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6頁
袁奶奶面對孫女和准孫女婿高興得像個小孩, 拉著兩人的手講起了從前。
奶奶還說:「我老了, 眼睛花了,手抖了, 擅長的針線活想做也做不了了,不然呀,我一定織兩件紅彤彤的毛衣送給你們當賀禮。咱們遙遙出過國,懂洋文,奶奶給你用白色的線在毛衣胸口勾個洋文,楠楠的,就用黑色的線……」
像兒時那樣,袁晴遙給奶奶捏肩捶背,奶奶獎勵了她五塊錢。在如今電子支付當道的時代,紙鈔從奶奶的褲子口袋裡掏出來,還染著暖暖的溫度。
袁晴遙樂樂陶陶地收下,那份喜悅的心情不減當年,儘管五塊錢現在已經買不到太多東西了。
他們還順道去了一趟「星語心愿屋」。店鋪還開著,換了新的裝修風格,那面心愿牆保留了下來,五顏六色的便籤條鋪滿了整扇牆面,實在看不盡。
「疏遠O……7……1……是巨額損失,所有人適用。」
當回憶起他曾幾何時,在便簽紙上寫下的這行字時,袁晴遙捏一根薯條蘸番茄醬,餵進嘴裡,打趣道:「林柏楠,你疏遠了我七年之久,你虧大發了。」
林柏楠單手托下頜凝視著吧唧吧唧的她,帶著笑點頭:「我要把欠的那七年補回來。」
*
周一晚上,林柏楠和袁晴遙推開了那家久違的店——
「有間老店」。
店鋪名字保留了下來,但主營生意轉了型。
當下買實體CD、唱片的人少之又少,磁帶更是成為了「時代的眼淚」。
老鬼不得不放棄了他的「收藏庫」,把大部分黑膠唱片、CD、磁帶和中古書籍收進了儲藏室,較為經典的一些當做裝飾品點綴在面牆上。
店鋪兩層樓,原先一樓做買賣、二樓則是老鬼的居室和他的小型錄音室,如今,兩層樓都被桌椅吧檯所替代,變成了復古懷舊風格的清酒吧。一樓搭建了一個小小的演出台,每周的固定時間有駐唱歌手來此演唱。
不變的是,裝潢依舊以棕色為主,那種上世紀的慵懶調調沒有被時間的長河淹沒;店門口的水泥坡還在,它進化成了實打實的無障礙斜坡,坡度低緩,坡面平整。
不變的是,店主仍是那個頭頂扎小辮,模樣瞧著有點不著調的中年大叔,活得恣意隨性;他依然鍾愛那道滑稽的自動響鈴聲,「何方妖怪,報上名來」。
這七年間,林柏楠冬天前來光顧,袁晴遙夏天帶著朋友們過來消遣,當看到隔著春天和秋天的兩個人攜手一同出現在了店內,老鬼調酒的手一抖,酒水灑出像喜慶的潑水節。
他立即擦乾淨桌台,對著吧檯的客人致歉:「抱歉,我家小鬼『中彩票』了,這杯我請。真是的,刮獎颳了多少年了才刮出來,我高興個什麼勁兒啊……」
話雖如此,但他喊來店員接活,笑眯眯地從吧檯後邊走出來,招呼林柏楠和袁晴遙在一樓的一張桌前坐下。
三人舉酒碰杯,在悠揚的樂曲聲中,暢談甚歡。
老鬼借著酒興聊起了和林柏楠初遇的場景——
那年林柏楠初三,秋日的某天,放學後,他行駛在去往康復中心的路上。那天,他慣走的那條路立起了圍欄,正在施工翻新,他便換了一條路走。
路過一家店鋪時,流暢又動聽的吉他聲從半掩的木門流淌出,瞬時,他暫在原地,腦中迴響袁晴遙的話:「誰能拒絕一個會彈吉他會唱歌的男孩子呢?」
他明白是句玩笑話,但……
他在店門口靜靜聽了十分鐘。
林柏楠沒學過樂器,但不難判斷,這位彈琴的人技藝之純熟,技法之高超,節奏、力度、樂感都沒有瑕疵,有點厲害,毫無疑問是專業的。
店鋪沒有櫥窗,看不出來是琴行還是音樂工作室,他將輪椅劃遠了些,抬頭仰望招牌:「有間老店」。
「……」
看了等於沒看。
「喂,穿校服的小鬼,進來坐坐?」恰時,店鋪內竄出男人懶懶散散的聲音,緊隨其後的,一名打扮得吊兒郎當的中年男子抱著把吉他推門出來。
林柏楠清冽的眼眸草草掃過那男人,跟他預想的音樂家的形象大相逕庭,他調轉輪椅方向,準備繼續趕路。
這時,男人再次開口:「小鬼,我可是火眼金睛,你在我門上偷師學藝了十分鐘了,一句話沒有就想溜?」
林柏楠聞聲停下,扭頭板著臉問:「你要什麼?」
男人從台階下來,走到林柏楠的面前,手指輕扣懷中的吉他,不答反問:「想學嗎?我教你。」
「不想。」
「真不想?」
「不想。」
「哎嘿,我怎麼不信呢?」
「……怎麼收費?」林柏楠下頜線緊繃,被綁架了似的「被迫」問道。
男人興味十足地哈哈笑,又沉默下來,深沉地望著他。
他不悅地說:「我的生活沒有很悲慘,我出得起錢。學吉他也只是想看看我學不學的會,僅此而已。」
「學會了以後呢?學會了就不彈了?」
「不知道。」
「不是因為喜歡才來學的?」
