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吧,是誰派你來的?」

  道士沉默須臾,嘆息一聲:「陛下,貧道問心無愧。」

  老皇帝無語。

  朕管你是不是問心有愧呢。

  看他不說,揮一揮手,錦衣衛正要把人拖下去。

  就在這時,熟悉的軟底緞靴與花斑石方磚擦動的聲音傳來,發出急促調子。

  有另外一隊錦衣衛匆匆進來,從他們臉上凝重的表情,一眾大臣猛然意識到了危險氣息。

  老皇帝看了許煙杪的方向一眼,直接制止了錦衣衛要私下匯報的做法,道:「直接說吧,什麼事情。」

  「陛下!市井中突現雌雞變雄,天際亦有青虹下墜異像,民間議論紛紛,言……」

  朝中頓時譁然。

  其他的都有可能是戲法,但雌雞變雄,這根本非人力所能及!

  數盡歷朝歷代,僅出現過三次雌雞變雄的情況,每一次出現,都讓朝野動盪,無數人藉此排除異己,最嚴重的一次,皇帝直接殺了自己的兩個成年兒子。

  竇丞相急迫地問:「民間說了什麼,快快說來!」

  錦衣衛咽了咽口水:「有妖孽降世,妖在朝中!」

  那道士目光倏忽射往錦衣衛,又收回來,看向老皇帝,語氣悲愴:「陛下,如此可能證實貧道所言不虛?朝中有妖孽啊陛下!」

  「老東西你懂個屁!」

  皇帝憤而起身,怒斥:「什麼妖孽!他赤子之心,心性純良,分明是祥瑞!」

  道士:「陛下,貧道知道陛下不能接受太子乃妖邪……」

  老皇帝愣了愣:「太子?」

  「噢。」他坐了回去:「你說的是太子啊。」

  作者有話說:

  晉永嘉中,有天竺胡人來渡江南。其人有數術:能斷舌復續、吐火。所在人士聚觀。將斷時,先以舌吐示賓客,然後刀截,血流覆地,乃取置器中,傳以示人。視之,舌頭半舌猶在。既而還取含續之。坐有頃,坐人見舌則如故,不知其實斷否。

  其續斷,取絹布,與人合執一頭,對剪中斷之。已而取兩斷合,視絹布還連續,無異故體。時人多疑以為幻,陰乃試之,真斷絹也。

  其吐火,先有藥在器中,取火一片,與黍糖合之,再三吹呼,已而張口,火滿口中,因就爇取以炊,則火也。又取書紙及繩縷之屬投火中,眾共視之,見其燒爇了盡;乃撥灰中,舉而出之,故向物也。

  ——《搜神記》

  *

  「彩」是「彩立子」。凡是變戲法的行當,皆稱為「彩立子」。在這彩門裡尚有種種的分別:變戲法叫「彩立子」;變戲法兒帶贊武功叫「簽子」;賣戲法的叫「挑廚供」的;變洋戲法的又叫「色唐立子」;什麼人頭蜘蛛啦,人頭講話啦,山精海怪啦,統稱為「腥棚(假的)」。管上台變大戲法兒叫「落活」,又叫「卸活」;管變小戲法兒叫「抹子活」(也叫單色兒立子);管做堂會叫「家檔子」;管變戲法兒變露了像兒叫「拋了活」;變戲法的管使用傢伙上有鬼兒的法子叫「門子」。其餘的所變的各種戲法兒也都有侃兒:管變仙人摘豆叫「苗子」;管變壺中有酒叫「拉拉山」;管變杯中生蓮叫「碰花子」;管變羅圈噹噹叫「照子」;管變大海碗叫「揪子」;管吞劍叫「抿青子」;管吞鐵球叫「滾子」;管變菜刀叫「大腥」(特別假)。種種的戲法兒,皆有侃子。在江湖藝人中規矩最嚴的行當,如今就是「彩立子」這一行了。

  ——《江湖叢談》

  *

  仙人點戲就是用兩個小紙本,印上些戲名,一出出印上,每本三十頁,每頁印三十齣戲名,每本共有幾百出戲。如若有人在前本暗中記了一齣戲,再翻第二本兒,問他哪頁有他記住的戲,就能猜出記的是哪出戲。

  ——《江湖叢談》

  *

  用一支毛筆放在茶碗內,碗裡放點涼水,用的時候他一念咒,拿起筆來蘸涼水往黃毛邊紙上去寫字,寫得了是紅的,如同是硃砂字一般,誰看著也得納悶兒。最近敝人調查成功了,才知道其中的緣故。原來他那涼水裡有毛病,用的時候悄悄往水裡擱點鹼末兒,那鹼末兒在水內化開了,用毛筆把涼水和勻了,畫在黃毛邊紙上,憑那鹼水的力量,就能把紙變成紅顏色。這也是一種化學的方法,不知道的便以為奇罷了。這種符咒叫「水符子」。

  ——《江湖叢談》

  *

  在地上埋幾個小罈子,壇內裝布人,他管壇內裝的布人叫歪毛,或叫淘氣。叫歪毛,歪毛就在壇內連躥帶跳;叫淘氣,淘氣就在壇內連躥帶跳。看的人們都很納悶,不知他使的什麼方法能夠叫小布人在壇內自動。

  ……

  原來他在那場內掘了一道幾十丈長的深溝,溝內埋著竹筒子,筒內有繩兒,繩頭兒有鉤子,那鉤子鉤住壇底的鐵絲繃簧,竹筒子通在一個戲園子裡。在戲園子裡坐個人,他變戲法的時候那人用手扯著那兩根繩,一根通著小歪毛,一根通著小淘氣,如若他在場子裡叫歪毛動彈動彈,戲園子裡的人就將歪毛的繩子一動,鐵絲繃簧就顛,繃起布人來,看的人們就見小布人跳跳躥躥,像小人鑽罈子一樣

  ——《江湖叢談》

  *

  你們說她是妖,我還說她是祥瑞呢

  ——《封神第一部 》

  *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