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再一看,對方也正憤憤地看著他們,明顯心理活動是:既然你們幸災樂禍,別怪我玉石俱焚。

  京官們一片無語,只想舉個牌子,上面大寫一個「冤」。

  老皇帝滿臉高興:「那你說說,有誰?」

  錦雞兄張口就是:「蘇鎮,他曾是陝西都督僉事,如今官任右軍都督府都督僉事。」

  【錯了錯了!就在一年前,因為跟著永昌侯征倭有功,升成後軍都督府都督同知了!從一品呢!】

  老皇帝瞥那錦雞兄一眼:「錯啦。」

  錦雞兄愣住:「什麼?」

  老皇帝耐心糾正他:「現在蘇卿已經是都督同知了,升職有一年了。」

  錦雞兄不慌不忙地說:「陛下恕罪,臣之前為了避免有人發現蘇同知任陝西都督僉事時,對臣在陝西拿取公田一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已刻意許久不曾關注蘇同知的消息,才鬧此笑話。但的的確確是蘇同知包庇了臣……」

  【誒?沒有這回事啊。】許煙杪一琢磨,恍然大悟:【我懂了,這就是拖人下水,隨便攀咬吧?】

  老皇帝滿臉平靜,甚至對錦雞兄的反應有些欣賞。

  ——當然,欣賞不妨礙他下刀子。

  雖然這人不知道朝堂上誰乾淨誰不乾淨,但此刻栽贓嫁禍,把水搞混,說不定可以藉助涉及的人多,反過來讓他這個皇帝有所顧忌。

  倒是有幾分急智。

  可惜他不知道許煙杪的存在。

  蘇同知感激地看了一眼許煙杪。

  雖然他沒做這事,但是歷史上又不是沒有冤案,萬一陛下殺上頭了,或者滿心滿眼只想著用此事威懾其他人,未必會仔細去查他有沒有幹這事。

  還好還好,還好有小白澤!

  【攀咬這種莫須有的事情應該沒效果吧?感覺老皇帝是鐵了心要整頓官場,應該會把每件事都查清楚?】

  【攀咬這個事,還不如去攻擊蘇同知作風奢靡到死人都不放過,自己家族墓地,四代人九座墓,什麼時候缺錢了就刨一座。好多金子呢!】

  「……」

  蘇同知哀怨地看了許煙杪一眼。

  許郎,你就不能讓人多高興一會兒嗎?

  同僚們驚訝地看著蘇同知。

  難道是放了很多黃金陪葬?他家先輩這麼有錢的嗎?

  【哇!】

  【因為他爺爺那一代有些富貴,爺爺本人又很喜歡黃金,就把家裡的墳翻修一遍,還把屍體挖出來,哪裡缺了爛了就給哪裡用黃金裝器官,上到給自己爹裝了兩隻黃金眼,一條黃金胳膊,下到給自己夭折的六歲的女兒,死之前掉的門牙的那塊缺口,搞了一顆黃金牙。】

  【所以別人缺錢了是跪求祖宗保佑,他缺錢了是隨機熔個祖宗?】

  【這,怎麼說呢,求人不如求己……?】

  同僚們: (⊙o⊙)

  還有這種操作?!

  作者有話說:

  殺流放官員,參考:

  惇與蔡卞將必置之死,因使者入海島誅陳衍,諷使者過安世,脅使自裁。又擢一土豪為轉運判官,使殺之。

  ——《宋史》

  【翻譯:章惇想殺已經被流放了的劉安世,讓使者去暗示劉安世自殺。又擢升一土豪為轉運判官,讓對方去殺掉劉安世。】

  (純私人翻譯,不全面。原文已貼出在翻譯上方。)

  *

  黃金眼參考:

  太皇太后臨愔喪,哭曰:「楊郎忠而獲罪。」以御金為之一眼,親內之

  ——《資治通鑑》

  【翻譯:太皇太后親自祭悼楊愔,哭說:「楊郎忠心耿耿,卻被認為有罪!」用御庫房黃金做成一隻眼,親自安到楊愔眼眶裡】

  (翻譯來自網絡,原文已貼出在翻譯上方。)

  *

  第157章 天統消消樂(七)

  【說起來,挖墳掘墓這個罪名可是和故意殺人在律法上等同,哪怕大赦天下的時候都不會赦免惡意毀壞別人墳墓的人。】

  【那,如果挖的是自己家祖墳的呢?】

  許郎困惑。

  然而在場不少熟悉律法的人已經下意識默念了:諸為人子孫,或因貧困,或信巫覡說誘,發掘祖宗墳墓,盜其財物,賣其塋地者,驗輕重斷罪。

  也就是說,你就算是挖自己家的墳,那也是「大惡」之罪。

  不過好消息是,挖自己祖墳是享受大赦天下的減刑待遇的,能從殺頭減成刺字後遷到遠方屯種。

  坐在蘇同知身邊的官員誠懇地安慰他:「你要不要好好吃點?陛下應該也不介意你現在旁若無人的開飯了。」

  ——畢竟可能是最後一餐好飯了。大牢里的飯菜可不好吃。

  然後就看見蘇同知好似一副困惑模樣:「什麼好好吃點?」

  官員看了他兩眼,摸了摸下巴,語氣篤定:「你早就想好暴露後怎麼脫身了。」又好奇:「你能怎麼做?」

  這事高低也能被抨擊個不孝——在官場上,不孝這個戳一蓋上,想翻身就難了。

  我大夏自有國情,以孝治天下!

  「怎麼我祖宗就沒有如此遠見呢?」老皇帝在主位小聲嘀咕。

  他絕對不會惡意對待祖宗的屍體,先拿了金子,等以後富了再給他們打一個裝回去嘛!

  蘇同知對著好心的官員笑了笑,低聲請旁邊站立的錦衣衛帶來紙筆,東西到位了就埋首在桌上寫字。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