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明赫高興地揚起了下巴,附和道,「是啊,我們已長大,父皇卻未老,真好啊!」

  這時,出來街上尋人的韓氏家臣,急忙上前拜見明赫,又將韓信家中來親戚一事說了。

  言下之意,想將他請回去,明赫雖無甚心機,這點倒是聽得懂的,急忙勸韓信先回府。

  韓信暗暗冷笑一聲,親戚?當日他一家三口在淮陰度日維艱之時,那些母家富戶親戚杳無音信,何曾給過他們半分幫助?

  若無鍾離阿叔勸他們來秦國,若無陛下與九公子之恩遇,韓氏何來今日之風光?

  但他知曉,阿母刻意派人來尋自己,定是想讓他去唱黑臉的,總不能又讓那群打秋風的勢利眼占便宜。

  可惜,他的休沐日,原是想進宮陪陛下練劍的!

  明赫拒絕了韓信的邀請,看著對方大步離去的背影,搖頭笑了笑,慢慢朝咸陽宮走去。

  當然,為了避免再出現被人丟手絹的尷尬場面,他讓系統為自己兌了個口罩戴上。

  煤場工坊工人戴口罩,乃是大秦司空常見之事,並不扎眼。

  一個人走,感官便被放大了數倍。

  左邊散著陣陣肉油香,有人在吆喝「梅花肉餡包子嘞,咸陽城最好吃的梅花包子」;

  右邊傳來撲鼻的菜肉香味,有人在敲鼓「客官您來瞧一瞧,王北樓炒菜炙烤頂頂妙」;

  前頭不遠處,擴散著花草染料味的布鋪前,有人在擊掌「路過的客官莫錯過,本店今日有新貨」...

  明赫慢慢沿著渭水河上的拱橋走著,感受著這熙熙攘攘的人群煙火氣。

  這恍惚如同後世影視劇畫面的場景,如今,真的出現在的大秦了。

  這時,系統興奮道,「宿主,恐怕再過個幾年,《清明上河圖》里汴京城鱗次櫛比的熱鬧場面,就要提前出現在千年前的咸陽城了,真是想想就讓人激動啊...」

  明赫欣慰地著回應道,「是啊,我記得來到這時空那年,跟著父皇出宮看望華陽太后,那時,咸陽城是黃土飛揚的泥路,百姓們住著低矮的茅屋土牆...能看到大秦一天天變好,我很高興!」

  系統馬上不好意思地小聲道,「宿主,你忘了嗎?其實你剛來到這時空時,是掉在趙國邯鄲城的,都怪我...」

  明赫急忙打斷它的話頭,「統子,那件事已經過去十五年了,你千萬別再自責了,忘了它吧!你已經做得非常好了!再說了,雖然我一開始掉落的地點不對,但憑藉我十世大善人的福氣,再靠著你一直孜孜不倦的努力,後來,這一切都走上正軌了呀!」

  「你看,現在我順利成了秦始皇的孩子,大秦老百姓的日子越來越好,那些歷史中本不該稀里糊塗死去的人,也能活下來為大秦效力...而我的父皇,他這一世不會積勞成疾,也不會被忽悠著吃丹藥飲鴆解渴...秦國,再不會成為二世而亡的反面教材,後世代代君王,必會把『成為秦始皇這樣的明君』視為畢生最高追求...」

  系統越聽越激動,急忙附和道,「好,既然宿主已經原諒我了,我就再也不為此自責了!宿主,大秦如今有遼闊的疆土,有各行各業源源培養出頂尖的人才,還有忠心耿耿的萬千百姓,大秦未來可期!」

  明赫舉起拳頭比劃了一下,「我們的目標是,爭做史書第一盛世!」

  這時,有一陣叮里咣啷的鑼鼓聲響起,明赫急忙停下腳步,跟著眾人的目光抬眼望去。

  專用於傳遞情報的快馳道上,有數名身穿皂袍的秦吏,邊來回騎馬邊大聲喊著,「陛下新詔!陛下新詔!為解決萬民看病難、看病貴一事,將在大秦各郡縣設立公辦醫藥堂...具體細則,請諸位速速前往衙門廣場聽詔...」

  幾乎是剎那之間,在一陣響徹行雲的歡呼聲中,滿街的人群已烏泱泱朝著西面的咸陽衙門奔去。

  很快,街上只剩下看店看攤不能離開的商家,他們激動而興奮地大聲討論著「陛下真乃憐惜我等之天神降世也」,「陛下真如那東升之日,恩澤遍布大秦」...

  獨自站在道旁的明赫,抬手擦了擦眼角浸出的感動淚花,突然邁開大步奮力朝咸陽宮奔跑而去。

  他有世間最聖明、最寬容、最仁慈的父皇,他好想快些見到父皇,再快些!

  他想要大聲告訴父皇:他是世間最好的父親,也是百姓們最好的君王!

  ...

  史書記載,大秦皇帝嬴政開創的「始皇盛世」,海清河晏,國強民富,被後世無數君主視為仁君典範,成為千百年來世人最嚮往的「夢中情朝」。

  更有詩仙揮毫贊曰: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開倉濟萬民,人心盡西來!(4)

  第133章

  秦始皇三十六年, 歲末,咸陽大雪停。

  濃如墨團的暗夜逐漸稀疏,一馬平川的關中大地仿若披上一層灰濛輕紗, 遠方的秦嶺山脊線已悄然露出模糊輪廓。

  天色將明。

  治粟內史府中,獨眠於花梨木大床上的呂雉,正閉著雙眼胡亂搖頭朝空中抓著什麼, 她往日寧靜的面龐漸漸痛苦扭曲, 散亂於枕間的烏髮已冷汗涔涔...

  「不,爾等休敢...!」,隨著一聲悽厲的大喊, 她終於猛地坐直身來,抓著手中翔鶴紋刺繡錦被的雙手止不住微微顫抖, 驚疑不定地借著窗外透來的些許晨光,打量著室內陳設。

  「大人!」, 主屋外隔間守夜的丫鬟匆匆舉著燭台跑來, 焦急上前問道, 「大人可是身體不適?要不, 奴這便去請醫士前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