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某些地區自宋代以來,儀式簡易,不宴請賓客,僅在本家或自家範圍內進行。《儀禮·士冠禮》賈公彥疏:「諸侯十二而冠也。若天子,亦與諸侯同,十二而冠……《大戴禮》云:『文王十三生伯邑考。』《左傳》云:『冠而生子,禮也。』」又《儀禮·士冠禮》:「始加(冠)祝曰:『令月吉日,始加元服。棄爾幼志,順爾成德。壽考惟祺,介爾景福。』再加曰:『吉月令辰,乃申爾服。敬爾威儀,淑慎爾德。眉壽萬年,永受胡福。』三加曰:『以歲之正,以月之令,咸加爾服。兄弟具在,以成厥德。黃耇無疆,受天之慶。』」朱熹《朱子語類》卷八九:「(冠禮)是自家屋裡事,關了門,將巾冠與子弟戴,有甚難!」

  ——《《中庸》心要》

  *

  主人玄端,爵韠,立於阼階下,直東序,西面。兄弟畢袗玄,立於洗東,西面,北上。擯者玄端,負東塾。將冠者采衣,紒,在房中,南面。

  ——《儀禮》

  【翻譯:將冠者的父親穿著玄端服,繫著赤而微黑的蔽膝,站在阼階下,正當堂上東序的地方,面朝西。將冠者的兄弟們都穿著通體一色的黑衣裳,站在洗(盛水器,形似今之洗臉盆,用以承接盥洗時下注的棄水。)的東邊,面朝西,以北邊為上位。擯者(有司中佐助主人行禮事的人。)穿著玄端服,背對著東塾而立。將冠者身著彩衣,束著髮髻,在東房中面朝南而立。】

  *

  賓如主人服,贊者玄端從之,立於外門之外。擯者告。主人迎出門左,西面再拜。賓答拜。主人揖贊者,與賓揖,先入。每曲揖,至於廟門,揖入。三揖至於階,三讓。主人升,立於序端,西面。賓西序,東面。贊者盥於洗西,升,立於房中,西面,南上。

  ——《儀禮》

  【翻譯:賓(不是賓客,是負責加冠的人的意思)穿著和主人同樣的服裝,贊者穿著玄端服跟隨著賓,二人來到主人家,站在大門外。擯者向主人報告賓到來。主人從大門左側出來迎接,面朝西向賓行再拜禮。賓回禮答拜。主人向贊者行揖禮,又揖請賓入門,然後自己先入為賓做前導。每行至拐彎處,主人與賓都要互行揖禮。行至廟門前,主人與賓又互揖而後進入廟門。進廟後,主人與賓在行進中又先後互揖了三次,分別來到東、西階前。將要升階時,主人與賓又互相謙讓了三次。主人升堂,站在東序南端,面朝西。賓升堂後站在西序南端,面朝東。贊者到洗的西邊就洗盥手,然後從西階升堂,進入東房中,面朝西,站在主人贊者南邊上位。】

  *

  主人之贊者筵於東序,少北,西面。將冠者出房,南面。贊者奠纚、笄、櫛於筵南端。賓揖將冠者,將冠者即筵坐。贊者坐,櫛,設纚。賓降。主人降。賓辭,主人對。賓盥卒,壹揖,壹讓,升。主人升,復初位。賓筵前坐,正纚,興,降西階一等。執冠者升一等,東面授賓。賓右手執項,左手執前,進,容,乃祝,坐如初,乃冠。興,復位。贊者卒。冠者興。賓揖之適房。服玄端、爵韠,出房,南面。

  ——《儀禮》

  【翻譯:主人贊者在東序前稍靠北的地方布席,席面朝西。將冠者出房,面朝南而立。賓贊者把纚、笄、櫛放在席的南端。賓揖請將冠者就席,將冠者就席坐下。賓贊者也坐下,為將冠者梳理頭髮,用緇纚纏髮髻。賓下堂。主人也隨著下堂。賓向主人辭降,主人回答了一番話。賓盥手畢,與主人行一揖、一讓之禮,然後升堂。主人升堂,回到東序南端原位。賓來到將冠者席前坐下,為將冠者扶正一下頭上纏髮髻的纚,然後起身,走到西階,下階一級。執緇布冠的有司升西階一級,面朝東把冠授給賓。賓右手握著冠的後項,左手握著冠的前部,進到將冠者席前,端正自己的容儀,向將冠者致祝辭,然後如同為將冠者正韠時那樣在席前坐下,為將冠者加上緇布冠。加冠畢,賓起身,回到西序南端。最後由賓贊者為冠者系好冠,完成加冠的禮儀。冠者起身。賓揖請冠者回房。冠者回到房中,換上玄端服,系上赤而微黑色的蔽膝,再出房,面朝南而立。】

  *

  采衣:將冠者采衣,在房中,南面。(采衣,未冠者所服。《玉藻》曰:「童子之節也,緇布衣,錦緣,錦紳,並紐,錦束髮,皆朱錦也。」)

  ——《儀禮疏注》

  【翻譯:《玉藻》說:童子的禮節與成人不同。童子穿的是繃布深衣,用錦鑲邊,紳帶和帶紐也用錦鑲邊,束髮也用錦。以上所用的錦,都是朱紅色的錦。】

  *

  行禮之日早晨,儀式上要用到的所有物品,提前準備就緒。

  器物的擺設。清晨早起,在正對東屋的地方,設置「洗」。其實就是我們現在接水倒水用的盆,東邊放上盛水器。

  冠服的放置。行禮用的冠和禮服,在東房內並排擺好疊好,衣領朝東,依次由北往南陳列,放在東房內的西牆下。最北邊放爵弁服,然後往南,是稍尊的皮弁服,再往南放置地位最卑的玄端服。

  配飾的放置。賓(正賓)所坐的蒲葦席旁邊,放置一個篚(fěi,竹筐)。裡面有加緇布冠時,用來束髮的頍(kuǐ)項,繫結在頍上的青色冠纓,包頭髮用的黑色束髮巾,還有加皮弁、爵弁冠所用的兩端配有黑絲冠帶的兩根簪子和梳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