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胃病禁甘、肺病禁苦

  【太子的肝和胃都有問題()】

  【天一冷就會腹疼,有時候還會咳血。嗯……消化道出血。換季必發燒,平時也比較經常發燒。老皇帝把京師定在南方也是考慮到太子的身體受不了北風】

  *

  中藥學是發展的科學,自秦漢時期就開始不斷採用「西域」藥品,豐富、發展中醫本草學內容。所謂「西域」,狹義的講指歷史上的新疆,廣義的就指古代中亞。我們將來自新疆,或經陸上及海上絲綢之路進入我國的藥,稱之為西域藥

  ——《伏病腫瘤論》

  *

  此西北之藥,治疾皆良。而西域醫術號精,藥產實繁。朝廷設官司之,廣惠司是也

  ——《至正集》

  *

  歐洲文藝復興時期的醫生曾把禁食作為治療發熱的手段,後來這種幾乎不吃不喝的治療方式逐漸流行,結果是讓嘗試它的人出現了不同程度的營養不良。

  ——《古代人的一天》

  *

  公元前,生活在地中海附近的人們會把在特殊時間地點採集的黏土當作解毒藥販賣。這種黏土是否真有療效不能確定,唯一能確定的是其中一定有相當多的細菌,甚至寄生蟲。

  ——《古代人的一天》

  *

  19世紀,以使用冷水為核心的療養方式風行歐洲。那時的人們會將一件寬鬆的睡袍放入冷水浸泡,然後給病人穿上,任由他們在療養院裡閒逛甚至睡覺。

  ——《古代人的一天》

  *

  大腦中血壓升高引起了中風,根據當時那個的治療習慣,要馬上給中風的病人放血降血壓,或者是用灼熱的烙鐵燙病人的腦袋從而減輕腦內的疾病。

  ——《查理二世:斯圖亞特王朝復辟與開明統治》

  *

  祖師爺蓋倫推薦放血的量是每天500多毫升,大概就是一可樂瓶子的容量。沒有什麼病是放一瓶子血解決不了的,一瓶不行就兩瓶。放血也不僅僅是放血,理髮師還需要拿過來聞一聞,拿舌頭嘗一下,這也算診斷病情的一部分。有些理髮師會在自己的窗台上放一碗血作為廣告。所以你可以想像,那些理髮的店鋪應該是到處都有血污,到處都有蒼蠅在飛。後來英國政府不許他們這麼做了,放出的血液都被倒進了泰晤士河。

  ——《戲很多的醫學史》

  *

  當時的外科醫生們往往比較激進,膽子比較大。中世紀的一位醫生寫道:「放血可以清醒頭腦,增強記憶,清潔腸胃,消除大腦水腫,溫暖骨髓,銳化聽覺,止住淚水,增強決斷力,發展感知力,促進消化,改善嗓音,驅散麻木,趕走焦慮,滋養血液,排出毒素,益壽延年……它能消除風濕,擺脫瘟疫,治癒疼痛,甚至能讓尿液乾淨清澈。總之,請常試之,方知余言不謬也……」

  ——《戲很多的醫學史》

  *

  當時的人都深信不疑,治病不就是發汗、嘔吐、通便灌腸、放血嗎?

  ————《戲很多的醫學史》

  *

  1685年,54歲的查理二世輕度中風了,隨即12名醫生對國王進行了慘絕人寰的治療。

  首先,御醫們割開了國王的血管,放了足有一個半品脫(約850毫升)的血液,緊接著給國王餵了催吐藥,令國王嘔吐不止。

  醫生一看,怎麼病還不好啊,這還是□□不平衡啊。他們找來茴香、肉桂、豆蔻、紫羅蘭、甜菜根,加上少許鹽,熬了一大鍋。這是給國王熬湯?不是,這是熬藥,也不是給國王吃的,是給陛下灌腸的。一次也就罷了,但御醫們非得兩小時給國王灌腸一次不可,整整灌了五天。

  眼看國王的病情沒有起色,御醫們秉著高尚的職業道德,打算給查理二世「燙頭」。這可是真的燙頭啊,他們剃光了國王的頭髮,端起燒紅的烙鐵衝著查理二世的頭皮就燙了下去。把國王的頭皮燙出皰,再把血皰擠掉。燙頭的同時在國王腳底抹上鴿子糞,然後在國王的鼻孔里塞入噴嚏粉,全身塗滿熱膏藥。

  就這樣,在御醫們的努力下,2月6日,查理二世終於一命嗚呼。

  ——《戲很多的醫學史》

  *

  第119章 當初真不應該放過他們家祖墳!

  老皇帝完全沒想到,會有這麼個意外之喜!

  小白澤真是他們大夏的祥瑞!

  【老皇帝今天怎麼那麼高興?】

  【因為以為終於可以用西域神醫治好太子了?】

  【感覺牙花子都咧出來了。】

  金台之上,老皇帝迅速收斂了笑容,清咳兩聲:「諸卿可還記得兩年前,朕開放港口,並且組織船隊出海之事?」

  【啊!】

  【我想起來了!】

  【之前好像看到謝洛水她們已經找到土豆紅薯返航了。】

  「啪——」

  「啪啪——」

  京師某處響起鞭炮聲,掛在牆上房樑上,火一點,光焰往上躥,噼里啪啦一陣密集炸響,人群笑鬧著歡迎新年,彤屑如雨,落得四處跳躥的小孩一頭燦紅。

  仿佛是感受到了喜慶,老皇帝滿面莊肅,但那口白牙又一次咧出來。

  既然提到船隊,提一下大將軍也很正常:「快兩年了,也不知道秦關如今,可還安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