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旁邊的童心好奇地打量著這位許神通。

  ——他還是頭一次看到好友如此求著一個人加入他們學派。

  許煙杪眨了下眼睛,用力搖頭:「不了,多謝權公厚愛。」

  權應璋試圖誘惑:「真的不來嗎?我可以傳授給你辯經的終極手段。」

  【有、有一點點心動。】

  權應璋:妥了!

  【但還是算了,誰也別想讓我回高三!】

  別啊!

  權應璋急了。

  高三到底是什麼東西!

  高三你有本事站出來啊!老夫雙鐵拐未嘗沒有攻擊力!

  「我給你說說,你先聽聽,聽完我們再說!」

  許煙杪眼睛一亮,馬上立正站好:「權公你說。」

  權應璋清清嗓子:「其實很簡單,如果想最快把對方辯倒,只需要說一些讓他無法反駁的話就可以了。」

  【比如?】

  權應璋:「就比如……約莫是一千年前,有過這樣一場辯論,是黃老與儒家的辯論,辯湯武是受命於天還是臣子弒君。」

  「嗯嗯!」

  「黃老認為湯武不是受命於天,是弒君,儒家認為湯武才有能力誅暴君,就是受命於天!」

  「嗯嗯!」

  「一開始雙方辯得十分激烈,誰也辯不倒誰。」

  「嗯嗯!」

  「黃老說:君是君,臣是臣,上下尊卑不能亂,就算桀、紂是昏君,他們也是君,湯、武再是聖人,他們也是臣,君王有過失,臣子應該做的是匡正,選擇弒君算什麼!」

  「嗯嗯!」

  「然後當時辯論的大儒就說:那本朝太祖反了前朝算什麼。」

  許煙杪直接嗆到口水:「咳咳咳!」

  【這不就是上升高度嗎!】

  權應璋:哦!原來許小子心聲里經常出現的「上升高度」是這個意思啊!

  那確實是上升高度了。

  權應璋:「當時的皇帝也在場,本來興致勃勃地聽著他們吵架,聽到這話,立刻開口強行打斷辯經,強行和稀泥,說湯武是否受命本來就難以說清楚,這場辯經就算了吧。」

  許煙杪差點宕機:「還能這樣?!」

  權應璋點點頭,和藹地問:「學會了嗎?」

  許煙杪也點點頭,若有所思。

  【那我懂了,這次辯經我其實不用說那麼多有的沒的,我只要說:按你這麼說,陛下他娘改嫁,他妹妹改嫁,他兩個女兒已經和離了,並且陛下很熱衷於讓她們改嫁……陛下,你全家女眷連帶你,都很不守人倫啊!】

  遠處正偷聽的天統大帝笑容一僵。

  再遠處的朱白鹿不知為何,感覺背後一涼。

  作者有話說:

  是這樣的,朱熹沒睡兒媳()

  人家攻擊他,只是攻擊「冢婦不夫而自孕」,意思是朱熹的兒媳婦肚子裡的孩子,不知道是誰的。

  就連政敵都沒說是朱熹的,結果後來傳著傳著,就傳成了朱熹和兒媳通姦()

  *

  然後,還有說朱熹自己認罪的,其實沒有。

  朱熹「認罪」用詞:

  果煩台劾,盡發陰私,上瀆宸嚴,下駭聞聽。凡厥大譴大訶之目,已皆不忠不孝之科!至於眾惡之交歸,亦乃群情之共棄。而臣聵眊,初罔聞知,及此省循,甫深疑懼。

  【來,解讀一下,大概就是:

  我聽說了他們給我安的罪狀,我耳聾眼花,以前還不知道自己有這些罪名,現在知道了,去反覆省察,才開始深深疑惑害怕。】

  往下:

  豈謂乾坤之造,獨回日月之光,畧首従之常規,既俾但書於薄罰;稽眚終之明訓,儻許卒遂其餘生。是宜衰涕之易零,已覺大恩之難報

  【翻譯:幸好官家聖明,略過應該詳細追究首犯從犯的常規,只是輕輕懲罰我,允許我能過完餘生,我實在很感激涕零,難以報答官家大恩。】

  (嗯……挺陰陽怪氣的。)

  *

  (純私人翻譯,不全面。原文已貼出在翻譯上方。)

  *

  小許學壞了:

  封建世臣,賢者無頓身處,初間亦未甚。至春秋時,孔子事如何

  ——《朱子語類》

  【翻譯:如果回到封建世臣時候,再是大賢也沒有用武之地,不信你看春秋的時候,孔子的學說有什麼用嗎。】

  (純私人翻譯,不全面。原文已貼出在翻譯上方。)

  *

  黃老學者黃生與儒學博士轅固生辯論,當年是這麼辯的。

  黃(道家):湯武不是受命於天,是弒君。

  轅固(儒家):胡扯,桀、紂是昏君,虐待百姓,百姓不堪受苦,逃往湯、武的地盤,湯、武才有能力誅暴君,這不是受命於天是什麼?

  黃(道家):君是君,臣是臣,上下尊卑不能亂,就算桀、紂是昏君,他們也是君,湯、武再是聖人,他們也是臣,君王有過失,臣子應該做的是匡正,你直接弒君算什麼!

  轅固(儒家):哦,那劉邦代秦怎麼算。

  【景帝本來在興致勃勃聽他們吵架,發現自己家房子快著火了,趕快攔住他們,不許再說】

  *

  黃生曰:「湯武非受命,乃弒也。」轅固生曰:「不然。夫桀紂虐亂,天下之心皆歸湯武,湯武與天下之心而誅桀紂,桀紂之民不為之使而歸湯武,湯武不得已而立,非受命為何?」黃生曰:「冠雖敝,必加於首;履雖新,必關於足。上下之分也。今桀紂雖失道,然君上也;湯武雖聖,臣下也。夫主有失行,臣下不能正言匡過以尊天子,反因過而誅之,代立踐南面,非弒而何也?」轅固生曰:「必若所云,是高帝代秦即天子之位,非邪?」景帝曰:「食肉不食馬肝,不為不知味;言學者無言湯武受命,不為愚。」遂罷。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