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一進堂屋,就往桌上扔了個做工精緻的荷包,荷包未紮緊,從裡面咕嚕嚕滾出一塊碎銀。

  沈桂花一看那碎銀,臉上褶子堆了一層又一層,「還是我們大寶有出息,回回都能帶幾兩銀子回來。」

  林德財灌了口酒,也哈哈笑著點頭。林大寶的娘崔秀菊和妹妹林小草啃著番薯,看了一眼桌上的荷包,沒有說話。

  吃著飯,沈桂花還是放不下心裡的事兒,又跟自己的好兒子好孫子說了起來。

  「這一天天的,又是魚丸,又是糕點、蜜煎的,也不知要賺幾百個銅板。這李輕舟還真是有福氣,唉,你說我咋就沒想到給我們大寶去提親呢,說不定那江家小哥兒就是咱家的了。成親的時候我可看了,江屠戶給那江小哥兒可是足足備了八抬的嫁妝,也不知要多少銀子……」沈桂花全然忘記了自己最初是如何貶低月笙的。

  林大寶大口大口啃著燒雞,聽了他奶的絮叨,動作一頓,很快又繼續啃起來……

  --------------------

  第18章

  ==================

  李輕舟下午收工回家,就見他娘和夫郎都不太高興的樣子,他還以為是兩人鬧了什麼矛盾,一問之下才明白原是沈桂花作的妖。

  李輕舟皺了皺眉,也覺著有些糟心,總覺得以沈桂花他們家那些人的脾性,這事兒沒那麼容易完。那沈桂花原就是個喜歡占便宜,這家摘點菜,那家掐幾根豆的事兒沒少干。養出的兒子、孫子也不是什麼好貨,李重山曾經見過林大寶從別人家鬼鬼祟祟地跑出來,兜里揣的鼓鼓囊囊。但李重山那時年紀小,也不懂這些,回家當趣事兒一樣講給家裡聽,才被李輕舟他們知曉。

  李輕舟看了看自家院子裡的木柵欄,很是不放心。月笙進門的時候,光嫁妝就帶了不少,如今又擺攤兒賺了錢,難免惹人惦記,沒個院牆還是不太安全。

  「娘,月笙,我想著還是要修個圍牆才行。不過我這幾日不得閒,我等會兒去大伯家,勞他幫忙買些磚頭回來砌個圍牆。」

  「是應該砌個圍牆,家裡現在東西多了,就幾個木頭樁子圍著還是不放心。」陳秀雲也是清楚村里一些人的脾性的,對此自然沒意見。

  月笙就更沒意見了,他現在手頭光是現銀就有差不多三十兩,有個院牆多少還是能防著些。

  李輕舟打定主意,很快就去找李成林說了這事兒。修個院牆而已,材料用不著頂好的,連著工錢李輕舟一共給了李成林八百文。現下不是農忙,有送上門來的賺錢活計,李成林當然不會拒絕。

  「你說那沈桂花家真的會有人來偷東西嗎?」俗話說「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自打李輕舟跟月笙說沈桂花和她的兒子、孫子都有偷東西的惡習,沒準兒會上家裡來偷東西後,他這心就怎麼也定不下來。

  青山村也不是沒有小偷小摸的人,但江大柱是個屠夫,長得凶神惡煞,又是個脾氣暴躁的,也沒人敢惹到他頭上。所以月笙還從未經歷過這種事兒,難免就有些憂心。

  「別擔心,有我在呢。」李輕舟親了親月笙光潔的額頭,「明日大伯就來幫著修院牆了,很快沈桂花他們就會知道,等院牆修好,再想動手就要難上許多。那沈桂花現在又十分眼饞你的糕點和蜜煎生意,今天還專門想套娘親的話,哄她說出是怎麼做的。我估摸著他們坐不了多久,可能就在這幾天就會行動。白天有大伯和娘親在,他們肯定不會來,只能是晚上等我們睡熟了,我這幾日警醒些,抓個現行,揍上一頓,保管他們不敢再來。」

  月笙聽著李輕舟分析的頭頭是道,總算是放心了些。不過他盯著李輕舟看了看,沒忍住小聲說了句:「沒想到你還挺機靈的。」

  「沒想到?難道我在月笙眼裡很笨嗎?」月笙就窩在李輕舟懷裡,哪怕聲音小,李輕舟還是聽的清清楚楚。

  「唔,也不是笨,只是我之前每次見你,你都是一副呆呆愣愣的樣子。」月笙一想到李輕舟笑得一臉傻樣、耳朵紅紅的樣子就覺得好笑,不過成親之後倒是少見了。

  李輕舟見月笙笑得眉眼彎彎,也不由得想到那幾次和月笙近距離接觸,還有新婚夜時的窘樣,好像是有些傻。沒忍住也笑了起來,「我那不是見到心上人太高興了嗎?」

  「心上人?」月笙細細咀嚼這幾個字,覺得有些不對。在他的印象中,他和江廉解除婚約後去鎮上那天是兩人第一次相遇,但聽李輕舟這話似乎早就對他有意了。

  李輕舟見月笙一臉疑惑,便輕聲說起了往事,「......那是我第一次注意到你,喜宴上吵吵鬧鬧,我一眼就看到了在角落裡陪著幾個小娃娃翻花繩的你,還有臉上的小梨渦。我當時就在想,怎麼會有這麼好看的人,他一笑,我便也覺得開心。之後每天撐船時就期待著能遇見他,哪怕說不上話,能遠遠得瞧上一眼也好......」只可惜運氣不太好,那時的月笙並不怎麼出門,自然也很少遇見。

  月笙對舅舅家的那次喜宴還是有印象的,只是他當時只陪著錦書和幾個小孩玩了會兒,吃了頓飯就回家了,壓根兒沒注意其他人。不過這不妨礙他聽著李輕舟說起這事兒時感覺心裡甜滋滋的。

  ————————

  之後一連三天都相安無事,月笙的生意依然很好,也沒有人來他攤子上搗亂。村子的貨郎還上他家定了不少杏仁糕和蜜煎,說是要賣到更北方的村子裡,月笙也都按照原來的價給了,不過拿得貨多了,還是會少上幾文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