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還有類似的說法。「殷人及秦漢方士航渡美洲說」,始於英國傳教士梅德赫斯特。「東晉南朝僧人航渡美洲說」,始於章炳麟,於1900年左右在一份法國報紙《Le Moude Modeme》刊登)

  *

  連射二十箭,參考李淵:

  唐高祖率兵擊群盜,至龍門縣,賊母端兒眾數千人至城下,高祖親率十餘騎擊之。高祖連射七十發,賊大敗,皆應弦而倒。明日斬首,築為京觀。於屍上盡得所射箭,其妙如此。

  ——《武經總要》

  *

  第50章 這都是我大夏的忠良啊!

  一眾官員硬著頭皮夸下去。

  為了誰他們都知道,就小混蛋不領情。

  【誒……怎麼感覺……好像他們夸老皇帝的用詞突然僵硬起來了?難道是詞窮了?】

  【嗯嗯!估計是太久沒幹過這事了,畢竟也是一群高官了,天天拍馬屁算怎麼回事!】

  戶部尚書冷漠臉。

  全錯。是因為怕你發現自己的心聲能被別人聽到,才咬著牙往下夸。

  老皇帝切齒一笑:「好了,朕不是什麼喜歡被歌功頌德的皇帝……」

  【啊?不是嗎?可是我記得好像前兩年哪個州府來著?府官專門給老皇帝刻了座石碑,讚頌老皇帝的功績,老皇帝知道後雖然沒賞東西,但私底下牙花子都笑出來了。】

  官員們埋著頭,就快從岩石里找條縫鑽進去了。

  心裡叫苦不迭——

  許郎!求求你!別說了!放過我們吧!

  老皇帝努力地笑,努力地笑。

  朕不生氣,對,不生……

  【啊!對!就是現在這種笑!不過感覺當時的笑比這個開心多了,這個雖然也露出牙花子,但……好奇怪,怎麼感覺有些……猙獰?】

  ……氣。

  老皇帝強撐著一點一點收起笑容,假裝自己是笑夠了。

  忽地手臂發力,彎好的弓射出搭好的箭,「嗚——」箭矢破空,他手快,那箭直奔蠻人胸口而去,對方躲閃不及,慘叫著倒下去,手裡砸向野人官兵的狼牙棒便砰然摔在地上。

  那野人官兵本來正揮舞利刃隔開蠻人大棒,突然聽到身後傳來慘叫聲,後知後覺自己被救了。

  還是陛下親手救的!

  這野人官兵意外之餘,感動得紅了眼眶,轉身「嗷嗷」叫著沖向另一個蠻人,打法又瘋狂又不要命。

  至於這叫聲,主要是當野人當慣了,習慣打獵時吼兩聲嚇唬野獸和提升自己這邊的士氣。

  老皇帝慢慢放鬆手臂和弓弦,雙眼直視那邊戰場。

  嗯,他真的是怕自己手下的兵有危險,不是找機會讓自己合理不笑了。

  *

  蠻人暫時被打退了,但敵眾我寡,只怕他們稍作修養,又能立刻追上來。

  看著應該是野人官兵頭領的人搓了把臉,十分緊張地走向老皇帝,行了個不是很規範的禮節,遲疑地道:「陛下,只怕得先和臣回部落了。那兒路徑隱秘,入口狹小,只能通行一人,便是被蠻人發現了,他們也進不來。」

  ——但同樣,如果被堵住入口,他們可能也很難出去了。

  那野人官兵頭領生怕老皇帝以為他要害他們,連忙解釋:「不是臣不願意帶陛下出山,實在是臣也找不到路。這山里灌木眾多,多是帶刺,時常要繞道,有時候一繞就找不到道,好不容易被找回部落,發現不知為何,都迷路出十幾里了。」

  「這些樹兒也特別高,白日都難以見到太陽,若是到了夜晚,豺狼虎豹出沒,還有熊瞎子,更是容易折損人手,受傷了也很難找到藥物,當年臣初初迷路時,許多兒郎便是折在上面。」

  「還有蜱蟲……部落里的人管他們叫草爬子、狗豆子,都是芝麻粒大小,能吸人血,被咬了之後會發癢,起泡,發熱不退,神志不清,全身酸痛……最嚴重的,直接七竅流血死了。」

  「臣這些年為了躲著這些蟲子,才耗了許久都難以出山。」

  老皇帝瞟了一眼許煙杪,聽到對方在心裡叭叭叭可憐這些野人官兵死了多少人,心底也是一嘆:這都是我大夏的忠良啊!

  他對野人首領微微頷首:「朕自然是信愛卿的。」

  野人官兵頭領的胸口激動地起伏:「謝陛下!請容臣帶路。」

  老皇帝扶起他,拍了拍肩。

  然後,不著痕跡地瞥了一眼那野人官兵頭領的臉。

  話說回來……這到底是他哪位大臣來著?

  *

  野人部落。

  「陛下!臣給你盛湯!」

  正常時候,野人官兵頭領都不會這麼殷勤,一般來說,品級也不夠他湊上這麼近獻殷勤。

  但,原諒他,他已經好多年沒見過野人及他手下那些兵之外的人了!

  而且!現在! 天時地利人和!

  野人官兵頭領目光灼灼盯著老皇帝,比葛朗台看到金子還熱切。

  皇帝在山裡失蹤,外面還能不找嗎!皇帝自己都能走到這裡來,外面進來個十萬大軍,一定能把皇帝和他們一起救出去!

  ——我真的受夠當野人的日子了!

  我還救了陛下!我可以榮歸故里了!

  湯是雞湯,山里土生土長的雉雞,雞肉特別柴,但現在這情況,又是被暴雨淋,又是被追殺,能有口熱湯喝就不錯了。

  許煙杪一邊喝湯,一邊聽著那個野人官兵頭領在向皇帝表達他的忠心。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