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頁
細辛見狀忙提醒賀蘭香將謝光抱到榻上暖和,賀蘭香這才沒有失態。
房中太過暖和,小謝光靠在母親懷中,沒多久便打起瞌睡,卻還堅持著,不願將眼合上。
賀蘭香輕聲道:「困了睡便是,離太陽落山還早著,年夜飯要等天黑才能備好。」
謝光嘴裡小聲嘟囔著什麼「禮數」,「規矩」,賀蘭香沒聽清,問他在說什麼,他下意識往她懷抱里又縮了縮,有些苦惱地道:「我想再多看看母親。」
賀蘭香聽到這話,心都快化沒了,忙笑著說:「娘抱著你睡,一步也不離開,等你醒了,想看多久,娘都在。」
謝光這才安心,窩在賀蘭香懷裡慢慢合眼。
待等他睡著,賀蘭香輕輕地捏了捏兒子的臉頰,又摸著他的小手,嘆息道:「我總覺得光兒比他去年生辰時瘦多了,可見身邊伺候的人有多怠慢。」
細辛聽出她的顧慮,道:「孩子總要抽條的,主子莫要多想了,這三年以來,世子在謝府的吃穿用度您是知道的,謝夫人對待自己的親孫兒也不過如此了,下人的不周到說兩嘴便是了,不要傷了表面和氣才好。」
賀蘭香想想也是,低頭看到謝光的樣子,仿佛又回到了當初將他送走的那日,三年時光彈指揮間,她的孩子忽然便這般大了,還是如此乖巧懂事,既欣慰,又有些悵然。
這時,門外丫鬟傳道:「夫人,將軍來了。」
()
賀蘭香有些意外, 看了眼孩子,正遲疑,謝折便已進門。
想必是從軍營而來, 他身上的冷甲未卸,寒冬泠冽之氣充斥全身, 威嚴不可逼視,與房中溫暖柔軟格格不入。
賀蘭香對他比了個噤聲的手勢, 隨後輕輕拍著謝光的後背,周身宛若柔光環繞, 恬靜動人, 宛若畫卷。
謝折便放慢腳步, 等走到她身邊, 他頓住步伐,靜靜看著那熟睡中的小小孩童,五官輪廓分明極肖賀蘭香, 細看下,唇角眉梢卻又與他如出一轍。
不過這點細微的巧合,大抵從未有人多心過。
在意的, 只有他一人而已。
謝折收回視線, 只看了這一眼, 作勢便要轉身離開。
賀蘭香叫住他,語氣頓了頓, 略有悵然道:「今夜早些回來,一起吃頓年夜飯吧,這麼多年了, 還從沒有一起吃過飯,光兒都快不認識你是誰了。」
謝折未答, 離開。
*
夜晚,玲琅美味鋪設滿滿一桌,賀蘭香不停給謝光夾菜,溫柔道:「光兒嘗嘗這道珍珠魚丸,娘記得你先前最愛吃了。」
謝光乖巧道:「多謝母親。」
這時,只聽外面傳來丫鬟們的一聲「見過將軍」,緊接著房門便被打開,腳步聲入內,謝光抬頭,對上謝折的臉,咀嚼的動作頓時停下,睜著兩只忽閃的眼睛,有些不知所措。
謝折瞥了眼他,徑直上前落座,身軀偉岸,幼小的孩童在他面前如同參天巨樹旁的柔嫩小草。
謝光鵪鶉似的,大氣不敢出,直到賀蘭香提醒,「光兒,叫大伯。」他才連忙跳下凳子端起手道:「侄兒見過大伯,未等大伯駕到便擅自開席,侄兒向大伯請罪。」
賀蘭香將他扶起來,嗔道:「光兒說什麼呢,都是一家人,他是你親大伯啊,怎會在意這些。」
謝折聽著「大伯」二字,怎麼聽怎麼不順耳,一時分不清賀蘭香是有意還是無意膈應他,沉著神情,未置一詞。
謝光便更不自在了,碗裡的魚丸都不再往嘴裡送。
賀蘭香白了謝折一眼,有些不悅。
謝折便啟唇,不冷不熱道:「小小年紀如此懂禮數,謝御史倒很會教你。」
謝光道:「叔公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侄兒身為晚輩,在家更該牢記教導。」
謝折點頭,「吃飯吧。」
謝光嘴上稱是,卻遲遲不敢動筷,身體也下意識朝賀蘭香傾斜,十分需要母親保護的樣子。
賀蘭香只當孩子小被保護太好,害怕謝折這樣一身殺氣的人也是正常,小聲安慰了幾句,未將謝光的表現太放心上。
夜晚,賀蘭香唱著童謠哄謝光入睡,謝光被母親抱在懷中,很快便被困意席捲,卻還強撐著不肯睡,嘴裡喃喃背著「其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
賀蘭香忍俊不禁,問道:「頭頭是道的,背的什麼?」
謝光:「回母親,是論語。明日回到叔公身邊,他要抽查我的。」
賀蘭香訝異道:「你才四歲他便教你論語了,如此深刻的學問,你能懂麼?」
謝光道:「母親放心,兒子能背便是能懂的。何況叔公說過,當下所學雖現在不懂,長大便懂了,可若現在不記,長大便也記不住了。」
賀蘭香笑了,點頭附和,又逗他,「似乎是這個道理。那你跟娘說說,你剛剛背的那些都是什麼意思?」
謝光便端正神情,小大人似的娓娓道來,「一個人若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便很難去以下犯上,人不喜歡以下犯上,便永遠也不會造反。君子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便是所謂的道。所以孝順雙親,愛護兄弟,便是仁道的意義和根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房中太過暖和,小謝光靠在母親懷中,沒多久便打起瞌睡,卻還堅持著,不願將眼合上。
