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武英殿中,竇前丞相臉色一下子就變了。

  而老皇帝「騰」一下從軟榻上坐起來,眼睛血紅。

  有驚天動地的浪潮拍向各處衙門,仿佛使百人駭然,千人目眥,萬人破碎。

  什麼叫「仰仗著船堅炮利轟開華夏國門」?!

  是他們想的那個意思嗎?!

  這件事在大夏君臣心裡憋了三天,太子「碰巧」遇到許煙杪,才好像只是隨口一問:「許煙杪,你對海外怎麼看?」

  許煙杪愣了一下:「什麼怎麼看?」

  太子用手捏著扶手,袖子遮掩之處,青筋暴起。

  他強忍著焦灼,斟酌詞彙:「此前大將軍和洛縣侯出海,朝廷便開始經營海外,用船隻和堡壘將一個個島嶼連起來。但我一直在擔憂,若是碰到海外國家,對大夏有敵意怎麼辦?」

  許煙杪下意識看了一下系統,翻了翻西方那邊的八卦:【還好還好,五十年內倒是不用擔心,外國還沒開始殖民擴張,文藝復興才剛開始,中世紀殘存的黑暗還籠罩著他們。現在大夏開始重視商業、重視數學,慢慢也會重視工業,還來得及。】

  原來還需要重視工業嗎?

  竇前丞相以不符合八旬老翁的速度衝到桌子前,扯了紙拿了筆,略做思索,好像只是心血來潮普通練字那般,寫下一句話,其中就蘊含著「工業」二字。

  而東宮那邊,也不知太子是怎麼誘導的人,許煙杪的心聲一波一波傳來。

  【啊?人口?誰沒事算人口啊……不過大概是大夏人口多一些吧?好像是人口最多的國家兩倍來著……】

  竇前丞相凝重地臉色稍微好了一些,又好似突發奇想,寫了兩句藏頭詩,帶了「仁呂」二字。寓意「人口」,並且好像自己在給自己的詩評分,在詩後面標了「第一」二字。

  ——這樣就算許煙杪看到了,也看不懂其中含義。

  【軍隊?那這個更不可能了解了啊!大將軍他們出海後,又沒有和那些強大的國家交過手,頂多打過一些小國——那倒是碾壓的姿態。畢竟這個時間點,華夏的火器和軍隊戰力絕對是名列前茅的。】

  竇前丞相在心裡記下了軍隊的情況,打算稍後再記,打亂順序。

  不少武官鬆了一口氣。

  名列前茅就行,至少他們現在還能打——不過,華夏在將來到底是怎麼糜爛到那個程度的,居然被外國人趕超了?

  這個疑問註定是沒有解答的,只能聽到許煙杪的心聲:【銅礦?怎麼可能知道銅礦儲量啊!這又不是大數據時代……不過,高中地理好像提到過智利是銅礦王國來著,智利是現在哪裡?啊!想起來了!謝縣侯那些人發現的新大陸的西南部!現在南美洲是華夏先發現的了,回頭那銅礦,應該也會被發現的……吧?】

  這一處,竇前丞相也迅速用腦子記了下來,但又怕來日回想時記岔了,取了書櫃裡一本自己手抄過的遊記,仿佛很隨意地在左下角折了一角。

  【造船技術這個也要打聽嗎?反正是能環遊世界的造船技術好像。】

  竇前丞相微微垂下眼帘。

  他知道這代表著什麼,代表天下的各種資源,其他國家也能去獲取。

  ——那些人也有船!

  甚至,大夏發現的新大陸,上面的資源也不一定是只屬於大夏。

  【其他國家的技術到了哪個層次?】

  【我看看啊……】

  【用泥炭肥料來改良土壤應該算。還有草根泥讓土地肥力留存下來。也算。】

  【發現了田地犁三次,能提高兩到三倍收成也應該算。】

  【運用三田農作物輪作制,使收成又提高了二分之一到三分之二。】

  【水磨坊可是中世紀的蒸汽機,除了水磨坊還有風磨坊。】

  【對了!還有讓馬代替牛去耕地!很多地區都在用!】

  「什麼!不可能!這絕對不可能!!!」

  農官把他們的理智、謹慎還有客觀全都拋之腦後,一個個驚駭到發瘋。

  馬耕確實比牛耕要好用,一匹馬在耕地上能幹的活,相當於三到四頭牛,但同時,成本支出也是三到四倍。

  一個國家,如果盛行馬耕,那必然證明其國力強大,耕地面積廣,生產的糧食多。不然養不起馬耕的耗費。

  外面的國家……果然很強。他們不能再自我滿足下去了!

  焦慮在大夏君臣之間發散,他們迫切地想要做些什麼,好長一段時間都從夢中驚醒,頭髮簡直大把大把地掉。

  搞得許煙杪都震驚了:「學數學有那麼痛苦嗎?」

  他都看到好幾個官員出現髮際線後移了!

  作者有話說:

  求出圓內接正一萬二千二百八十八邊形的邊長和二萬四千五百七十六邊形的面積

  ——《科學史十五講》

  *

  不僅皇帝兒子不識數,皇帝本人也不識數。

  ——梗來自《寶蓮燈前傳》,原句是「玉帝兒子不識數」

  *

  眼睛會迷惑你,經驗會誤導你,直覺會蠱惑你,你的親人、下屬、朋友、同門都會試圖欺騙你,但數學不會

  【這句話改編自「不要相信自己的眼睛,因為眼睛會欺騙你;不要相信自己的直覺,因為直覺會誤導你」和「數學不會就是不會」】

  *

  第215章 誰能拒絕青史留名,族譜單開一頁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