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老皇帝自然是順從皇后之意,不過人雖然沒到,卻命令大太監帶去賀禮。

  大太監回來後,沒忍住和老皇帝說竇府的怪事——

  「今日納幣之禮,竇丞相居然只準備了薄聘,鴻臚寺卿也不惱,反而是和竇丞相一唱一和,在府門外大談如今世俗受前朝末年影響,務崇華麗,侈風盛行,奢僭罔極。自高官到百姓,嫁女娶婦幾要傾盡家產。」

  「是以二人決定從自身做起,薄聘薄嫁,力圖整頓這奢靡之風。」

  「聽丞相與鴻臚寺卿說,此是鴻臚寺卿之女的提議,一時之間,街頭巷尾皆在誇讚這位巾幗,言其身在閨中卻憂國憂民。」

  聽大太監這麼說,老皇帝不禁回憶起了前朝末年。

  那會兒真是紙醉金迷,上自皇帝公卿,下至庶民工商,衣食住行方面爭相奢侈,就連他在坊間看見的酒家女兒,二八年華,亦是頭上簪璃,耳畔墜珠。

  璃是璧流離,來自海上黃支國,珠是大秦珠,來自西域大秦國。

  整個國朝散發著不健康的糜爛氣息,烈火烹油。

  那時,根本沒人想到煌煌大周,萬國來朝,會崩塌得如此突然。很多人都以為,它只是發爛了一點點而已。

  那時,家家崇尚富貴嫁娶,大講排場,互相攀比,皇帝聘皇后用錢兩萬斤,相當於小農階層兩千戶家資,諸侯王下聘至少黃金兩百斤,就連小農需要出的聘金都高達萬餘錢。

  但別以為只有聘禮是這樣。

  皇帝嫁女,準備的嫁妝基本不會低於二十萬錢。

  宗室嫁女,嫁妝有數十萬,百餘萬,乃至千萬不等。

  小農亦要拿出數千錢。

  如此競欲,富者還好,貧者根本無力承擔奢靡的婚嫁消費,民間十有八九是舉債完婚。

  再後來,民間就開始棄嬰和殺嬰了。不分男嬰女嬰,生下來就拋棄或溺死。朝廷屢禁不止。

  老皇帝嘆息一聲:「哀民生之多艱……我年幼時,家中只有幾畝薄田,卻也能送我去私塾,後來,長兄娶親,長姊出嫁,家境一下子就落敗了,我也賣身為奴,只為了討一口飯吃。」

  老皇帝從不忌諱自己的出身,他反而很得意,時不時拿出來說一聲。

  能從奴隸當成皇帝,還有誰!

  還!有!誰!

  但,皇帝敢說,大太監可不敢接,只是閉口不言。

  感慨完後,老皇帝道:「命翰林院那邊擬一則婚嫁禁奢令,詔令天下。」

  ——此前賞賜許煙杪是「制」,如今卻是「詔」,意義完全不同。

  一旦帝王用「詔」,便是官方文書,布告天下。

  「再傳朕口諭,鴻臚寺卿李清蘊教女有方,賞……李氏以清言攉賢,賞……」

  下令之後,皇帝心情鬆快很多。恰在此時,有宮人來報:「張美人言此前得陛下口諭,於一刻鐘後覲見,又聽聞陛下今日久坐殿中,憂心陛下未食,特送來蒜瓣面……」

  大太監側目一眼,心中不免為張美人拍案叫絕。

  陛下因著出身,最愛的還是那些民間常見的食物,倘若這張美人送來什麼糕點、膳湯,陛下就要下口諭訓斥於她了。不過也怪不得,張美人是陛下還是軍官時的第一個妾室,向來知曉陛下性情。

  老皇帝輕輕頷首,那蒜瓣面就呈到他面前。吃了好大幾口,邊吃邊問大太監:「除此之外,還有什麼趣事。」

  大太監笑著說:「倒是有一則奇怪趣聞。」

  老皇帝嚼下一瓣蒜:「嗯?」

  大太監道:「納幣之禮結束後,丞相府中傳出了慘叫的聲音,聽聞,是竇丞相在用狼牙棒追打幼子。」

  老皇帝精神都起來了,手往桌角的瓜子盤摸:「發生了何事?」

  大太監把自己打聽到的告訴皇帝:「似乎是因為竇家子與濟北王世子爭奪花魁之事被竇丞相發現了。」

  老皇帝下意識:「就這?」

  還以為鬧得那麼凶,是什麼父子反目成仇的人倫大戲呢。就搶個花魁啊?還不是父子搶花魁,是和八竿子打不著的濟北王世子。

  他連瓜子都準備好了,就給他看這個!

  還是許煙杪好,從來不讓他失望。

  作者有話說:

  逐漸變成樂子人的老皇帝()

  *

  理論來說,嫁妝和聘禮應該是有支出有收入,算是持平的。

  之所以會落到生孩子溺死的地步,我猜測是因為,既然互相攀比了(不管有沒有攀比的想法,但大多數人都會被社會風氣裹挾著前進),既然嫁妝/聘禮都拿出那麼多了,酒宴支出估計也不少。就算能收禮,但是對於普通百姓來說,他們的交際圈也是普通百姓,收到的禮物並不算貴重,所以就會虧。

  ——以上只是猜測,不保真。

  ——如果以後查到不是這樣,或者有了別的思路,再改!

  第13章 噫!捅了營銷販子窩了!

  「咚咚咚咚咚咚咚——」

  老皇帝脫口而出:「什麼動靜!」

  「似乎……」大太監側耳聽了一下,「是午門外的登聞鼓被人敲響了。」

  登聞鼓?

  老皇帝肅然站起。

  「傳百官!」

  ……

  許煙杪走在百官最後,聽著兵部司務給他科普。

  「陛下剛開國時就設立登聞鼓於午門外,百姓若有冤屈,可來擊鼓,上達天聽。」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