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許煙杪抓起地上的灰塵,撒考生衣服內側,和之前一樣,本來沒有字的衣服,很快就有字了。

  旁觀的考生們:「哇——」

  監察御史:「枷走!」

  ……

  高賀背著他的鋪陳和衣箱過來,手裡還拿著他的混糖大饅頭作為考試乾糧。到貢院跟前時,激靈一下,打了個寒戰:「這是怎麼回事!」

  怎麼貢院前有那麼多人戴著枷鎖站在那裡?

  一問人,對方肢體語言十分誇張地就開始比劃:「就那位考官!神了!看一眼就知道別人有沒有夾帶小抄,什麼帽子、鞋子、硯台!藏哪裡都沒用!就算是讓字跡隱形了也沒用,那考官把人衣服——就這麼一拉,撒一把塵土上去,什麼隱形字都冒出來了!這二十個人全是他揪出來的!」

  高賀一拍手掌,嘴角慢慢浮現出笑容:「好啊!正應該將他們揪出來!我等寒窗苦讀,把四書五經硬刻進心裡,憑什麼他們能靠作弊金榜題名!有那位考官,實乃吾等貧寒學子幸事!」

  那肢體語言誇張的考生摸著自己指頭上的繭,認真點頭:「是啊。被揪出來的就有二十個。此次會試人數,聽聞幾及千人,絕不可能只有二十人想不勞而獲。餘下的人,要麼是還沒輪到他們的名字,要麼就是偷偷將小抄丟棄了。」

  高賀笑著說:「不論如何,此次會試必然是公平公正了——等叫到我的名字,我一定要好好拜謝這位考官!」

  *

  許煙杪手裡捧著濃茶杯,有一搭沒一搭地喝一口提神。

  他不喜歡喝茶,但不得不喝了。眉頭皺得死死的。

  拿起下一本冊子,翻開看第一頁:「陝西蘭縣儒士高賀……」

  【咦?熟人啊!】

  「在這裡在這裡!」

  對方滿頭大汗地擠著人群過來,站到許煙杪面前,一揖到底又慢慢抬起身子:「在下便是陝西蘭縣儒士高……」

  「你?!」高賀抬起頭的那一瞬間,驚到太陽穴都用勁突了一下。

  許煙杪???

  會試考官???

  怎麼可能!許煙杪和他年齡差不多大啊!!!

  作者有話說:

  四更入場,參考:

  於四更時搜出,黎明散題,申時初稿不完者扶出

  ——《明實錄憲宗實錄》

  *

  作弊坎肩

  某次拍賣會還展出了一件清末的「作弊坎肩」,四書五經都抄在了上面,四萬多字,字也僅三四毫米大。令人詫異的是,坎肩上的字是用毛筆寫的

  ——《歷史爆笑冷知識》

  *

  賄賂皂隸:

  考生們為了將夾帶送進去,會採用賄賂辦法,負責搜檢的皂隸只要得到幾錠銀子,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高喊搜過無事了。

  ——《歷史爆笑冷知識》

  *

  搜查出夾帶的懲罰,參考:

  詔申嚴懷挾傳遞之禁,犯者執送法司問罪,仍於禮部前枷號一月。

  ——《科試考》

  點名進場時嚴行搜檢,入舍後詳加伺察,如有犯者照例於舉場前枷號一月,滿日問罪革為民。

  ——《禮部志稿》

  *

  坎肩不用說了,穿著就進去了,字在裡面。其他作弊工具,帶進去的方法有很多,有的藏在鞋墊裡面,有的藏在衣服夾層裡面,有的隱在文房四寶裡面,有的隱在蠟燭裡面,有的藏在食品之中,有的放在考籃夾層里,有的專門定製雙層帽子,有的專門縫製帶屜靴子,有的甚至藏在【肛】【門】裡帶進,也有的乾脆將參考資料寫在身體某一部位

  ——《歷史爆笑冷知識》

  *

  第一種發明叫「銀鹽顯影」,我想這一定是一位「化學家」發明的。其方法是用鹽水在衣服里寫字,表面上看什麼也沒有,但用蠟燭一烘烤,字跡再現。這種絕妙的方法,用在江湖上和軍事上傳遞情報,我想也是不錯的方法。至於其中的奧妙,只有用化學反應來解釋。

  ——《歷史爆笑冷知識》

  *

  另一種發明叫「隱形墨+膠水作弊法」。所謂隱形墨,是一種叫墨魚墨的東西,這是一種蛋白質,書寫後半年時間內字跡會分解消失。在這種墨里加入一種透明魚骨膠,提前半年在衣服上寫好,墨跡分解看不出來後可變成「無字天書」,等到考試時,汗水恢復透明膠的膠性,在衣服上再撒上一些灰塵,字跡重現,就可以打小抄了。這種「隱形墨+膠水作弊法」和「銀鹽顯影」道理差不太多,都是利用化學反應。

  ——《歷史爆笑冷知識》

  *

  甚至殿試也敢夾帶:

  在殿上搜出夾帶,比交刑部治罪者一人,名如山(戊戌同年)。

  ——《曾國藩家書》

  *

  乾隆九年(1744年)順天府鄉試,頭、二場各搜出夾帶21人。由於搜檢威懾,大量蠅頭小卷被遺棄在貢院外各角落。第二場點名,竟有二千八百餘人不敢入場考試,而入場參加考試者,因為沒有夾帶而交白卷的68人,不完卷的329人,文不對題的276人。如此情景,不僅說明夾帶積弊之重,而且說明士子庸濫之甚。

  ——《中國科舉制度通史》

  【文里的科舉還沒那麼爛,但許煙杪能抓出二十個人,也不能說爛。只是屬於正常的作弊人數(),畢竟考試人數總數差不多一千人,總有人會想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