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35章 懲罰

  即使雲桃再磨磨蹭蹭, 一段路的長度終歸是有限的,等她慢悠悠,提著羅裙走到玉闕宮外,在殿外候著的仙侍正在著急的張望她, 看到她珊珊來遲的身影, 連忙急匆匆地迎上來:「仙子, 你可終於來了, 陛下在殿內等您呢, 快進去吧。」

  雲桃不知昊天突然傳召她來玉闕宮到底有什麼事情, 總感覺心裡邊沒底, 所以笑盈盈的想要從仙侍口中套出點話來,這樣最起碼心裡有點底, 萬一她真的什麼時候不知不覺的做了錯事,昊天要懲罰她, 那也不至於打她個措手不及,最起碼留出點時間讓她想想怎麼辯解。

  雲桃開口, 聲音溫柔如水, 讓人不自覺的就卸下所有防備:「仙侍可知陛下突然傳召我到玉闕宮所為何事?」

  仙侍一邊給雲桃引路,引她進去, 一邊回答雲桃的問題:「這個……奴才也不清楚, 不過應當是與月老有關, 月老上君現在也在大殿內呢, 陛下發了好大的脾氣,只不過到底和仙子有何關係,我卻是不知的。」

  雲桃心中思忖, 和月老有關係?

  她能和月老扯上什麼關係?只不過是前些日子擅自闖入他的月老殿, 胡亂綁了一堆紅線, 可也被他一把火燒了啊,自己還下凡陪他收集了紅線,該道歉的她也道歉了,彌補的事情她也做了,而且昊天也說過不再追究了,怎麼又突然傳召她過來,難不成這就是傳說中的秋後算帳。

  雲桃心中忐忑,但面上還是端的溫柔如水,善解人意,勾唇盈盈笑了一下:「多謝仙侍了,有勞你出來引我,那我便先進去了。」

  仙侍早就知道書雲殿的桃夭仙子模樣明艷動人,可如今近距離看了才知道明艷動人四個字難以描述出她的靈動漂亮,他情不自禁的紅了臉,將頭埋得低低的,聲音有些羞澀:「仙子不必客氣。」

  雲桃已經沒有心思去注意一個仙侍害不害羞了,她心中十分忐忑,甚至開始猜測是不是月老因為她在凡間的時候戲弄他喚他九郎,還故意放了天燈飛到九重天上,惹惱了他,所以他拿這件事來向昊天打她的小報告,這才導致昊天發了那麼大的脾氣,傳召她過來,要找她秋後算帳。

  雖然心裡忐忑,但還是得進去面對,雲桃一邊走一邊寬慰自己,昊天應該不會拿她怎麼樣,畢竟他還答應了佛祖過些時日要送她回西天靈山呢,如果對她懲罰過重,他怎麼向佛祖交代。

  雲桃步履輕盈,提著羅裙,進到大殿內,大殿內金碧輝煌,但云桃極為厭惡殿內這古老冰冷厚重的氣息,她輕輕蹙起眉,沒有察覺到的是自從她一進入到這大殿中,古老厚重冰冷的氣息中就摻雜上了氤氳的桃花香氣,讓人恍若置身四月的十里桃林中,分外舒心。

  雲桃有些忐忑,悄悄摸摸抬眼看了一眼坐在玉帝寶座上的昊天,昊天一張清俊的臉緊繃著,薄唇緊緊抿著,看起來心情確實不太好,不難想像出仙侍說的在她來之前玉帝陛下發了好大脾氣的模樣。

  她心裡七上八下,甚至已經開始絞盡腦汁思索起來,待會兒應該怎麼撒嬌賣痴,求昊天饒恕,不要對她懲罰過重,但未成想昊天看見她之後渾身緊繃的氣息一下子柔和起來,甚至還微微勾唇,露出讚賞的笑容。

  他這一下把雲桃弄得暈頭轉向的,這到底是什麼情況啊?前一秒臉色還陰沉的能滴出水來,下一秒就衝著她笑了。

  那她到底是犯錯了還是沒犯錯呀?是要懲罰她還是要誇她啊?

  雲桃覺得她從財神府邸出來,到玉闕宮進入到殿內這一段路上的胡思亂想都是白費功夫,她也懶得再猜來猜去了,索性又開始發揮自己的美德,擺爛。

  她福身問安之後,便立在大殿的一側,低眉斂目,不著痕跡的四周環顧了一圈,發現月老跪在大殿中央,跪在青白的玉石上,即使是跪著,他也依然脊背挺直,儀態端端正正的,絲毫不卑微,仙姿玉骨。

  他本就長得模樣冷淡,現在看著更是倨傲,頗有風骨。

  雲桃視線再往右一掃,看清那人臉的時候,微微有一些驚訝,是那日她和月老下凡收集紅線時,在月老廟裡面遇到的那個故弄玄虛,裝神弄鬼的老道士,只不過此時換上了九重天上的仙袍,顯得越發的清風道骨。

  雲頭一臉懵逼,這是什麼情況?這老道士不是個凡人嗎?那天在月老廟裡面廟冒犯了月老,甚至還被月老施了個仙法,懲罰他不能開口說話,還是自己看他怪可憐的,給了他一個紅彤彤的果子,這才救了他。

  他怎麼莫名其妙的出現在了九重天上。

  雲桃腦海裡面電光石火的閃過一個念頭,模模糊糊的有了一個猜測,但還差一根線把整件事情連起來,還沒等她想明白,玉帝就已經開口了,沉聲質問跪在地上的月老,渾身滿是上位者的威嚴,不怒自威,聲音里含著滿滿的威壓,讓人聽了便不自覺的膝蓋發軟,想要給他跪下:「月老,這樁樁件件的錯事你可認?」

  只不過昊天這聲音里的威壓對雲桃不起作用,因為她是吸了昊天心頭血化形而成的,她體內的修為和昊天系出同源,所以他的法力對她不起作用。

  月老跪在地上脊背挺直,他是個極為看重規矩,看重尊卑的人,即使現在跪在地上儀態也依舊端端正正的,先是向昊天行了個君臣之禮,後才開口回答:「陛下,臣不認,臣所綁定的每一樁姻緣都是經過天道推算而成,鐫刻在九幽池旁三生石上的,絕不會有誤。」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