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頁
邵余奇望向古麗妮和宋亮,「今天時間也不早了,擺攤的位置肯定都已經被人占完了,要不你們明天早上六點再來找我?我放貨物的倉庫就在這邊附近,我明天帶你們過去拿貨,然後再帶你們去擺攤的那條街。那邊的個體戶,我基本都認識,我幫你們給他們打個招呼。」
無論是現在,還是後世,擺攤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外地人想要立足的話,更是很可能遭遇到來自地頭蛇的打壓和排擠。
古麗妮和宋亮也聽說過這裡面的門門道道,聞言急忙朝邵余奇道謝。
面對古麗妮和宋亮的謝意,邵余奇笑著道:「別客氣,你們是宋大娘的親人,那我自然不能看著別人欺負你們。」
聽到邵余奇這回答,古麗妮和宋亮心中越發慶幸他們來找了宋蘭梅,不然他們不可能這麼順心如意。
解決了古麗妮和宋亮的事情後,宋蘭梅和邵余奇又聊了一會關於如今京市的經濟形勢。
兩人之間,主要是邵余奇提問,宋蘭梅幫他答疑解惑。
宋蘭梅來自信息發達的後世,且從小又在經濟特區鵬城長大,親自見證了鵬城騰飛的整個過程,所以她對於經濟局勢的變化和創業路上雷區的了解,是邵余奇遠遠無法比得上的。
邵余奇越是聽宋蘭梅講解,心中就越是敬佩宋蘭梅。
等到宋蘭梅要帶著古麗妮和宋亮離開時,他臉上甚至還露出了一些不舍,親自把宋蘭梅她們送到了院門口。
走出邵余奇家一段距離後,想到邵余奇剛才對宋蘭梅那尊敬至極的態度,古麗妮就忍不住好奇地朝宋蘭梅問道:
「大姨,我看那個邵同志對你特別敬重的樣子,這是有什麼特殊原因嗎?」
宋蘭梅沒有急著回答古麗妮,反而是問了她一句:「你覺得小邵同志他的家看起來怎麼樣?」
第132章
面對宋蘭梅的提問, 古麗妮回想了下,很坦率地說道:
「看起來很有錢的樣子,我還是頭一回看到有人家裡擺著一套沙發椅。單就是那一套沙發椅, 肯定就已經不便宜了。」
宋蘭梅:「你肯定想不到, 在兩年多以前,他在京市連個落腳的地都沒有。」
「什麼?」古麗妮有些驚訝, 「他不是京市本地人嗎?」
「他是京市本地人,地地道道的京市本地人, 在這齣生,在這長大。」
宋亮感到疑惑:「那他怎麼會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呀?」
宋蘭梅:「這事說起來有點複雜, 你們還記得兩年前知青返城的事吧?」
古麗妮和宋亮齊刷刷點頭。
這麼重要的事情,他們不可能忘記。
從78年年底, 上面就放寬了對知青返城的限制,到了79年的時候, 分布在祖國大江南北的知青們更是大舉返城。
他們大柳村當時因為知青返城的事情, 還鬧出了不少麻煩。
有個已經在大柳村娶妻生子的男知青, 執意要拋下自己的妻子兒女, 返回到城裡去。
宋蘭梅望向古麗妮和宋亮:「這小邵同志就是79年1月時, 從疆區那邊返城回來的知青。他在疆區下鄉了6年, 等到回來之後,卻發現家中早已沒有他的位置。他原本在家中就不受父母重視,不然他家四個孩子裡面,也不會偏偏是最小的他被要求下鄉。」
「他家原本就沒多大空間,再加上他的三個哥哥都已經結婚生子, 所以他原本睡覺的位置, 自然是早就被其他人給侵占了。按常理來說,既然他已經下鄉回來了, 那再怎麼樣,也應該努力給他騰個睡覺的地方出來。」
「但是,他爸媽和他那三個哥哥,卻都說他既然已經這麼大了,就該學會獨立生活了,所以連家門都沒讓他進,就把他趕走了。」
古麗妮聽到這,忍不住皺眉:「這也太過分了吧,邵同志可是為了家裡才下鄉的,他們難道不該念著點邵同志的好嗎?」
宋蘭梅:「他們那家人就是這副德性。小邵同志從火車站走到家門口的時候,都已經是入夜了,就算想要找臨時的住處,基本也不太可能找得到,畢竟那陣子京市的招待所基本也是住滿了返城的知青。」
「邵家和我們家是同一條胡同,我從外面要回家時,恰好看到他在敲門,求家裡人讓他先進去將就一個晚上,他明天就走,結果他家的人卻罵他是狗皮膏藥,讓他別再死皮賴臉地糾纏著他們。」
宋蘭梅朝聽得一臉專注的古麗妮和宋亮解釋道:「你們不知道,那段時間,京市正是寒冬臘月最冷的時候。一個人要真是晚上在外面過一夜,指不定第二天連屍體都凍僵了。我擔心他晚上真被凍死在外面,就叫他先去我們家的客房將就一晚,等明天白天再想想法子。」
「他在我們家借住了差不多10天的時間,每天都幫我們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然後又早出晚歸,想在京市找份安身的工作。但那段時間京市到處都是返城找工作的知青,就連街道辦那些糊紙盒的散活,都被人搶得一干二淨。在這種狼多肉少的情況下,他始終都沒能找到一份工作。」
