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頁
邵禹目送白翎堅定灑脫的背影消失在通道盡頭,他暫時收起多餘的思慮,與有榮焉。
歷經三十多個小時的轉機飛行,落地開機的一刻,邵禹電話里湧入持續不斷的來電提示和信息。
其中,來自南弋助理的未接來電有十二個。
邵禹心裡咯噔一下,六神惶遽。
作者有話說:
我要是給寫BE了,會挨揍嗎?吼吼
第90章 遺言
「哐哐哐,」南弋從裡邊用拳頭砸著鐵門,「water,water,water……」他堅持喊了好幾分鐘,嘶啞的嗓音早已沒了憤怒或是期待,口中呼喊的也從長長的一段話,到幾個單詞,到最後只剩下這一個。每隔幾個小時敲門表達幾乎不再會被滿足的需求,更像是一種做給自己看的儀式。
他不認命,不想死。
他們已經在這裡被關了十多天,具體的日子從換到這座幽暗封閉的牢籠里開始,就計數得沒那麼準確了。所有的通訊、計時、醫療工具,甚至是身上的一包紙巾都被搜刮沒收,看不到太陽東升西落,不定時開啟的大門透進來的光線刺激著久處黑暗中的眼仁兒,往往還分辨不出門外的世界今夕何夕,大門就會再次關閉,
饑渴、恐懼、絕望裹挾著愈加脆弱的神經,苦不堪言,度秒如年,若是自己再不給自己提口氣,怕是難以為繼。
最開始的幾天,他們也是受到過禮遇的,但如今的處境,亦在南弋預料之中。
有些事,冥冥中大概自有天意。
當病人家屬輾轉聯繫上基地負責人,希望他主刀手術的時候,還沒到南弋這一關,負責人率先予以拒絕。雖然作為公益醫療組織,救死扶傷於危難之中是行動宗旨,但一切也要遵章辦事。用大家的話說,心太軟的人其實做不了這一行,當你目之所及的土地上到處是破敗的建築和被疾病傷痛摧折的人群,靠一腔熱血,是徒勞無益的。
每個醫療隊有自己既定的援助項目和周期,像南弋這種稀缺的外科主刀醫生雖然經常是哪裡需要哪裡搬,但那也是在組織協調範圍之內,綜合考慮排期、環境、病情、人員設備配套、其他因素等一些列外在條件,綜合取捨。而這個病人,被拒絕的原因便是在其他因素之中。
但家屬鍥而不捨,通過另外的渠道聯繫到總部,病人的資料迂迴曲折還是遞到了南弋手裡。
總部給了點壓力,基地負責人替他扛了一回,但這種情況之下,醫生有一票否決的決定權。政治元素是最為令人頭疼的變量,尤其是在形勢最複雜的關頭,病人家屬已經沒有安保能力,弄不好,不僅是醫生本人,還要連累團隊。但斟酌再三,南弋最後還是答應了。僅僅因為小姑娘的病例上清晰地記錄著,九年前,她出生三個月之後,第一次經歷的搶救手術,是南弋的父親親手做的。所以,這一回,南弋做不到袖手旁觀。大約,這也是家屬執意聯繫他的緣由吧。
等待手術的小姑娘叫妮雅,家鄉在東亞一個動盪的國家。她短短不到十年的人生,經歷了異常的跌宕起伏。三歲之前,她出生在本國,父親身居高位,母親名門閨秀,她是最小的女兒,備受寵愛。即便疾病纏身,但治療及時,被照顧得妥帖,順利成長,無憂無慮。一場動亂打破了往日的格局,國家四分五裂,她的生活從此天翻地覆。之後,她隨父母政治避難,流亡於世界各地,留在本國的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先後遇難。
就在三個多月之前,又一場政變重洗了國內格局,女孩父親作為具有象徵意義的人物再次被多方聚焦。內外博弈,波詭雲譎,局勢每一刻都在變化,福禍難料。
終於在手術方案確定前兩天,所在國臨時政府頂不住壓力,以利益交換的形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他出賣給了國內的敵對勢力。
