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頁
楊嬋恍惚了一下,想起當年封神之戰結束後,女媧娘娘突然宣布遣散門人,封閉媧皇宮時發生的一切。
她在媧皇宮中只是普通的弟子,除了剛剛被二哥帶著拜入女媧門下時得了幾句指點,多數時候,都還是靠著媧皇宮護法她們教授修行的。
所以在女媧遣散門下時,她也沒有生出太多的留戀,更沒有想到自己會被單獨點到名字。
「等等……」
楊嬋那時本想同其他弟子一樣退下,卻突然聽到女媧娘娘出聲叫住了她。
「楊嬋……是吧?」女媧娘娘常常往火雲洞跑,本就不怎麼關心宮中諸事,名字對不上她的臉也是正常。
楊嬋自然不可能對聖人輕慢的態度生出怨懟,只上前一步,屈膝拜下。
「是,弟子正是楊嬋。」
於是她聽到了女媧娘娘仿佛是在自言自語的話語。
「是了,你就是楊戩的那個妹妹。
「也好,這寶蓮燈你就拿去吧。
「他一向不喜歡用些法寶,東西交到你手裡,讓他身邊有人護著,也是一樣的。」
然後,她便成了女媧門下唯一在辭別媧皇宮時得到了聖人親賜法寶的存在。天上地下所有的神仙都因此高看她一眼,卻不知道,這法寶,本就是因為她二哥才會落到她手裡的。
那時的她心中沒有多想,只高高興興地帶著寶蓮燈回去見闊別已久的二哥。
但是封神之後,在川蜀住了一段時間,她卻隱隱生出了一些茫然與惶恐。
在此之前,她從來不知道二哥麾下有三千草頭神,與他如此親近,得他如此倚重。
這本沒有什麼。
她也不是一直同二哥待在一起的,而二哥總有好些大事要做,因為怕她擔心,也並不會事事都告訴她。
但這些草頭神對她的稱呼卻讓她如鯁在喉。
一開始在闡教中時,闡教三代弟子大多稱呼二哥為「道兄」,對她則要麼也視作同門,以「道兄」稱之,要麼因為同二哥親近,便也連帶著對她稱呼親昵,叫她一聲「妹妹」。
後來哪吒他們這些擅長自來熟的同二哥熟悉起來後,因為知道他小時候家中父母喚他「二郎」,又不敢托大用這樣長輩的稱呼,不知誰先叫起來的,後來人便都也跟著喚「二哥」。而對她,則按照各人對雙方年紀的臆斷,或稱「三姐」,或叫「三妹」。
然而,在川蜀大地上,卻不是這樣的。
三千草頭神稱她的二哥為少主,卻只會疏遠禮貌地叫她一聲「嬋姑娘」。
這只是一個稱呼罷了,照理說不算什麼大事,但心思敏銳的楊嬋卻總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所以,當玉帝降旨封她為「華岳三聖母」,並允她在華山建立道場時,她沒有選擇拒絕,而是鬼使神差地答應了。
這沒什麼的。
那時的楊嬋想,她年紀也不小了,本就沒有必要非要天天和二哥膩在一起。先前她去媧皇宮拜師學藝的時候不也是這樣的嗎?況且,他們兄妹又不是不會再見了。
而一切也確實如她所想的那般。即便離開了川蜀,二哥仍會掛念著她。隔三差五地送來的一些吃食靈物、小玩意兒,還有聖母宮的萬里桃林,都是二哥對她的關心和掛念。
等到二哥上了天,雖然變得繁忙,但有時候因公務下界,反倒可以正大光明地來華山看她。
所以放到現在,讓楊嬋再回憶當初救下劉璽後選擇嫁給他,到底是出於什麼想法,她也已經說不出來了。
花言巧語固然甜蜜,但她又不是非他不可。
她還記得自己年幼時許諾過的會一輩子陪著二哥,不嫁人,但她最終卻還是在劉璽說要與她「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時候點頭應允了他的求娶。
或許,只是因為在很早很早以前的某一天,她在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種想法,意識到其實二哥並不需要她陪著他一輩子吧。所以才會在機會到來時,在某一個剎那,驟然覺得自己也可以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小家,需要她的存在的家。
只是,無論當初她是一念之差還是鬼迷心竅,她都已經做出了決定。母親的到來也讓她明白了,她曾經的那些恐慌茫然都因何而起。
原來,她真的不是他的妹妹。
或許自己曾經的那些敏感,那些慌懼,都是因為即便已經忘卻了尚還在襁褓時發生的一切,潛意識裡卻還記得,這個和二哥共同組成的家,是自己強求來的。
那麼現在的自己,又還有什麼顏面再像懵懂時那樣,硬拉著二哥不放呢?
她、母親,還有沉香,也會組成一個全新的家的吧……
第133章
「也是。」
敖琬聽了楊嬋的解釋,點點頭。劉沉香用寶蓮燈護身或是對付追殺他的天兵天將也就罷了,若是對著真君用上寶蓮燈,靠的還是從嬋娘口中得知的口訣,確實多少有些不妥。
楊嬋笑笑,看出了母親的想法,卻也沒有再多言。
她這麼說,固然是希望沉香在動用寶蓮燈時顧慮三分,莫要妄自對二哥下手。但實際上對二哥來說,寶蓮燈又算得了什麼呢?