而大概是因為這是個書中世界的緣故,宋蘭梅當時就發現,無論是京市,還是南邊的廣省,在改革上邁的步子,都比她前世的那個世界大了許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無論是現在,還是後世,擺攤都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外地人想要立足的話,更是很可能遭遇到來自地頭蛇的打壓和排擠。
古麗妮和宋亮也聽說過這裡面的門門道道,聞言急忙朝邵余奇道謝。
面對古麗妮和宋亮的謝意,邵余奇笑著道:「別客氣,你們是宋大娘的親人,那我自然不能看著別人欺負你們。」
聽到邵余奇這回答,古麗妮和宋亮心中越發慶幸他們來找了宋蘭梅,不然他們不可能這麼順心如意。
解決了古麗妮和宋亮的事情後,宋蘭梅和邵余奇又聊了一會關於如今京市的經濟形勢。
兩人之間,主要是邵余奇提問,宋蘭梅幫他答疑解惑。
宋蘭梅來自信息發達的後世,且從小又在經濟特區鵬城長大,親自見證了鵬城騰飛的整個過程,所以她對於經濟局勢的變化和創業路上雷區的了解,是邵余奇遠遠無法比得上的。
邵余奇越是聽宋蘭梅講解,心中就越是敬佩宋蘭梅。
等到宋蘭梅要帶著古麗妮和宋亮離開時,他臉上甚至還露出了一些不舍,親自把宋蘭梅她們送到了院門口。
走出邵余奇家一段距離後,想到邵余奇剛才對宋蘭梅那尊敬至極的態度,古麗妮就忍不住好奇地朝宋蘭梅問道:
「大姨,我看那個邵同志對你特別敬重的樣子,這是有什麼特殊原因嗎?」
宋蘭梅沒有急著回答古麗妮,反而是問了她一句:「你覺得小邵同志他的家看起來怎麼樣?」
第132章
面對宋蘭梅的提問, 古麗妮回想了下,很坦率地說道:
「看起來很有錢的樣子,我還是頭一回看到有人家裡擺著一套沙發椅。單就是那一套沙發椅, 肯定就已經不便宜了。」
宋蘭梅:「你肯定想不到, 在兩年多以前,他在京市連個落腳的地都沒有。」
「什麼?」古麗妮有些驚訝, 「他不是京市本地人嗎?」
「他是京市本地人,地地道道的京市本地人, 在這齣生,在這長大。」
宋亮感到疑惑:「那他怎麼會連個落腳的地方都沒有呀?」
宋蘭梅:「這事說起來有點複雜, 你們還記得兩年前知青返城的事吧?」
古麗妮和宋亮齊刷刷點頭。
這麼重要的事情,他們不可能忘記。
從78年年底, 上面就放寬了對知青返城的限制,到了79年的時候, 分布在祖國大江南北的知青們更是大舉返城。
他們大柳村當時因為知青返城的事情, 還鬧出了不少麻煩。
有個已經在大柳村娶妻生子的男知青, 執意要拋下自己的妻子兒女, 返回到城裡去。
宋蘭梅望向古麗妮和宋亮:「這小邵同志就是79年1月時, 從疆區那邊返城回來的知青。他在疆區下鄉了6年, 等到回來之後,卻發現家中早已沒有他的位置。他原本在家中就不受父母重視,不然他家四個孩子裡面,也不會偏偏是最小的他被要求下鄉。」
「他家原本就沒多大空間,再加上他的三個哥哥都已經結婚生子, 所以他原本睡覺的位置, 自然是早就被其他人給侵占了。按常理來說,既然他已經下鄉回來了, 那再怎麼樣,也應該努力給他騰個睡覺的地方出來。」
「但是,他爸媽和他那三個哥哥,卻都說他既然已經這麼大了,就該學會獨立生活了,所以連家門都沒讓他進,就把他趕走了。」
古麗妮聽到這,忍不住皺眉:「這也太過分了吧,邵同志可是為了家裡才下鄉的,他們難道不該念著點邵同志的好嗎?」
宋蘭梅:「他們那家人就是這副德性。小邵同志從火車站走到家門口的時候,都已經是入夜了,就算想要找臨時的住處,基本也不太可能找得到,畢竟那陣子京市的招待所基本也是住滿了返城的知青。」
「邵家和我們家是同一條胡同,我從外面要回家時,恰好看到他在敲門,求家裡人讓他先進去將就一個晚上,他明天就走,結果他家的人卻罵他是狗皮膏藥,讓他別再死皮賴臉地糾纏著他們。」
宋蘭梅朝聽得一臉專注的古麗妮和宋亮解釋道:「你們不知道,那段時間,京市正是寒冬臘月最冷的時候。一個人要真是晚上在外面過一夜,指不定第二天連屍體都凍僵了。我擔心他晚上真被凍死在外面,就叫他先去我們家的客房將就一晚,等明天白天再想想法子。」
「他在我們家借住了差不多10天的時間,每天都幫我們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然後又早出晚歸,想在京市找份安身的工作。但那段時間京市到處都是返城找工作的知青,就連街道辦那些糊紙盒的散活,都被人搶得一干二淨。在這種狼多肉少的情況下,他始終都沒能找到一份工作。」
而大概是因為這是個書中世界的緣故,宋蘭梅當時就發現,無論是京市,還是南邊的廣省,在改革上邁的步子,都比她前世的那個世界大了許多。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