所以,武裝部隊從天而降的時候,隱蔽的簡陋的手術間裡,手術正在進行。
當然,所謂的敵對也不一定便是你死我亡。在平民百姓的世界裡,尚且沒有永遠的敵人,何況是政客。
進一步或許撕破臉,退三尺亦可能相得益彰。
因而,最初,對方是於強勢中給予了一定禮遇的。手術沒有被打斷,但完成的並不順利,病灶位置隱蔽,比預計中複雜。術後,在女孩父親的爭取下,帶隊軍官與國內當權者商議,承諾配備醫療團隊,即刻啟程前往第三方國家秘密談判。
這個階段,南弋是有機會退出的。他考慮了幾分鐘,送走了自己的助手和護士,獨自留下。女孩很可能在幾天之內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風險極大。而就算是業內頂尖的專家,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接手,他是唯一最適合的人選,沒有半途而廢這個選項。
他心底非常清楚,從這一刻起,他的性命就與這個顛沛流離的家庭綁在了一起,也許柳暗花明,為職業生涯又添濃重的一筆,或者,悄無聲息,埋葬於不為人知的某個角落。這些,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他只是一個醫生,所做出的是基於職業和人性的選擇。
女孩從角落裡挪動了幾米,坐到南弋身旁。她的第二次手術效果良好,並且在雙方拉鋸談判階段得到了充足的資源,身體恢復得很快。
可旦夕禍福,幸與不幸,如何界定。
在那之後,形勢急轉直下,先是每天早上離開的父母,晚上不一定會返回。後來,身邊剩下的一個秘書和照顧她長大的阿姨被帶走,再也沒有回來。幾天之後,他們被關進這樣一個封閉的監獄,兩個房間一個客廳,角落裡有一個小衛生間。有窗戶的那個房間被鎖上了,另外一個裡邊放著一個狹窄的小鐵床。南弋讓女孩睡在房間的床上,但也僅有這點照顧而已,沒有被褥枕頭,連基本的食物和飲用水也沒有穩定保障。
歷經三十多個小時的轉機飛行,落地開機的一刻,邵禹電話里湧入持續不斷的來電提示和信息。
其中,來自南弋助理的未接來電有十二個。
邵禹心裡咯噔一下,六神惶遽。
作者有話說:
我要是給寫BE了,會挨揍嗎?吼吼
第90章 遺言
「哐哐哐,」南弋從裡邊用拳頭砸著鐵門,「water,water,water……」他堅持喊了好幾分鐘,嘶啞的嗓音早已沒了憤怒或是期待,口中呼喊的也從長長的一段話,到幾個單詞,到最後只剩下這一個。每隔幾個小時敲門表達幾乎不再會被滿足的需求,更像是一種做給自己看的儀式。
他不認命,不想死。
他們已經在這裡被關了十多天,具體的日子從換到這座幽暗封閉的牢籠里開始,就計數得沒那麼準確了。所有的通訊、計時、醫療工具,甚至是身上的一包紙巾都被搜刮沒收,看不到太陽東升西落,不定時開啟的大門透進來的光線刺激著久處黑暗中的眼仁兒,往往還分辨不出門外的世界今夕何夕,大門就會再次關閉,
饑渴、恐懼、絕望裹挾著愈加脆弱的神經,苦不堪言,度秒如年,若是自己再不給自己提口氣,怕是難以為繼。
最開始的幾天,他們也是受到過禮遇的,但如今的處境,亦在南弋預料之中。
有些事,冥冥中大概自有天意。
當病人家屬輾轉聯繫上基地負責人,希望他主刀手術的時候,還沒到南弋這一關,負責人率先予以拒絕。雖然作為公益醫療組織,救死扶傷於危難之中是行動宗旨,但一切也要遵章辦事。用大家的話說,心太軟的人其實做不了這一行,當你目之所及的土地上到處是破敗的建築和被疾病傷痛摧折的人群,靠一腔熱血,是徒勞無益的。