當初女媧娘娘贈她寶蓮燈,她也曾滿心以為有了寶蓮燈在手自己便能幫上二哥的忙。畢竟二哥天縱之才,論修為,自己確實是拍馬也及不上。那麼,從法寶上找補一二,應當也算是一個辦法吧。
她在媧皇宮中只是普通的弟子,除了剛剛被二哥帶著拜入女媧門下時得了幾句指點,多數時候,都還是靠著媧皇宮護法她們教授修行的。
所以在女媧遣散門下時,她也沒有生出太多的留戀,更沒有想到自己會被單獨點到名字。
「等等……」
楊嬋那時本想同其他弟子一樣退下,卻突然聽到女媧娘娘出聲叫住了她。
「楊嬋……是吧?」女媧娘娘常常往火雲洞跑,本就不怎麼關心宮中諸事,名字對不上她的臉也是正常。
楊嬋自然不可能對聖人輕慢的態度生出怨懟,只上前一步,屈膝拜下。
「是,弟子正是楊嬋。」
於是她聽到了女媧娘娘仿佛是在自言自語的話語。
「是了,你就是楊戩的那個妹妹。
「也好,這寶蓮燈你就拿去吧。
「他一向不喜歡用些法寶,東西交到你手裡,讓他身邊有人護著,也是一樣的。」
然後,她便成了女媧門下唯一在辭別媧皇宮時得到了聖人親賜法寶的存在。天上地下所有的神仙都因此高看她一眼,卻不知道,這法寶,本就是因為她二哥才會落到她手裡的。
那時的她心中沒有多想,只高高興興地帶著寶蓮燈回去見闊別已久的二哥。
但是封神之後,在川蜀住了一段時間,她卻隱隱生出了一些茫然與惶恐。
在此之前,她從來不知道二哥麾下有三千草頭神,與他如此親近,得他如此倚重。
這本沒有什麼。
她也不是一直同二哥待在一起的,而二哥總有好些大事要做,因為怕她擔心,也並不會事事都告訴她。
但這些草頭神對她的稱呼卻讓她如鯁在喉。
一開始在闡教中時,闡教三代弟子大多稱呼二哥為「道兄」,對她則要麼也視作同門,以「道兄」稱之,要麼因為同二哥親近,便也連帶著對她稱呼親昵,叫她一聲「妹妹」。
後來哪吒他們這些擅長自來熟的同二哥熟悉起來後,因為知道他小時候家中父母喚他「二郎」,又不敢托大用這樣長輩的稱呼,不知誰先叫起來的,後來人便都也跟著喚「二哥」。而對她,則按照各人對雙方年紀的臆斷,或稱「三姐」,或叫「三妹」。
然而,在川蜀大地上,卻不是這樣的。
三千草頭神稱她的二哥為少主,卻只會疏遠禮貌地叫她一聲「嬋姑娘」。
這只是一個稱呼罷了,照理說不算什麼大事,但心思敏銳的楊嬋卻總覺得有什麼不對的地方。
所以,當玉帝降旨封她為「華岳三聖母」,並允她在華山建立道場時,她沒有選擇拒絕,而是鬼使神差地答應了。
這沒什麼的。
那時的楊嬋想,她年紀也不小了,本就沒有必要非要天天和二哥膩在一起。先前她去媧皇宮拜師學藝的時候不也是這樣的嗎?況且,他們兄妹又不是不會再見了。
而一切也確實如她所想的那般。即便離開了川蜀,二哥仍會掛念著她。隔三差五地送來的一些吃食靈物、小玩意兒,還有聖母宮的萬里桃林,都是二哥對她的關心和掛念。
等到二哥上了天,雖然變得繁忙,但有時候因公務下界,反倒可以正大光明地來華山看她。
所以放到現在,讓楊嬋再回憶當初救下劉璽後選擇嫁給他,到底是出於什麼想法,她也已經說不出來了。
花言巧語固然甜蜜,但她又不是非他不可。
她還記得自己年幼時許諾過的會一輩子陪著二哥,不嫁人,但她最終卻還是在劉璽說要與她「一生一世一雙人」的時候點頭應允了他的求娶。
或許,只是因為在很早很早以前的某一天,她在心中突然升起了一種想法,意識到其實二哥並不需要她陪著他一輩子吧。所以才會在機會到來時,在某一個剎那,驟然覺得自己也可以有一個只屬於自己的小家,需要她的存在的家。
只是,無論當初她是一念之差還是鬼迷心竅,她都已經做出了決定。母親的到來也讓她明白了,她曾經的那些恐慌茫然都因何而起。
原來,她真的不是他的妹妹。
或許自己曾經的那些敏感,那些慌懼,都是因為即便已經忘卻了尚還在襁褓時發生的一切,潛意識裡卻還記得,這個和二哥共同組成的家,是自己強求來的。
那麼現在的自己,又還有什麼顏面再像懵懂時那樣,硬拉著二哥不放呢?
她、母親,還有沉香,也會組成一個全新的家的吧……
第133章
「也是。」
敖琬聽了楊嬋的解釋,點點頭。劉沉香用寶蓮燈護身或是對付追殺他的天兵天將也就罷了,若是對著真君用上寶蓮燈,靠的還是從嬋娘口中得知的口訣,確實多少有些不妥。
楊嬋笑笑,看出了母親的想法,卻也沒有再多言。
她這麼說,固然是希望沉香在動用寶蓮燈時顧慮三分,莫要妄自對二哥下手。但實際上對二哥來說,寶蓮燈又算得了什麼呢?
當初女媧娘娘贈她寶蓮燈,她也曾滿心以為有了寶蓮燈在手自己便能幫上二哥的忙。畢竟二哥天縱之才,論修為,自己確實是拍馬也及不上。那麼,從法寶上找補一二,應當也算是一個辦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