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3頁
「爸,你知道萬葉舒?」林柏楠覺察出異狀。
「嗯,很久之前見過一面。」
「在學校?」
「不是。」
「在哪兒?」
「在醫院的……」林平堯反覆回憶當時的場景,不由得心頭沉甸甸的,補充道,「精神科門口。」
第121章 一面之孽緣
林平堯所在的腫瘤科, 常有患者產生輕生傾向、哭著鬧著要自行了斷。
這不難理解,當肉身被疾病折磨得痛不欲生之時,意志力難免被日漸削弱, 最終消弭。
X市人民醫院擁有全市最好的精神科室, 在治療抑鬱症、躁鬱症等心理疾病方面有兩把刷子。林平堯作為腫瘤科的科室主任, 於情於理,他都不能眼睜睜看著病人尋死覓活, 因此,碰上這種案例, 他會去精神科向精神科的同事取取經,回來給病人做做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那天,是林柏楠讀初三時的某一天。
林平堯從精神科同事的辦公室出來, 雙手插進白大褂, 往腫瘤科病區走去,倏爾,與候診區的一個小姑娘眼神打了個照面。
他原以為只是陌生人無意間的相視,便收回視線繼續走路,沒想到小姑娘竟站起來, 小跑過來, 掛著笑臉主動跟他打招呼:「林叔叔您好。」
林平堯愣了一愣。
在醫院他通常被叫作「林大夫」、「林主任」之類的,而「林叔叔」這個稱謂, 想必這個面生的小姑娘在醫院以外的地方見過他,他猜是學校。
他笑了笑:「你好。你是林柏楠的同學嗎?」
霎時,小姑娘眼眸亮閃閃的, 她很用力地點頭:「嗯!我是林柏楠的同學, 林叔叔,我叫萬葉舒。」
林平堯頷首, 關心道:「哪裡不舒服?」
萬葉舒的眼睛朝精神科診室斜睨一下,悶著不說話。
見狀,林平堯不好再干涉,道了句「叔叔待會兒還有手術,得準備一下,祝你早日康復」,然後,他忙工作去了。
這場偶遇,林平堯沒放在心上。
萬葉舒認得他不足為奇,因為林柏楠的家長會都是他去開的,他還作為優秀學生家長發言。而班幹部也參加家長會,班會前為家長帶路領座、班會後整理教室,興許萬葉舒是班幹部,在家長會上認得了他。
至於為什麼萬葉舒來看精神科?林平堯很自然地聯想到,鄰近中考,學生普遍壓力大,產生了一些負面消極情緒,需要醫生干涉引導罷了。
現下想來,沒那麼簡單。
那年,萬葉舒和林柏楠甚至不是同班同學。
林平堯講述了他和萬葉舒的那次見面。他明白,身為醫生要最大程度保護患者的隱私,不私問,不外泄。
但事出緊急,關涉到袁晴遙的安危,於是,思量一下,他開口:「我去問問萬葉舒的病情,最好能調出她的病例看看。如果我沒猜錯,她患有某種慢性精神障礙,比如,精神分裂症。」
*
第二天,林柏楠和蔣玲去工大高中部調取監控查看,只有一台攝像頭拍攝到了萬葉舒在那個時間段走進了教學樓的畫面,可這並不能證明花盆是萬葉舒推下樓的。
之後的一段時日,林柏楠、蔣玲、林平堯多方打聽,可惜,始終沒找到目擊證人。
這期間,林柏楠把猜想告訴了袁斌和魏靜,他認為叔叔阿姨有必要知情,隱瞞無益。袁斌還拜託警局的朋友查看了附近街區的監控,可惜一無所獲。
這期間,林平堯拿到了萬葉舒的病例,上面寫著:【發病時思維混亂伴過激行為,妄想偏執,存在暴力攻擊的可能性。考慮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病因分析,主治醫生透露:1)十歲時,目睹同患精神分裂症的母親拿銳器刺傷父親,父親送院治療。後母親自我了斷,父親出院後賣了房子,不知所蹤。她則由舅舅、大姨、小姨三人共同撫養,導致了心理異常;2)遺傳。
記錄停留在初三那年,萬葉舒總共也就來過三次,這意味著,她可能放棄治療、病情惡化了,也可能去別院就醫痊癒了。
惡化?
痊癒?
