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覺得自己真的沒有救了,卻又不想太表露出自己沒有救了,繼續面無表情地問道:「所以你能在劇組待多久?」

  季宇辰回答得倒是很認真:「計劃是待到你殺青,能遠程處理的都遠程處理,不能遠程處理的我再飛回去。」

  祁臨淵的嘴角下意識地就想往上揚,費了好大的功夫才被他按壓下。

  不過看季宇辰笑容很明顯的樣子,似乎已經發現了他的情緒變化。

  祁臨淵故意裝作沒看到,繼續「審問」:「那你之前怎麼不告訴我?」

  季宇辰在繼續逗他還是如實陳述中搖擺了一秒,最終還是決定見好就收,選擇了後者:「因為我想給你個驚喜。」

  祁臨淵風輕雲淡地「嗯」了一聲,季宇辰看他這個模樣,實在控制不住自己快要溢出來的笑意,直接笑出了聲。

  祁臨淵終於還是瞪了他一眼,季宇辰又笑了一會,這才清了清嗓子,稍稍正經了點:「其實我挺想看的,你演心思莫測的君王是什麼樣子。」

  這個話題總算把祁臨淵從滿心歡喜偏偏要忍住的狀態中解救了出來,想著接下來的拍攝,他多少也有相同的心思:「我也想看,想看自己演出來的心思莫測的君王是什麼樣子。」

  .

  從立太子到梁林退位梁瑾登基,不過三個月的時間。

  登基那日梁瑾一身華服,氣勢逼人,但就像之前毫無難度的勝利者戲份一樣,登基的戲份對祁臨淵來說同樣毫無難度。

  在最開始的劇本里,故事寫到登基便宣告結束。

  逃難少年最終成了天下之主,很童話、很完美。

  但歷史劇很多時候並不需要這種完美。

  收到劇本的符鳳直接買機票殺到了編劇家裡,她們談了兩天,最終編劇用了半年,增添了梁瑾登基後兩年的劇情,也對應修改了前面的劇情。

  就像梁瑾初到的許州,看似一片祥和卻又諸多隱患暗藏其中一樣,登基後的梁瑾,看似和之前並無不同,卻已有了不同。

  紛繁複雜的事務,生殺予奪的權力,慾念叢生的身邊人……梁瑾逐一平衡、解決,志向雖然未改,但人已經不是當初的人。

  他越發像個帝王,心思莫測的帝王。

  歷史上的帝王梁瑾並非沒有做過昏聵的事,但主要集中在他的晚年,而且是對比他自己的早年顯得昏聵,縱向對比……委實算不上荒唐。

  至於他登基的前二十年,他確確實實是個明君聖主,也真真切切地實現了他「還蒼生一個太平盛世」的宏願,當中有瑕疵嗎?有,可總歸是功績遠遠大於瑕疵。

  這樣的一個人,劇本的分寸也好,表演的分寸也好,都需要非常謹慎的權衡。

  換言之,他確實有一個心思莫測的帝王的內里,但

  同時也有少年梁瑾、青年梁瑾的內里。

  符鳳之前想選兩個演員,最大的原因也是這部分劇情年輕演員不好演。

  本來出身於太平沒經歷過多少風浪的演員和刀光血影里殺出來的歷史名人就不是一回事,絕大部分情況下,需要演員年紀比角色年紀大上不少才能很好地詮釋角色。

  但祁臨淵的表現說服了符鳳,符鳳也說服了自己:如果祁臨淵演不好這段劇情,換了別人也一樣演不好,她會最先定祁臨淵,本就有其他演員她不怎麼滿意的因素在。

  後來越是拍攝,符鳳越是覺得自己的選擇沒錯,等到季宇辰出現,她的信心又更足了一點。

  這世上確實有遠超同齡人的人,心性、魄力、能力……既然現實中都有,還和祁臨淵那麼熟,那麼他只是演一演又有什麼不可能呢?

  況且,她能感覺到祁臨淵的緊張,在她看來,這完全是一件好事,說明祁臨淵清楚自己接下來要詮釋的人物內核有多複雜。

  想到這裡,符鳳不免想到了符久明組裡看不懂劇本、聽不懂人話的演員。

  雖然那是自己的兒子……但在事業上,如果註定要有一個人為所選的演員頭疼崩潰,那還是她兒子吧!她老了,經不起折騰了。

  祁臨淵自然清楚接下來要詮釋的人物內核有多複雜,不僅他清楚,季宇辰也是清楚的,所以會特地留下來「看戲」。

  之前沒拍戲的那幾個月,他就為這個人物的演繹做足了準備,前期的準備都獲得了實效,如今也到了驗證後期的準備有沒有實際意義的時候了。

  因此拍攝最後那段劇情的時候,每天從早上上妝開始,祁臨淵就沒有說話,一點一點把自己沉到角色里。季宇辰也沒有打擾他,上妝的時候沒有,拍攝的時候更沒有。

  祁臨淵的準備確實充分,經過化妝師化出的略微提升年紀的妝容,配上他的眼神、動作,確確實實就是一個三十歲的帝王。

  和朝臣說話的時候、處理政事的時候、面對太上皇梁林的時候……他的分寸把握得都很到位。

  更妙的是他獨處時的狀態,批閱奏摺時的情緒起伏、獨立望月時的神色晦暗、遠望宮娥爭執時的心思莫測……

  這些文字尚且難以形容、編劇也只是給了場景的畫面,在祁臨淵的演繹之下,令編劇與導演設想的效果再完美不過地呈現在現實中。

  「我覺得圈子裡沒有人能演出更完美的、我們劇本里的梁瑾了。」編劇沒有全程跟組,但從宮變開始的拍攝她都來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