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作者有話說:

  和皇帝睡一起,踢到皇帝,參考:

  復引光入,論道舊故,相對累日。帝從容問光曰:「朕何如昔時?」對曰:「陛下差增於往。」因共偃臥,光以足加帝腹上。明日,太史奏客星犯御坐甚急。帝笑曰:「朕故人嚴子陵共臥耳。」

  ——《後漢書》

  *

  第192章 朕得你,如魚得水!

  【我都從來沒有注意過,全國各地的幣制這麼亂……】

  許煙杪翻了翻系統,簡直嘆為觀止。

  【誰能想到,在始皇帝統一貨幣後,一個大一統國家到中後期時,錢幣能這麼亂。】

  【一個地區多種錢幣,誰能想到啊!】

  【北京有金背錢、火漆錢,廣東有青錢,這兩個地區的一文錢居然能抵江、浙地區的兩文錢!媽耶!】

  【雲南用的鏇邊錢。同時還有劣制的「一條棍」。】

  【除此之外,全國各省還有什麼鵝眼錢、古碌錢、「榆葉兒」「筆管兒」、「二興兒」、「黑沙」、「大版」,全都是錢的外號!如果用銀子去收這些錢,可能同樣的銀子,收鵝眼錢能收五枚,收古碌錢卻能收十枚。】

  【這收起來可就麻煩了。】

  【而且連前面各朝的錢都有……什麼「開元通寶」,什麼「五銖錢」,話說這算假幣了吧?雖然都是銅,閉著眼睛假裝不認識上面的字,也能用。】

  【對了,還有很多往錢裡面摻鉛摻砂的……】

  【老皇帝以為隨便派個人去那三處試點收回錢幣都可以,沒想到會翻車,負責收幣的官員快把自己收得腦溢血了。老皇帝昨天下午收到的消息,當晚就找袁尚書秉燭夜談,抵足而眠了!】

  【現在估計老皇帝真的能死心了,貨幣這玩意,不是隨隨便便一個官員就能玩得轉的。】

  左右丞相和其他幾位尚書簡直老臉一紅。

  他們只知道經過前朝中後期的禍害,各地貨幣很亂,但也確實沒想到,能亂成這樣子。

  ——畢竟不管打天下的時候,還是大夏建立之後,他們只管要錢,不管賺錢。

  但是……

  這些人轉頭看著袁政那張一下子精明微笑的臉,牙齒又頓時有些癢。

  這老小子得意個什麼勁兒呢!尾巴都翹天上去了!

  嘖。

  【不過,袁尚書給前朝和大夏擦了三十多年的屁股,怎麼貨幣還這麼亂,總不能沒收拾之前更亂吧……】

  【臥槽!還真的是!】

  【大周中後期,真的是貧富分明啊,富的地方吃魚翅炒菜,末帝當太子的時候,成親時居然能從地方搜刮一千兩百萬兩白銀。】

  【窮的地方……嘖嘖,還在以物易物,不知道的還以為山頂洞人呢。】

  等會兒?!

  皇帝、皇后、太子、兩位公主、左右丞相和幾位尚書,過過苦日子的和沒過過苦日子的,都直接風中凌亂了。

  什麼以物易物?!

  你說什麼時候?

  你確定是中後期,而不是前朝末年,天下大亂那會兒?

  【我看看……豁!四川和貴州那會兒用茴香花銀和鹽布當貨幣,江西、湖廣用米谷銀布當貨幣,山西、陝西間用毛布當貨幣。】

  【別說銅幣、鐵幣了,在這幾個地方,連金銀都不太能得到信任。】

  【尤其雲南。】

  【雲南還在用海蚆!!!】

  【這是貝殼吧?這是貝殼吧???】

  許煙杪都有點懷疑自己的眼睛了。

  一個地方,都用槍來打仗了,居然還在用最原始的貝殼做交易?!

  【原因是,害怕交易用的銀子裡摻雜了東西!】

  【哇偶!】

  【當時有雲南人打算買房,房子價格值白銀二十四兩,拒絕用白銀交易,要用貝殼交易,出了貝殼二千一百六十卉整!】

  【還好還好,感謝袁尚書的努力,才讓那幾個地區,乃至雲南百姓重新相信銅幣。不然,銀子買混亂銅幣是困難模式,銀子買貝殼,那都是噩夢模式了啊!】

  大夏君臣光是想到那個情況,就頭暈目眩,手腳發涼。

  貝殼買來能幹什麼?其他地區又不流行貝幣!

  「咳咳!」袁尚書斜眼看著自己的同僚們,咳嗽聲特別大。

  同僚們:「……」

  嘴角抽了抽,紛紛對著袁尚書一拜:「禁苛大才,昔日是吾等小瞧了你之作用,多番得罪,見諒見諒。」

  「嗯——」

  袁尚書捋了捋鬍子。給老皇帝擺擺臉色就夠出氣了,也不打算給自己過多樹敵:「諸位信我,待國庫再次充盈,以後你們想幹什麼幹什麼!」

  老皇帝:「真的嗎!」

  袁尚書沒想到是陛下先說話,噎了一下:「回陛下,臣沒跟陛下保證,陛下不用信臣。」

  畢竟老皇帝要幹的事太多了。

  老皇帝光速失去興趣:「哦。」

  被竇皇后悄悄拍了一下手背。

  老皇帝當即正了正臉色,嚴正道:「嗯……朕知道,愛卿一向對朕坦誠,一心為朕、為天下、為百姓做事。朕能有袁卿相助,如魚得水。天統能得袁卿這個臣子,也是天統之幸。」

  前面還只是為了哄人,說著說著,後面漸漸真情實感起來,連新學的「如魚得水」都用上了。

  袁尚書一愣,隨即,眼眶裡竟然滾動起了晶瑩的淚花:「謝陛下!臣一定好好當這戶部尚書,為陛下多增錢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