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皇帝面前放了一小堆,明顯是他挑揀出來的。

  老皇帝:「你這多少錢?」

  貨郎算了一下告訴他:「二十五文,客人我給你抹個零頭,二十文。」

  老皇帝從那玩具堆里翻出陀螺擺弄著,左敲敲,右彈彈,好像挺漫不經意:「我看著這些玩意兒也不值二十文啊,這陀螺色兒都不鮮亮——八文!頂多八文!」

  許煙杪在心裡「嚯」了一下。屠龍刀啊!

  貨郎仿佛頭頂冒出一個問號:「八文?這生意我做不了。」

  老皇帝毫不猶豫放下陀螺:「做不了就算了。」轉頭:「許煙杪,咱們走。」

  貨郎眼見著老皇帝真的往外走了,好似十分痛心疾首:「十八文!再少我就賺不了錢了!」

  老皇帝十分心平氣和:「十八也太高了,再往下降降?如果合適,我真的會買的。你看我挑了那麼多東西,不買我挑什麼?」

  那貨郎的喉結上下滑動了一下,又道:「十五文!真的不能再降了。」

  老皇帝:「十文!我不止一個孫兒!往後還來找你!」

  一個皇帝,就蹲在路邊和貨郎掰扯著這一文兩文的利益。

  最後,這份交易以「十一文,但貨郎又送了他一個毽子,一個飛車,一個響葫蘆」為終結。

  便服的錦衣衛從旁邊竄出來,抱起這堆玩具,沉默地跟在後面。

  老皇帝臉上的笑容就沒下去過。

  轉頭一看許煙杪臉上表情糾結,頓時樂了:「怎麼?覺得皇帝不應該爭這些蠅頭小利?」

  許煙杪老實地搖搖頭:「臣認為,一文錢也是錢,臣只是好奇,陛下真的還會再去找那貨郎麼?」

  ——周邊沒什麼人,許煙杪也就放心地一口一個臣,一口一個陛下了。

  老皇帝腆著臉,理直氣壯:「都是話術!你這娃兒不懂!能達成目的就行,管它是什麼呢!」

  許煙杪: (⊙o⊙)

  這可讓大學生學到了。

  於是,第二天上朝的時候,他往中間一站,氣勢十足:「陛下!臣要彈劾應城伯!」

  應城伯背後一寒,開始思考自己最近有沒有做什麼事情。又覺得……

  「不應該啊……」

  許煙杪這人謹慎得很,平時絕不隨便出頭。怎麼今天就?

  思來想去,又放下心來。他縱然做過什麼,但以許煙杪的性格,拿不出來證據,或者解釋不了自己為何知道那些事情,其通常會閉口不言——這麼看,許煙杪可能頂多就彈劾一下他占百姓良田這些不痛不癢的事情。

  到時候皇帝訓斥幾句,他再把田還回去就行了。

  應城伯攏手在袖中,垂著眼兒,老神在在。

  隨後,他——還有整個朝堂,就聽見小白澤斬釘截鐵地表示:「臣彈劾應城伯品行不端!不知禮數!道德敗壞!他家中妾室眾多……」

  「噗——」

  應城伯沒忍住笑出聲。

  這算什麼?果然是年輕人,看他多納妾就想彈劾他好色?還上升到道德敗壞了!

  「《禮》有言:妾雖老,未滿五十,必預五日之御。」許煙杪振振有詞:「然而應城伯府中,有不少妾室並未能夠做到五日一同房,應城伯明知此禮,卻放任自流,便是明知故犯!罪加一等!」

  所謂,禮是法的主要表現形式,往日裡,朝堂上的儒家臣子其實沒少用「禮」來坑政敵。

  但是,像許郎的這個角度,這個思路……屬實是他們也沒想到的。

  滿朝文武嘆為觀止。

  儒家弟子兩眼發亮。

  此子天生就該是我儒家的啊!

  有好事者看向應城伯,發現應城伯的笑容已經僵滯在臉上許久了。

  ——其他事情他都能狡辯,但這個,他總不能說自己一百個妾室,確實能夠每人每五天輪一次性生活吧?

  肝子也遭不住這麼造啊!

  作者有話說:

  陀螺:

  陀螺者,木製如小空鐘,中實而無柄,繞以鞭之繩而無竹尺。卓於地,急掣其鞭,一掣,陀螺則轉,無聲也,視其緩而鞭之,轉轉無復住。轉之疾,正如卓立地上,頂光旋旋,影不動也。

  ——《帝京景物略》

  *

  故妾雖老,年未滿五十,必與五日之御。將御者,齊,漱浣,慎衣服,櫛縰笄,總角,拂髦,衿纓綦屨。

  ——《禮記》

  【翻譯:妾即便年老,但是只要沒到五十歲,就必須每隔五天輪流侍夜一次。輪到誰侍夜,就要像臣之朝君那樣,齊其心志,潔淨內外,穿上符合身份的衣物,將頭髮梳好同時系上香囊,穿好鞋子,恭敬地前往。】

  *

  《禮·內則》曰:「妾雖老,未滿五十,必預五日之御,滿五十不御,俱為助衰也。至七十大衰,食非肉不飽,寢非人不暖;七十復開房也。」

  ——《白虎通義》

  【妾在五十歲之前,必須每五天同房一次。五十歲之後,就不應該再有性生活,不然會加速衰老。到了七十歲,就必須重新有人陪伴睡覺。】

  (七十復開房也,不是說七十歲再有性生活,而是說找人陪著睡覺。)

  (開房:謂與婦女同宿於內室。與「閉房」相對。)

  *

  禮是法的主要表現形式:

  禮是周朝的典章制度和禮儀規範,內容極為廣泛,大而包括國家的根本法,小而遍及待人接物待生活細節,幾乎整個上層建築的領域都在它的支配下。《禮記》說:「夫禮始於冠,本於婚,重於喪祭,尊於朝聘,和於射鄉,此禮之大體也。」關於禮的分類,有「五禮」、「六禮」、「九禮」等名目。禮在西周起著法律的作用,實際上,禮是法的主要表現形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