母曾是光祿寺少卿,只可惜,扶正之亂前,她就投靠了代宗,代宗免了她的官,給她封了二品誥命,就讓她榮歸故里了,米修如所得的這份敬重里,可是摻了些恨的。」

  這份恨意,和那些女人流的血一樣,幾十年光陰是無法將它們擦洗去的。

  「摻了恨也無妨。」

  小姑娘將最後一枚枇杷放在了薛重歲的手邊。

  還是去了皮的。

  「愛則輕拿,恨則重砸,總有,用法。」

  拿起那枚枇杷,薛重歲看向她,淺淺苦笑:

  「小丫頭,你怎麼才十歲呀?快些長大吧!」

  第120章 姑娘請披黃袍(六)

  端午時節,廬陵有龍舟競渡,臨近幾個縣的百姓都會聚集在甘江兩岸。

  鶴洲正位於甘江之上,是絕佳的觀戰之地,為了讓廬陵百姓看龍舟看個痛快,廬陵書院早早就在江岸前建起了木柵,又立下牌子說比賽當日允許百姓和商販進入書院。

  孟月容從沒見過這樣的熱鬧,提前一旬就跟自己的阿娘膩膩歪歪,只想阿娘能陪著自己在書院看龍舟賽。

  數月來,柳朝姝在廬陵買地建房賣鋪子,數萬兩銀子在她手上幾乎被玩兒出了花兒來,性情也更添了些爽朗,攬著小女兒,她又看向了自己的長女。

  「月池,一起在鶴洲看龍舟?」

  坐在一旁看琴嬤嬤繡五毒荷包的孟月池笑著搖頭。

  「薛山長說要帶我去拜神。」

  柳朝姝再次看向孟月容,看見小姑娘鼓著臉噘著嘴,一臉不高興:

  「薛山長總和我搶姐姐。」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