兩者的性質迥然,決定了萬葉舒的危險性,以及,就算她再次傷害了袁晴遙,她付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當務之急是對萬葉舒進行一次專業的精神評估,林家人擔憂萬葉舒及其監護人不配合。
出乎意料,萬葉舒欣然同意,但她提出要求:「我想和林柏楠見一面,就約在X市人民醫院六層手術區外面的大廳見。」
於是,林柏楠赴約。
*
大廳里。
林柏楠壓住怒氣,向萬葉舒駛去。
萬葉舒早已等候在此,她一見到林柏楠就歡喜地笑了起來:「林柏楠,你來啦?」
林柏楠開門見山:「說吧。」
似乎對林柏楠的態度不滿意,萬葉舒撅起嘴不應答。
無聲的對視了一陣子,她笑眯眯地問:「你不記得這裡了嗎?我們第一次見面就在這裡呀!你想一想,十歲那年,你在這裡遞給了一個小女孩一包紙巾。」
「我也從小就認識你啊!」
萬葉舒曾說過的這句話,不是瞎扯淡,是真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嗯,很久之前見過一面。」
「在學校?」
「不是。」
「在哪兒?」
「在醫院的……」林平堯反覆回憶當時的場景,不由得心頭沉甸甸的,補充道,「精神科門口。」
第121章 一面之孽緣
林平堯所在的腫瘤科, 常有患者產生輕生傾向、哭著鬧著要自行了斷。
這不難理解,當肉身被疾病折磨得痛不欲生之時,意志力難免被日漸削弱, 最終消弭。
X市人民醫院擁有全市最好的精神科室, 在治療抑鬱症、躁鬱症等心理疾病方面有兩把刷子。林平堯作為腫瘤科的科室主任, 於情於理,他都不能眼睜睜看著病人尋死覓活, 因此,碰上這種案例, 他會去精神科向精神科的同事取取經,回來給病人做做針對性的心理疏導。
那天,是林柏楠讀初三時的某一天。
林平堯從精神科同事的辦公室出來, 雙手插進白大褂, 往腫瘤科病區走去,倏爾,與候診區的一個小姑娘眼神打了個照面。
他原以為只是陌生人無意間的相視,便收回視線繼續走路,沒想到小姑娘竟站起來, 小跑過來, 掛著笑臉主動跟他打招呼:「林叔叔您好。」
林平堯愣了一愣。
在醫院他通常被叫作「林大夫」、「林主任」之類的,而「林叔叔」這個稱謂, 想必這個面生的小姑娘在醫院以外的地方見過他,他猜是學校。
他笑了笑:「你好。你是林柏楠的同學嗎?」
霎時,小姑娘眼眸亮閃閃的, 她很用力地點頭:「嗯!我是林柏楠的同學, 林叔叔,我叫萬葉舒。」
林平堯頷首, 關心道:「哪裡不舒服?」
萬葉舒的眼睛朝精神科診室斜睨一下,悶著不說話。
見狀,林平堯不好再干涉,道了句「叔叔待會兒還有手術,得準備一下,祝你早日康復」,然後,他忙工作去了。
這場偶遇,林平堯沒放在心上。
萬葉舒認得他不足為奇,因為林柏楠的家長會都是他去開的,他還作為優秀學生家長發言。而班幹部也參加家長會,班會前為家長帶路領座、班會後整理教室,興許萬葉舒是班幹部,在家長會上認得了他。
至於為什麼萬葉舒來看精神科?林平堯很自然地聯想到,鄰近中考,學生普遍壓力大,產生了一些負面消極情緒,需要醫生干涉引導罷了。
現下想來,沒那麼簡單。
那年,萬葉舒和林柏楠甚至不是同班同學。
林平堯講述了他和萬葉舒的那次見面。他明白,身為醫生要最大程度保護患者的隱私,不私問,不外泄。
但事出緊急,關涉到袁晴遙的安危,於是,思量一下,他開口:「我去問問萬葉舒的病情,最好能調出她的病例看看。如果我沒猜錯,她患有某種慢性精神障礙,比如,精神分裂症。」
*
第二天,林柏楠和蔣玲去工大高中部調取監控查看,只有一台攝像頭拍攝到了萬葉舒在那個時間段走進了教學樓的畫面,可這並不能證明花盆是萬葉舒推下樓的。
之後的一段時日,林柏楠、蔣玲、林平堯多方打聽,可惜,始終沒找到目擊證人。
這期間,林柏楠把猜想告訴了袁斌和魏靜,他認為叔叔阿姨有必要知情,隱瞞無益。袁斌還拜託警局的朋友查看了附近街區的監控,可惜一無所獲。
這期間,林平堯拿到了萬葉舒的病例,上面寫著:【發病時思維混亂伴過激行為,妄想偏執,存在暴力攻擊的可能性。考慮偏執型精神分裂症?】
病因分析,主治醫生透露:1)十歲時,目睹同患精神分裂症的母親拿銳器刺傷父親,父親送院治療。後母親自我了斷,父親出院後賣了房子,不知所蹤。她則由舅舅、大姨、小姨三人共同撫養,導致了心理異常;2)遺傳。
記錄停留在初三那年,萬葉舒總共也就來過三次,這意味著,她可能放棄治療、病情惡化了,也可能去別院就醫痊癒了。
惡化?
痊癒?
兩者的性質迥然,決定了萬葉舒的危險性,以及,就算她再次傷害了袁晴遙,她付什麼樣的法律責任。
當務之急是對萬葉舒進行一次專業的精神評估,林家人擔憂萬葉舒及其監護人不配合。
出乎意料,萬葉舒欣然同意,但她提出要求:「我想和林柏楠見一面,就約在X市人民醫院六層手術區外面的大廳見。」
於是,林柏楠赴約。
*
大廳里。
林柏楠壓住怒氣,向萬葉舒駛去。
萬葉舒早已等候在此,她一見到林柏楠就歡喜地笑了起來:「林柏楠,你來啦?」
林柏楠開門見山:「說吧。」
似乎對林柏楠的態度不滿意,萬葉舒撅起嘴不應答。
無聲的對視了一陣子,她笑眯眯地問:「你不記得這裡了嗎?我們第一次見面就在這裡呀!你想一想,十歲那年,你在這裡遞給了一個小女孩一包紙巾。」
「我也從小就認識你啊!」
萬葉舒曾說過的這句話,不是瞎扯淡,是真的——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