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來是有人在給他販賣焦慮!】

  老皇帝:「?」

  販賣什麼?

  【太子前段時間監國太累,身體受不了,昨天又吐血了,陛下你不擔心白髮人送黑髮人嗎?】

  老皇帝:「……」

  【太子如果提前死了,那幾個孫子就算提溜一個出來用,他們最大的也才十五歲啊!除非陛下你再活十年,不然新太孫怎麼壓得住朝堂里那些大臣。陛下你得提刀,給新太孫血洗出一個盛世啊!】

  老皇帝眼皮跳了跳,一股時不我待的焦慮感陡然升起。

  ——畢竟他已經六十六歲了,確實不一定能活幾年了。

  【關外十八蠻,歸順的只有十蠻,剩下八蠻還在對大夏虎視眈眈呢!之前刺殺陛下的金蠻還沒有被消滅掉呢!】

  【萬一新太孫是個重文輕武,可能就袖手天下,和文人談論聖仁之君該怎麼做,坐視蠻人壯大啊!】

  【陛下!聽說蠻人實行什麼狼性教育,從小還不會走路就學騎馬,稍微大一點就學拉弓箭,聽說蠻人成年後不會射連珠箭就會被嘲笑,他們從孩童開始,會抓緊一切機會練習自己的騎射。】

  老皇帝的呼吸一下子就急促了。

  對對對!還有蠻人!五胡亂華的前車之鑑還在幾百年前擺著呢!

  如果新皇真的重文輕武,大夏的軍隊怎麼打得過從小練習騎射的蠻人!

  ——雖然大夏有火銃、大炮這些東西,但還沒量產到每一個士兵都有的地步。火器營只是大夏軍團其中一個營而已,真全面打起來,除了火器營負責的戰場,其他地方還是得靠騎射決勝負。

  【國家還有很多不足的地方,貨幣還沒有完全統一。】

  【還有不少蠻荒之地,比如貴州,比如廣西,連鄉試科場都沒有,貴州的讀書人要去雲南參加鄉試,廣西的讀書人也一樣,要去廣東參加科舉。這些都需要建設。】

  【對了對了,海外還有其他國家,那些國家也不會少明君,只要是國家,就必然有想要擴張的想法,也不知道大夏到時候是吞併其他國家,還是被其他國家吞併。】

  【不過大夏現在連貨幣都還沒整理好……】

  老皇帝抬手,按住了太陽穴。

  夠了!不要再說了!

  作者有話說:

  我跟你們說,明朝的機制就是:錦衣衛監察大臣,東廠監察錦衣衛,西廠監察東廠,內行廠監察以上幾個()

  *

  貴州遠在西南,未曾有鄉試科場,止附雲南布政司科舉

  ——《開設賢科以宏文教疏》

  *

  第205章 總有刁民想害朕

  以上焦慮,部分來源於某個進言的大臣,部分來源於某個姓許的的自由發揮。

  但總之,本來就很焦慮的老皇帝,現在更焦慮的。

  問題太多,他又太老,用酷吏是不得已而為之。

  【說起來,販賣焦慮算不算文官版的養寇自重啊?】

  老皇帝對著心聲連蒙帶猜,終於搞懂了「販賣焦慮」的意思,一聽這話,差點把牙齒咬碎。

  算啊!怎麼不算!可不就是養寇自重嗎!

  本來,就算大夏開國不到四十年,前朝遺毒再多,本朝事務再重,但只要他耐著心一個個去處理,也不成問題——前三十四年都是這麼過來的。不過,也和前面三十多年他還是青年、壯年有關。

  但是,一旦有人把它們洋洋灑灑全列出來,作出憂國憂民的樣子陳述憂慮,他也就會很憂慮了。

  ——那麼多事情,交給子孫後代他不放心啊!

  縱使知道對方心懷不軌,故意讓他一口氣看到這些事情,可問題確確實實是存在的。沒辦法逃避。

  【老皇帝確實年紀大了,人一年紀大,精力就會下降,思維也會偏向多疑,除了那幾個能得到他信任的人,他看誰都是「有刁民想害朕」。】

  老皇帝心情激動起來。

  是啊是啊!就是這樣!君臣之間本來就存在了博弈,君弱臣強,君強臣弱。難道他們看到我老了,不會覺得自己有機可乘了嗎!

  ——比如那個販賣焦慮的大臣就是這樣。

  說他們想害朕有錯嗎!

  必須要打造一柄利刃出來,不能讓他們有皇帝衰弱的感覺,必須讓他們緊著皮,牢記頭頂有刀,做事才會認真,他這麼做有錯嗎!

  【老皇帝確實事出有因,但還是感覺有點矯枉過正了……哇偶!這不就讓我發現蹊蹺了嘛!】

  許煙杪特別震驚:【這算陽謀嘛?親筆寫一篇策論,列舉國家還需要改進的地方,密密麻麻寫了兩萬多字。誰看誰不焦慮,老皇帝這種自尊心強,一切都要握在手心裡的性格,看完後根本睡不著覺。】

  【不愧是狀元出身,文筆就是好。】

  【不過,難道顏狀元不怕老皇帝回過味來遷怒她嗎……呃,好像確實也不怕,畢竟老皇帝不會遷怒她妻女,最多也只會遷怒她一個人,她既然呈了這麼一篇策論,就有豁出命去的準備。】

  【哇!原來她在策論里想了辦法的,也不是只想著販賣焦慮……】

  【這辦法不是挺好的嗎?】許煙杪看了看系統界面,模樣明顯困惑到欲言又止:【因為要做的事情太多,所以才需要更多的人才,發布招賢榜的同時,廣建學府。】

  【並且,儘量因材施教,兼重點教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