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宋總裁官瘋狂點頭。

  沒錯沒錯!是巧合!才不是他老祖宗晦氣!

  【啊這,本來周世祖讓他當武舉主考官,他那兩天腹部不適,就推脫了。就那麼倒霉,接替他的人,被武舉考生一不小心一箭封喉了。後來調查了很多次,人家考生確實就是箭術特別爛。】

  宋總裁官:「……」

  這……

  巧合!都是巧合!

  好友那個是周朝開國後第五年出意外的!

  詩人那個是周朝開國後第七年出現的,而且還是臘月難得一遇的暴雨天,這能怪他祖宗嗎!還有主考官那個……那兩天肚子疼也不是他未卜先知啊!而且那件事都發生在開國第二十二年,是「暴雨天」的十五年後了,隔了那麼多年,也能算的嗎?

  其他官員:「……」

  默默看向宋總裁官。

  其實,這些如果放在「受害者」的個人傳里,可能都不會讓人注意到,但許煙杪這麼一列出來,就很微妙了。

  受害者每一次死亡,身邊要麼有那位老祖宗,要麼和老祖宗有關係。雖然好幾年才出現一次,雖然大概率是巧合,但,也太邪門了……

  趕緊小心翼翼地後退幾步,遠離宋總裁官。

  這……誰知道這玩意會不會跟著血脈走,是吧?

  【哈!等會兒!廣平宋氏老祖宗這個野史,居然是真的?!】

  其他官員:「!!!」

  什麼野史!

  你說的是他因為上朝前喝太多酒無法小解,導致膀胱破裂而死?

  還是他之所以發家富貴,是因為其少時掉進楚太祖的墓穴里,拿走了楚太祖的骷髏並且塗成紫金色天天抱著睡覺,吸收了楚太祖的紫氣,後來才位極人臣?

  等等!難道那個離譜的傳言是真的?!

  大夏之前是大周,大周之前是大楚,大楚之前是大梁。

  梁太祖為人刻薄寡恩,猜忌忠臣,將他們下獄的下獄,處死的處死,梁太祖後來就轉世成了楚末帝,忠臣之一轉世成廣平宋氏的那位老祖宗,追隨周世祖把大楚給滅了,還和周世祖提議讓楚末帝成為楚庶人,一輩子被囚禁在狹小院落里,然後每天被忠臣轉世這樣這樣,那樣那樣?

  旁邊宋總裁官嘴唇微微顫抖,眼睛都翻出眼白了,愣是暈不過去。

  作者有話說:

  關於修史:

  《芥隱筆記》:歐陽與同院學士出遊,遇馬踐犬,死於道。公試書其事,同院曰:「有犬臥於通衢,逸馬蹄而殺之。」公曰:「使子修史,萬卷未已也。莫若『逸馬殺犬於道』。」

  ——《七修續稿》

  (也就是,修史用字越精煉越好)

  *

  以渴服馬:

  造父為齊王駙駕,以渴服馬,百日而服成

  ——《韓非子》

  【使馬忍渴受訓,從人驅遣(文里這句話出自以渴服馬的基本釋意)】

  *

  關於對皇帝「不敬」:

  後軌因內宴上壽,捋帝須曰:「可愛好老公,但恨後嗣弱耳。」

  ——《資治通鑑》

  【翻譯:後來王軌因為參加宮中的飲宴,對武帝祝壽,用手捋著周武帝的鬍鬚說:「可愛的好老頭,只是遺憾繼承人太弱了。」】

  *

  梁武帝與點有舊,及踐阼,手詔論舊,賜以鹿皮巾等,並召之。點以巾褐引入華林園,帝贈詩酒,恩禮如舊,仍下詔征為侍中。捋帝須曰:「乃欲臣老子。」辭疾不起。復下詔詳加資給,並出在所,日費所須,太官別給。

  ——《南史》

  【翻譯:梁武帝與何點有舊交,登基以後,寫了手詔敘說舊情,賜給他鹿皮巾等物品,並且要召見他。何點以方巾粗衣的穿戴被引入了華林園,武帝贈他詩酒,像從前一樣以禮相待,並下詔書征他為侍中。他用手捋著武帝的鬍鬚說,說:「還想讓我老頭子來做大臣!」辭病不起。武帝又下詔書詳加資助,全部送到他的住處,每天所需要的費用,由太官另外供給。】

  *

  嘗奏事殿中,語不合,帝怒起,准輒引帝衣,令帝復坐,事決乃退。上由是嘉之,曰:"朕得寇準,猶文皇之得魏徵也。"

  ——《宋史》

  【翻譯:曾經在宮殿裡當面向皇帝反映情況,話語不符合皇帝的意思,皇帝生氣起身,寇準就拉著皇帝的衣服,讓皇帝重新坐下,事情解決才退下。皇上因此嘉獎他,說:「我得到寇準,如同唐太宗得到了魏徵啊。」】

  *

  (史書真的很有趣,看多了就知道,大臣也是人,有時候也有脾氣的())

  *

  說到有趣,趙老三已經不是第一次碰瓷二鳳了。

  不止說自己是唐太宗,還問手底下大臣,他和唐太宗比如何()

  我要是大臣,臉都綠了。

  虧您問得出口。

  比什麼,比殺兄嗎,那您也比不過啊,人家太宗皇帝殺了就是殺了,從不掩飾,您那斧聲燭影還不知道真假,但是從金匱之盟是您做了六年皇帝後才拿出來的,你哥的死亡真相……挺懸的。

  *

  說到這個,好想寫一個創死人的腦洞。

  穿成被問的大臣,對宋太宗說:唐太宗遠不如官家,他連粉飾太平都不會,哪比得過官家斧聲燭影至今虛實不辯;

  唐太宗六駿多亡於戰場,自己也一身傷病,英……中年早逝!哪比得過官家驢車之技冠絕天下,深諳明哲保身之道!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