賀蘭香輕聲道:「困了睡便是,離太陽落山還早著,年夜飯要等天黑才能備好。」
謝光嘴裡小聲嘟囔著什麼「禮數」,「規矩」,賀蘭香沒聽清,問他在說什麼,他下意識往她懷抱里又縮了縮,有些苦惱地道:「我想再多看看母親。」
賀蘭香聽到這話,心都快化沒了,忙笑著說:「娘抱著你睡,一步也不離開,等你醒了,想看多久,娘都在。」
謝光這才安心,窩在賀蘭香懷裡慢慢合眼。
待等他睡著,賀蘭香輕輕地捏了捏兒子的臉頰,又摸著他的小手,嘆息道:「我總覺得光兒比他去年生辰時瘦多了,可見身邊伺候的人有多怠慢。」
細辛聽出她的顧慮,道:「孩子總要抽條的,主子莫要多想了,這三年以來,世子在謝府的吃穿用度您是知道的,謝夫人對待自己的親孫兒也不過如此了,下人的不周到說兩嘴便是了,不要傷了表面和氣才好。」
賀蘭香想想也是,低頭看到謝光的樣子,仿佛又回到了當初將他送走的那日,三年時光彈指揮間,她的孩子忽然便這般大了,還是如此乖巧懂事,既欣慰,又有些悵然。
這時,門外丫鬟傳道:「夫人,將軍來了。」
()
賀蘭香有些意外, 看了眼孩子,正遲疑,謝折便已進門。
想必是從軍營而來, 他身上的冷甲未卸,寒冬泠冽之氣充斥全身, 威嚴不可逼視,與房中溫暖柔軟格格不入。
賀蘭香對他比了個噤聲的手勢, 隨後輕輕拍著謝光的後背,周身宛若柔光環繞, 恬靜動人, 宛若畫卷。
謝折便放慢腳步, 等走到她身邊, 他頓住步伐,靜靜看著那熟睡中的小小孩童,五官輪廓分明極肖賀蘭香, 細看下,唇角眉梢卻又與他如出一轍。
不過這點細微的巧合,大抵從未有人多心過。
在意的, 只有他一人而已。
謝折收回視線, 只看了這一眼, 作勢便要轉身離開。
賀蘭香叫住他,語氣頓了頓, 略有悵然道:「今夜早些回來,一起吃頓年夜飯吧,這麼多年了, 還從沒有一起吃過飯,光兒都快不認識你是誰了。」
謝折未答, 離開。
*
夜晚,玲琅美味鋪設滿滿一桌,賀蘭香不停給謝光夾菜,溫柔道:「光兒嘗嘗這道珍珠魚丸,娘記得你先前最愛吃了。」
謝光乖巧道:「多謝母親。」
這時,只聽外面傳來丫鬟們的一聲「見過將軍」,緊接著房門便被打開,腳步聲入內,謝光抬頭,對上謝折的臉,咀嚼的動作頓時停下,睜著兩只忽閃的眼睛,有些不知所措。
謝折瞥了眼他,徑直上前落座,身軀偉岸,幼小的孩童在他面前如同參天巨樹旁的柔嫩小草。
謝光鵪鶉似的,大氣不敢出,直到賀蘭香提醒,「光兒,叫大伯。」他才連忙跳下凳子端起手道:「侄兒見過大伯,未等大伯駕到便擅自開席,侄兒向大伯請罪。」
賀蘭香將他扶起來,嗔道:「光兒說什麼呢,都是一家人,他是你親大伯啊,怎會在意這些。」
謝折聽著「大伯」二字,怎麼聽怎麼不順耳,一時分不清賀蘭香是有意還是無意膈應他,沉著神情,未置一詞。
謝光便更不自在了,碗裡的魚丸都不再往嘴裡送。
賀蘭香白了謝折一眼,有些不悅。
謝折便啟唇,不冷不熱道:「小小年紀如此懂禮數,謝御史倒很會教你。」
謝光道:「叔公說過,人無禮則不生,事無禮則不成,國家無禮則不寧,侄兒身為晚輩,在家更該牢記教導。」
謝折點頭,「吃飯吧。」
謝光嘴上稱是,卻遲遲不敢動筷,身體也下意識朝賀蘭香傾斜,十分需要母親保護的樣子。
賀蘭香只當孩子小被保護太好,害怕謝折這樣一身殺氣的人也是正常,小聲安慰了幾句,未將謝光的表現太放心上。
夜晚,賀蘭香唱著童謠哄謝光入睡,謝光被母親抱在懷中,很快便被困意席捲,卻還強撐著不肯睡,嘴裡喃喃背著「其為人也孝弟,而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
賀蘭香忍俊不禁,問道:「頭頭是道的,背的什麼?」
謝光:「回母親,是論語。明日回到叔公身邊,他要抽查我的。」
賀蘭香訝異道:「你才四歲他便教你論語了,如此深刻的學問,你能懂麼?」
謝光道:「母親放心,兒子能背便是能懂的。何況叔公說過,當下所學雖現在不懂,長大便懂了,可若現在不記,長大便也記不住了。」
賀蘭香笑了,點頭附和,又逗他,「似乎是這個道理。那你跟娘說說,你剛剛背的那些都是什麼意思?」
謝光便端正神情,小大人似的娓娓道來,「一個人若孝順父母敬愛兄長,便很難去以下犯上,人不喜歡以下犯上,便永遠也不會造反。君子做好自己份內的事情,便是所謂的道。所以孝順雙親,愛護兄弟,便是仁道的意義和根本。」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