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太子:「……爹,我說我不是故意這麼說的,你信嗎?」

  兩人視線正好打了個對面兒。

  太子拔腿繼續繞柱。

  老皇帝追在後面打。

  「啊——」

  東宮裡抖開一聲慘叫。

  *

  反正,三四千踹匠暴力討薪這件事,在太子獻出紅腫臀部後,消於無形。

  沒有官府追究,沒有衙役責問,本來已經做好抗爭準備的踹匠們簡直像是喜鵲炸了群,興高采烈,欣喜若狂。

  不過,朝堂正在據此擬定相關規章制度,日後再碰到此事,嚴格按照規章辦事。

  許煙杪關注了一下這事,確定踹匠們不會被官府針對,便也高高興興繼續吃吃喝喝,翻翻八卦,小日子過得可開心了。

  轉眼就到了土豆出苗的時候。

  ——而在五天前,玉米已經種下了。紅薯還沒到種下的時間。

  打眼望去,上百畝地全種了土豆,嫩嘟嘟一片土豆苗,枝繁葉茂,春意盎然。

  從土豆原產地而來的土著伊拉拉比劃著名肢體語言,間或交雜幾句土話,謝洛水連忙道:「陛下,伊拉拉的意思是,到七月上旬,土豆就能收穫了。」

  老皇帝微微頷首,走到地里,蹲下身子去看那毛絨絨的一排。臉上露出喜色。

  雖然第一次種土豆,也不知道現在長勢如何,但看那苗壯茂盛的樣子,他就打心眼裡高興。

  許煙杪在心聲里說過土豆、紅薯、玉米的缺點。

  比如這土豆,貯藏麻煩,在水結冰的溫度下就容易受凍,但稍高一點時,又容易出芽。而且由於土豆含水量高,難以遠距離運輸,又沒辦法長期貯藏。

  ——當然,長期貯藏這個,由伊拉拉提供的土豆凍干技術,能夠完美地解決這個問題。就是麻煩了一點。

  ——至於土豆疫病這個事情,由於美洲那邊土豆有幾百個品種,謝洛水帶回來其中十幾種,以後還可以繼續開船去,倒是不用擔心找不到其他能夠抗病的替代品種的問題。

  而且,土豆也不能連著種,需要和其他作物輪種。

  但是,土豆在劣田的情況下,能夠畝產五百七十二斤,並且特別特別不挑地,沙地也能種,對於老皇帝而言,足夠忽略其他缺點了。

  畢竟,能指望平頭百姓有什麼良田呢?

  第175章 豐收的喜悅!

  老皇帝給每個農人發一畝地種土豆,就是為了方便他們實驗。

  而大多數農人,也被告知了這一點。

  再往後,一直到七月上旬土豆成熟,無數報告飛上老皇帝的桌案。

  甲區廿四,給土豆澆水過勤,收成之日,所結土豆大小如鴿蛋。失敗。

  丙區卅一,種土豆施雞糞,雞糞生刺草蟲,長出來的土豆坑坑窪窪,被咬得很難看。勉強算失敗。

  乙區零九,土豆收穫時,用鐵鍬挖掘,有所損傷。改用四股叉,發現損傷減少。有貢獻。

  丁區十二,收穫七天後,土豆發芽與皺縮,多次排查原因,發現是因其將之存放菜窖中,過熱。失敗。

  戊區廿六,奇思妙想,發現土豆煮熟後很黏糊,拿去混了泥巴,做成磚,曬乾之後磚塊質地堅硬。

  老皇帝:「……」

  老皇帝:「這個……也賞吧。」

  畢竟土豆相對來說容易獲得一點,百姓以後可以慢慢積攢土豆磚,給自己家裡換一座磚房。比土屋保暖。

  又問:「船上那一艙土豆和紅薯真的沒有救了嗎?」

  謝洛水和大將軍都低著頭,感覺自己很對不起華夏百姓。

  大將軍一拍大腿:「我再去一趟巴拉圭部落,這次知道路線了,用不了兩年。再去取些土豆、紅薯種子回來。這一次一定不把它們放在一起!」

  之前運回來的時候,其他船艙都是分開放,但有一艙混著放了,誰能想到,土豆和紅薯不能混在一次存放,不然就會讓紅薯僵心,土豆發芽。

  總之,那一艙算是廢了。

  ——土豆發芽後確實不影響種植,但當時是在海上。

  老皇帝點點頭,又道:「無妨,出現新種總是要摸索著去養,廢了也很正常。這次劃分百畝田地種土豆,幾個月里出現的問題,匯聚成冊,足足有五個小冊子。但萬事開頭難,只要過了開頭,往後日子就好過了。」

  大將軍和謝洛水齊齊點頭。

  老皇帝突然拿出一卷畫鋪在桌上:「來,看看,當時我親自收土豆時,讓人畫的。」

  ——真的是親自收,他給自己也劃分了小部分地,每天自己種地、澆水、施肥、打理土豆苗,到土豆成熟時還自己去挖,不讓任何農官插手。

  大將軍和謝洛水探頭去看,只見畫卷上,六十多歲,頭髮花白的身材壯碩的老人肩上扛著四股叉,腳下一堆剛挖出來還粘著泥的土豆,麻衫長褲,皮膚黑紅,牙齒雪白,笑容燦爛。

  整幅畫都透露著一股豐收的喜悅。

  謝洛水和大將軍異口同聲:「這個畫得好看!」

  他們特別能欣賞得來這種。

  老皇帝哈哈大笑:「好看是好看,就是老嘍,才種小半畝地就快累垮了。你們別看畫上我很精神,這幾個月下蒸上曬的,我現在腰酸手皮痛。」

  但是,土豆能種出來就好。

  土豆種出來了,就有更多的種子,就能讓這些老農回到自己的家鄉,去種土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