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最近太缺覺了,存稿箱賣個萌,愛你們!Zzzz的作者留

  感謝投出手榴彈的小天使:。。。 1個;

  感謝投出地雷的小天使:颯拉特 1個;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麗麗 10瓶;苗玲、颯拉特 1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第24章 X8

  一個人在不觸犯法律的情況下,到底如何運用極少的本金在最短的時間內積累大量的財富呢?

  當蘇冉在思考這個問題的時候,不禁想起了在現代朋友間的一句戲言:

  何以解憂?唯有暴富。——何以暴富?

  唯有炒股。

  這句話即使放在1867年,也是有幾分道理的。

  歐洲的證券市場,在當今已經非常發達。

  世界上第一家證券交易所在1653年就已在荷蘭阿姆斯特丹成立。進入第一次工業革命之後,一躍成為世界第一強國的大英帝國,則當之無愧地變成了世界的金融中心。前身是柴斯小街上一座咖啡屋的倫敦證券交易所,在1802年獲得政府的批准,變成了世界上最大的證券交易所。

  談起證券交易,最廣為人知的便是沃倫·巴菲特價值投資派的「低買高賣」策略。這樣的策略對於風險有著極強的控制,收益穩健,但同時「缺點」也很明顯,這種策略的投資周期非常長,往往在五年、十年,甚至更久。

  蘇冉沒有這樣的時間,所以她自然地把目光轉向了風險更高,槓桿更大的股票期權。然而當她開始研究現在的期權市場時,卻發現這個在後世十分熱門的金融衍生品在現在根本不是主流,規範有效的市場機制也幾乎不存在。

  這倒並不是現在的投資者對期權沒有興趣,實在是因為17世紀那場災難性的鬱金香熱讓期權變得臭名昭著:一顆名貴的鬱金香球莖在短短几年時間內被炒到了堪比一棟豪宅的價格,光是泡沫破碎前一年的價格就漲了5900%。1637年崩盤後,它引發的金融災難比後世1929年美國華爾街股災還要迅速徹底。英國為此更是在隨後的一百年裡徹底禁止了期權的交易,直到19世紀中期才剛剛解禁。

  研究完現在的情況,蘇冉不由自主地產生了一個非常大膽的想法——

  「您想要建立一個……期權交易所?」莫里亞蒂放下手中厚厚的文件,抬起頭,透過鏡片對上那雙正耐心專注望著他的眼睛,身體的肌肉還因為過度的興奮而微微緊繃著。

  蘇冉聽到莫里亞蒂的話驚訝了一瞬,她本以為要先和對方解釋一下期權交易的概念,卻沒想到對方只通過她在文件里非常簡短的解釋和幾個不完整的公式,就已經透徹地看穿了她的意圖。

  「是的。」和聰明人講話就是省事,蘇冉臉上的笑容不禁真誠了許多,「現在市場參與者過少,我想先從倒賣期權做起。但在交易過程中如何提出公平的價格,吸引更多的參與者,卻是我的難題。」

  期權本質上就是一種在未來某個特定時間,以特定價格,買賣一定數量特定商品的權利。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在一月時你買了G公司每股價值100元的股票,但你總是擔心股票會下跌。

  這時小王發現了你的需求,給你寫了一張保證書,保證三個月後就算股票跌到1元,他也願意以80元的價格購買你現在手上的股票。

  白紙黑字,簽字畫押,但每張保證書收取10元費用。

  你思考一番,覺得這是一筆十分划算的買賣,於是買了小王的保證書,小王喜提10元。

  三個月之後,股票如你擔心的那樣狂跌,跳水到了10元。根據你們的合約,小王不得不含淚用80元買了你手中的股票,機智如你沒有虧掉90元,只承擔了30元的損失。

  再設想另一種完全相反的情況。

  股票在三個月後漲到了500元,小王這時來找你行權,想要用80元購買你手中的股票,但此時的你微微一笑,裝作聽不懂的樣子,深藏功與名。

  因為當時的保證書里只寫了你有以80元價格把股票賣給小王的權利,但協議里並沒有規定你有一定要把股票以這個價格賣給他的義務。

  換句話說只要你不想賣,小王毫無辦法。

  所以通過這10元的服務費,你買來的是純粹的權利,沒有任何義務,唯一的義務就是在買保證書時支付給小王的那10塊錢。

  然而在第二種情況下,小王完全沒有收益嗎?不,他「白白」賺了10元保證書的錢。

  蘇冉在這個時代想要做的,就是成為給其他人寫「保證書」的小王。這本質上,其實和開保險公司有異曲同工之妙。有了這樣的工具,她可以利用自己對於未來的了解,用槓桿手段迅速地積累財富。在從小王做成大王之後,她就能用這樣的規模,創造出第一個合理規範的期權交易平台。

  然後她就可以躺著賺錢了。

  在二十一世紀,因為市場的完備和對市場理論研究的完善,期權的定價有著完整的模型,任何人想要買賣期權都非常容易。

  但在現在對於蘇冉而言,一切基本等於從零開始,如何合理公平地對「保證書」定價,吸引更多的參與者進入這個市場,決定了她整個計劃的成敗。

  她腦中有著那個著名的布萊克—舒爾茲(Black—Scholes)期權定價模型……的部分假設和內容。

  她不是專業的期權交易員,只是穿越之前因為工作剛好接觸到了這方面內容而已。靠她自己,她是絕對搞不出來這個在1997拿了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偏微分方程和公式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