每個醫療隊有自己既定的援助項目和周期,像南弋這種稀缺的外科主刀醫生雖然經常是哪裡需要哪裡搬,但那也是在組織協調範圍之內,綜合考慮排期、環境、病情、人員設備配套、其他因素等一些列外在條件,綜合取捨。而這個病人,被拒絕的原因便是在其他因素之中。
但家屬鍥而不捨,通過另外的渠道聯繫到總部,病人的資料迂迴曲折還是遞到了南弋手裡。
總部給了點壓力,基地負責人替他扛了一回,但這種情況之下,醫生有一票否決的決定權。政治元素是最為令人頭疼的變量,尤其是在形勢最複雜的關頭,病人家屬已經沒有安保能力,弄不好,不僅是醫生本人,還要連累團隊。但斟酌再三,南弋最後還是答應了。僅僅因為小姑娘的病例上清晰地記錄著,九年前,她出生三個月之後,第一次經歷的搶救手術,是南弋的父親親手做的。所以,這一回,南弋做不到袖手旁觀。大約,這也是家屬執意聯繫他的緣由吧。
等待手術的小姑娘叫妮雅,家鄉在東亞一個動盪的國家。她短短不到十年的人生,經歷了異常的跌宕起伏。三歲之前,她出生在本國,父親身居高位,母親名門閨秀,她是最小的女兒,備受寵愛。即便疾病纏身,但治療及時,被照顧得妥帖,順利成長,無憂無慮。一場動亂打破了往日的格局,國家四分五裂,她的生活從此天翻地覆。之後,她隨父母政治避難,流亡於世界各地,留在本國的一個哥哥兩個姐姐先後遇難。
就在三個多月之前,又一場政變重洗了國內格局,女孩父親作為具有象徵意義的人物再次被多方聚焦。內外博弈,波詭雲譎,局勢每一刻都在變化,福禍難料。
終於在手術方案確定前兩天,所在國臨時政府頂不住壓力,以利益交換的形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他出賣給了國內的敵對勢力。
所以,武裝部隊從天而降的時候,隱蔽的簡陋的手術間裡,手術正在進行。
當然,所謂的敵對也不一定便是你死我亡。在平民百姓的世界裡,尚且沒有永遠的敵人,何況是政客。
進一步或許撕破臉,退三尺亦可能相得益彰。
因而,最初,對方是於強勢中給予了一定禮遇的。手術沒有被打斷,但完成的並不順利,病灶位置隱蔽,比預計中複雜。術後,在女孩父親的爭取下,帶隊軍官與國內當權者商議,承諾配備醫療團隊,即刻啟程前往第三方國家秘密談判。
這個階段,南弋是有機會退出的。他考慮了幾分鐘,送走了自己的助手和護士,獨自留下。女孩很可能在幾天之內需要進行第二次手術,風險極大。而就算是業內頂尖的專家,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接手,他是唯一最適合的人選,沒有半途而廢這個選項。
他心底非常清楚,從這一刻起,他的性命就與這個顛沛流離的家庭綁在了一起,也許柳暗花明,為職業生涯又添濃重的一筆,或者,悄無聲息,埋葬於不為人知的某個角落。這些,不是他能夠決定的。他只是一個醫生,所做出的是基於職業和人性的選擇。
女孩從角落裡挪動了幾米,坐到南弋身旁。她的第二次手術效果良好,並且在雙方拉鋸談判階段得到了充足的資源,身體恢復得很快。
可旦夕禍福,幸與不幸,如何界定。
在那之後,形勢急轉直下,先是每天早上離開的父母,晚上不一定會返回。後來,身邊剩下的一個秘書和照顧她長大的阿姨被帶走,再也沒有回來。幾天之後,他們被關進這樣一個封閉的監獄,兩個房間一個客廳,角落裡有一個小衛生間。有窗戶的那個房間被鎖上了,另外一個裡邊放著一個狹窄的小鐵床。南弋讓女孩睡在房間的床上,但也僅有這點照顧而已,沒有被褥枕頭,連基本的食物和飲用水也沒有穩定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