「喜不喜歡學了才知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奶奶還說:「我老了, 眼睛花了,手抖了, 擅長的針線活想做也做不了了,不然呀,我一定織兩件紅彤彤的毛衣送給你們當賀禮。咱們遙遙出過國,懂洋文,奶奶給你用白色的線在毛衣胸口勾個洋文,楠楠的,就用黑色的線……」
像兒時那樣,袁晴遙給奶奶捏肩捶背,奶奶獎勵了她五塊錢。在如今電子支付當道的時代,紙鈔從奶奶的褲子口袋裡掏出來,還染著暖暖的溫度。
袁晴遙樂樂陶陶地收下,那份喜悅的心情不減當年,儘管五塊錢現在已經買不到太多東西了。
他們還順道去了一趟「星語心愿屋」。店鋪還開著,換了新的裝修風格,那面心愿牆保留了下來,五顏六色的便籤條鋪滿了整扇牆面,實在看不盡。
「疏遠O……7……1……是巨額損失,所有人適用。」
當回憶起他曾幾何時,在便簽紙上寫下的這行字時,袁晴遙捏一根薯條蘸番茄醬,餵進嘴裡,打趣道:「林柏楠,你疏遠了我七年之久,你虧大發了。」
林柏楠單手托下頜凝視著吧唧吧唧的她,帶著笑點頭:「我要把欠的那七年補回來。」
*
周一晚上,林柏楠和袁晴遙推開了那家久違的店——
「有間老店」。
店鋪名字保留了下來,但主營生意轉了型。
當下買實體CD、唱片的人少之又少,磁帶更是成為了「時代的眼淚」。
老鬼不得不放棄了他的「收藏庫」,把大部分黑膠唱片、CD、磁帶和中古書籍收進了儲藏室,較為經典的一些當做裝飾品點綴在面牆上。
店鋪兩層樓,原先一樓做買賣、二樓則是老鬼的居室和他的小型錄音室,如今,兩層樓都被桌椅吧檯所替代,變成了復古懷舊風格的清酒吧。一樓搭建了一個小小的演出台,每周的固定時間有駐唱歌手來此演唱。
不變的是,裝潢依舊以棕色為主,那種上世紀的慵懶調調沒有被時間的長河淹沒;店門口的水泥坡還在,它進化成了實打實的無障礙斜坡,坡度低緩,坡面平整。
不變的是,店主仍是那個頭頂扎小辮,模樣瞧著有點不著調的中年大叔,活得恣意隨性;他依然鍾愛那道滑稽的自動響鈴聲,「何方妖怪,報上名來」。
這七年間,林柏楠冬天前來光顧,袁晴遙夏天帶著朋友們過來消遣,當看到隔著春天和秋天的兩個人攜手一同出現在了店內,老鬼調酒的手一抖,酒水灑出像喜慶的潑水節。
他立即擦乾淨桌台,對著吧檯的客人致歉:「抱歉,我家小鬼『中彩票』了,這杯我請。真是的,刮獎颳了多少年了才刮出來,我高興個什麼勁兒啊……」
話雖如此,但他喊來店員接活,笑眯眯地從吧檯後邊走出來,招呼林柏楠和袁晴遙在一樓的一張桌前坐下。
三人舉酒碰杯,在悠揚的樂曲聲中,暢談甚歡。
老鬼借著酒興聊起了和林柏楠初遇的場景——
那年林柏楠初三,秋日的某天,放學後,他行駛在去往康復中心的路上。那天,他慣走的那條路立起了圍欄,正在施工翻新,他便換了一條路走。
路過一家店鋪時,流暢又動聽的吉他聲從半掩的木門流淌出,瞬時,他暫在原地,腦中迴響袁晴遙的話:「誰能拒絕一個會彈吉他會唱歌的男孩子呢?」
他明白是句玩笑話,但……
他在店門口靜靜聽了十分鐘。
林柏楠沒學過樂器,但不難判斷,這位彈琴的人技藝之純熟,技法之高超,節奏、力度、樂感都沒有瑕疵,有點厲害,毫無疑問是專業的。
店鋪沒有櫥窗,看不出來是琴行還是音樂工作室,他將輪椅劃遠了些,抬頭仰望招牌:「有間老店」。
「……」
看了等於沒看。
「喂,穿校服的小鬼,進來坐坐?」恰時,店鋪內竄出男人懶懶散散的聲音,緊隨其後的,一名打扮得吊兒郎當的中年男子抱著把吉他推門出來。
林柏楠清冽的眼眸草草掃過那男人,跟他預想的音樂家的形象大相逕庭,他調轉輪椅方向,準備繼續趕路。
這時,男人再次開口:「小鬼,我可是火眼金睛,你在我門上偷師學藝了十分鐘了,一句話沒有就想溜?」
林柏楠聞聲停下,扭頭板著臉問:「你要什麼?」
男人從台階下來,走到林柏楠的面前,手指輕扣懷中的吉他,不答反問:「想學嗎?我教你。」
「不想。」
「真不想?」
「不想。」
「哎嘿,我怎麼不信呢?」
「……怎麼收費?」林柏楠下頜線緊繃,被綁架了似的「被迫」問道。
男人興味十足地哈哈笑,又沉默下來,深沉地望著他。
他不悅地說:「我的生活沒有很悲慘,我出得起錢。學吉他也只是想看看我學不學的會,僅此而已。」
「學會了以後呢?學會了就不彈了?」
「不知道。」
「不是因為喜歡才來學的?」
「喜不喜歡學了才知道。」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