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青山村,江屠戶,江小哥兒、退婚......李輕舟在心裡默默咀嚼這幾個詞兒,眼睛越來越亮,腳下的步子也越來越快。

  穿過壩子,左拐右拐,終於到了家。家裡已經飄出了飯菜香味,李輕舟推開院門,叫了聲:「娘,重山,嫣嫣,我回來了。」

  李輕舟家住的是土房,已經有些年頭了,都能看見土牆上裂開的縫。房子不大,正對著院門的有兩間房,一個是堂屋,一個是他娘和嫣嫣的臥房,左邊是廚房和澡房,右手邊則是他和重山的臥房,一人占了一間。前後都有小院子,前院裡栽了些蔥、蒜、韭菜之類的。後院兒則是草棚子搭的茅坑和雞圈,味道不是很好聞。院子沒有院牆,只是用了木樁子做了一圈柵欄。

  「大哥,你回來了。」最先出來的是小丫頭嫣嫣,扎了兩個羊角辮,穿著一身靛青色的布裙,雖說布料不是很好,卻是沒有補丁的。小丫頭才六歲多,生下來就沒了爹,幾乎都是李輕舟帶著的。

  李輕舟一手抱起嫣嫣,一手擰著魚進了廚房。李重山正在廚房炒菜,見了李輕舟也只叫了聲大哥,便沒再開口。

  李輕舟把嫣嫣放到一旁的小板凳上,便收拾起兩條魚來。

  「我帶了兩條魚回來,一會兒煮一條吃了,還有一條留著明早再吃。」

  李重山想說,咋不留著賣錢,但想了想還是沒開口。

  也沒什麼菜可以做,李重山炒了個韭菜雞蛋,李輕舟便接替了位置,又煮了個魚湯。一頓飯就算是做好了。主食是糙米混著豆子用甑子蒸的,有米香,卻不細軟,吃著有些卡嗓子。但無論是李輕舟還是嫣嫣都已經習以為常。

  清河村依山傍水,村口便是清水河。河對岸是清河鎮,清河村隸屬於清河鎮,去縣裡也得過河。清水村村口就有渡口,渡口有大貨船,是由官府督辦的,可以運貨,板車、牛車、驢車等也都能上船,但是收費也不便宜,一天還有固定的時間開渡。所以渡口處還有許多漁船,專門送人過河,捎帶些輕便的行李。李輕舟的爹原先就是在河邊撐船送人過河的,六年前因救人不幸溺水身亡,後來便由李輕舟接手了。小船不大,一次能坐五六個人,送一個人收兩文錢,村里人都節儉,也沒有誰天天往鎮上跑,有時一連幾天也拉不到一個人。加上還有兩三個人也在做這個,所以也賺不了幾個錢。

  嫣嫣就是他爹去世的這一年出生的,李輕舟的娘懷著嫣嫣時就大受打擊,生產時更是糟了罪,後面又要拉扯幾個孩子,還要顧著地里,一來二去的就累壞了身體,現下一直要吃藥,也不能做重活。李重山十歲出頭,嫣嫣更小,兩人都還沒法出去做活,全家人就靠著李輕舟一人養活,日子可不就過得緊巴巴了。

  「咳咳咳,」李重山扶著陳秀雲在桌邊坐下,陳秀雲一眼就看到了大陶碗裝著的白色魚湯,「又做魚了啊,怎麼沒留著賣錢?」

  「剩下兩條沒人要,就拿回來了。」除了撐船,李輕舟隔幾天還會去鎮上賣一次魚。

  陳秀雲點點頭不再說話。

  一時飯桌上再沒了其他聲音

  青山村,江家此時也在吃飯。

  江家住的是青磚瓦房,這在附近幾個村子都算是很氣派了,房子裡面也是寬敞明亮。飯桌上有紅燒肉、韭菜雞蛋、炒茄子、白菜豆腐湯。

  往日裡那一盤子紅燒肉應該很快就被分吃乾淨,今日卻沒人動筷子,一桌四個人都有些心不在焉。

  江月笙用筷子在碗裡扒拉了兩下,實在是沒胃口,索性放了碗筷,說了句:「我吃好了,先回房了,爹、娘、錦書你們慢慢吃。」說完就往自己房間去了。

  待江月笙的身影消失在門口,江大柱才開了口:「笙哥兒這是傷心了啊。」說完又惡狠狠地拍了下桌子,「那江廉也忒不是東西,要不是你昨天攔著我,我非得去打他一頓。」

  江月笙的娘何芳蘭掀了掀眼皮,「你以為我不想打他嗎?可如今人家是秀才,怕是連縣太爺都要給幾分面子,你要是真打了他,今天可能就去牢里了。」

  江大柱也明白這個理,只是心裡還是憋著口氣兒,「那咋辦,笙哥兒今天都沒怎麼吃飯。」

  說到此處,何芳蘭也皺了皺眉,「興許過兩天就想開了,笙哥兒不是那麼脆弱的人。」想到月笙昨天退還江廉這些年送的小物件和撕毀婚書時的果決,何芳蘭又舒展了眉頭。但她還是沖一旁的江錦書道:「錦書,等會兒吃完給你哥送些飯菜過去,陪他說說話,講些趣事兒。知道了嗎?」

  七歲的江錦書乖乖點頭,三兩下吃完碗裡的飯,就拿了碗裝了飯菜,去了江月笙房裡。

  江月笙其實並沒有像他爹料想的一樣,他並沒有覺得有多傷心,更多的是氣憤。

  他和江廉是一個村的,幼時便相識,江廉長他兩歲,但因著小哥兒和男孩到底有別,兩人實際上也沒怎麼接觸過。江廉在青山村素有才名,天資聰穎,教他的老秀才也常常誇讚他,是以江廉的娘上門說要和月笙定親時,江大柱和何芳蘭沒怎麼猶豫就答應了。於是兩人早早就定了親,江廉也不負期望,年十八就成了秀才。

  沒想到江月笙和他爹娘還沒高興幾天,江廉他娘就拿著婚書上門了,卻是為了退婚而來。他看著陳彩荷得意的嘴臉,聽著她話里話外都在說他配不上江廉,甚至透露出可以讓他做側室,突然就覺得很沒意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