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刑部和大理寺的案子這幾年案子不少,有人查了有人審了有人判了,還得有人得在最後的處置上核驗用印,沒錯那人就是她這個當皇帝的。

  万俟悠曾想過讓外官們精簡請安摺子,可那些瑣碎的言語裡並非全無用處,在通政司建起來之前她還是決心留著那些諂媚的瑣碎——和每天裝著它們的一大摞奏疏。

  「從前剛去朔州的時候跟在安嬸子後面感覺自己無從下手,安嬸子還跟我跟說活兒都是干出來的,現在當了皇帝也是一樣啊。只要想做事兒,就有做不完的事兒。」

  看完了一摞奏疏,万俟悠歪在椅子上有些憊懶。

  窗外蟬鳴陣陣,隔著窗子能看見外面的天光鋪灑,真是個又熱又曬的好天氣。

  要是早幾年,她現在肯定是在湖上遊船。

  對了,她鏡湖上的那艘畫舫,這些年的養護得不少銀子吧?是哪裡出的錢?是她的名下私產還是內帑?

  勤勤懇懇的皇帝陛下有些頭疼。

  她這個腦子啊,現在就根本閒不下來。

  「重丹,朕想喝烏梅飲。」

  重丹看了一直站在陛下身後的重紫一眼,才無聲地退了出去。

  万俟悠伸了個懶腰,單手撐在一摞摺子上,突然又說:

  「宮裡的烏梅飲方子明明不錯,也就是蘇姮你喝不慣。」

  坐在下首一直在謄錄旨意的蘇姮抬頭一笑:

  「陛下,微臣自幼不喜甜的,比起烏梅飲,還是更喜歡扶芳引,淡香解渴。」

  如此閒聊了兩句,万俟悠看了一眼桌上堆的奏疏,又繼續看了起來。

  集賢殿的刻漏發出細微的水聲,兩側的銅製大香爐里微煙裊裊,紙頁翻展生風,偶爾捲起了絲絲烏梅的甜,扶芳的香。

  如此一直到了申末,陛下在女官的提醒下放下了手裡的案卷。

  「蘇姮你今日也早些回去吧,明日你們殿中省上上下下可有的忙。」

  「陛下放心,臣等已經將千秋節各處都準備妥當。」

  說完,她上前幾步,深深行了一禮:

  「謹賀陛下千秋。」

  是的,明日就是万俟悠登基後的第一次千秋壽誕,元戎初年的七月二十日。

  已經對自己生日提不起興致的万俟悠隨意擺擺手:

  「明年要是能再少花一萬兩銀子我更高興。」

  蘇姮只能苦笑。

  大啟朝皇帝們的千秋節一直是繁京百姓們的大事,因為他們可以連著三天在晚上出門看街上的各式雜技百戲,這些戲班子從天南海北趕來為陛下賀壽,身上都帶著各式絕活兒。

  最高興的當屬未成婚的小娘子們,乞巧節的時候沒有玩盡興,沒關係,過十

  幾日就是陛下千秋,暑熱漸散,夜有涼風,仍是出門夜遊的好時候。

  一大早,街上之前搭起來的棚子就被人披紅掛彩地裝飾了起來。

  一輛馬車緩緩從街上駛過,毫不惹眼地到了皇城一側,片刻後,向皇城中駛了進去。

  從馬車裡下來,杜行舟看著張燈結彩的宮門,一時只覺得恍如隔世。

  第一次站在這宮門前的時候,他是大病初癒的宰相幼子,他走進去,得陛下喜愛,賜了個七品的宣德郎。

  第二次站在這,他是等著陛下召見,因為他奏疏得當,陛下選他為五品下的中書舍人。

  上次站在這裡的時候,這宮門處,就擺著他全家的屍身。

  撩起衣袍的一角,他終於還是抬腳邁了過去。

  在他腰上懸著一個小小的錦囊,裡面裝了一枝幹掉的茉莉花。

  ……

  陛下登基以來的第一個千秋節,殿中省似乎是想要一掃太上皇時候的陳郁,不僅裝飾之物都煥然一新,連獻藝都更新奇有趣。

  攜家眷入宮宴飲的群臣們舉杯暢飲,同賀陛下千秋,彼此之間偶爾交換一個眸光,似乎也比平時少了些許機鋒。

  「你看,多有意思。」高坐在上面,万俟悠對她母后說,「當官的男子帶的都是家眷,女子帶的卻多是姐妹、小姑子,又或者是乾脆不帶。」

  那些儀態萬方的誥命們彼此之間言笑有禮,卻對那些同樣穿著羅裙的為官女子們頗為閃躲和迴避。

  和她們相比,那些為官的女子人數少得多,卻不見拘束,還與她們的夫婿——也是女子們的同僚舉杯相談。

  有意思,真有意思。

  這算不算是杜鵑遇了白鶴?還是一群白鵝進了雞窩?

  察覺到那些誥命對一些年輕的為官女子眼神里的審視,万俟悠輕輕挑了下眉頭。

  「重藍。」

  「陛下。」

  「朕記得朔州送來了些堆錦做的扇子。」

  「回稟陛下,朔州刺史蘇引進上了三百把堆錦扇子恭賀陛下千秋。」

  「你去帶人取了來,今日在場群臣一人賞賜一把。」

  「是。」

  重藍的動作很快,万俟悠陪著她母后看了兩支歌舞,五光十色的堆錦扇子已經出現在了群臣的手中。

  陛下新賜,受者自然要恭謹拿在手中,幾乎瞬間,同是女子的外官和誥命就有了極為明顯的區分。

  執扇者為官,無扇者為誥命。

  那幾位剛剛還在審視為官女子的誥命漸漸收回了目光,小心地看向主座,卻只見陛下與太后說笑。

  陛下的手裡也拿了一把白貓戲蝶的堆錦扇。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