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蕭何見魚兒已上鉤,不由憂愁長嘆一聲,壓低嗓音道,「大王試想,烏孫大軍若要北上,本該經由月氏而行,但大軍既已行至匈奴境內,大王卻今日方知曉此事,可見,烏孫王對大王早有防備...」

  月氏王咬牙道,「正是如此,烏孫大軍此遭定是從我月氏眼皮底下,偷繞祁連山而與匈奴合兵的!」

  蕭何繼續道,「是也!可見烏孫與匈奴羌戎各國諸王,早已撇開月氏暗中勾結,此番,若大王貿然派兵加入聯軍前去攻秦,在下擔心...縱便事成,烏孫匈奴諸國亦會趁機合兵,倒戈攻打月氏大軍!屆時,月氏非但分不到半分好處,還有全軍覆沒之憂啊...」

  呼伏瞪大眼怒斥道,「憑烏孫與匈奴這等區區小國,也敢合兵截殺我月氏大軍?蕭不疑,休得在我王面前一派胡...」

  「閉嘴!」,月氏王不耐煩地看向呼伏,怒道,「烏孫敢瞞住我月氏與匈奴合兵攻秦,又有何不敢趁我月氏大軍撤退之時發起伏擊的?豎子野心都快撲到本王臉上了,你竟還看不見?」

  呼伏不甘地瞥了蕭何一眼,試圖解釋道,「我王啊,可烏孫縱便真敢與匈奴聯手,各國之兵力弦士,亦遠不如我月氏啊...」

  蕭何忽然一臉凝重開口道,「大翖侯可有想過?今日,烏孫既能神不知鬼不覺繞過月氏,與匈奴諸國合兵攻秦,來日,它未嘗不能神不知鬼不覺繞過月氏,與匈奴諸國聯手攻月氏...」

  呼伏冷笑連連,正要出口的反駁之詞,卻被對方下一句話堵得無影無蹤,

  「當然,僅憑烏孫匈奴羌戎列國之力,固然無法與月氏抗衡...可若它們與東胡聯手呢?」

  蕭何這話讓呼伏面色猝然一變,而原本就因烏孫繞行而疑心漸濃的月氏王,卻緩緩比劃了一個長刀刺敵的姿勢,眼淬寒冰道,

  「雄鷹之旁,豈容禿鷲虎視眈眈?今日起,我月氏一日有烏孫在側為鄰,本王便一日不得安穩!」

  蕭何急忙附和道,「大王所言極是,月氏當前之大敵,並非遠在千里之秦國,而是近在眼前野心勃勃的烏孫!」

  呼伏雖然十分不情願贊同蕭何的看法,但國家大事當前,他也不得不開口附和道,「我王英明!烏孫,乃豺狼之徒,臣贊同我王滅之!」

  月氏王這才露出讚賞的笑意,上前重重拍了拍他厚實的肩膀,笑道,「本王聽聞中原有句諺語,叫螳螂捕蟲,黃鳥在後,如今烏孫為螳螂,我月氏便是黃鳥!」

  蕭何微笑著附和,「大王聖明!既然如今烏孫主力出動,後方空虛,大王若能趁機攻下...」

  月氏王愉快放開呼伏的肩膀,轉身一巴掌豪放地拍在蕭何肩頭,大笑著連聲贊道,「不疑思慮周全,真乃本王之左膀右臂也!」

  接著,他便喚來心腹,命五萬月氏大軍即日整隊攻打烏孫。

  為防烏孫獲悉此事後、率軍折道從背後偷襲,他又派出國中十萬控弦弩手,埋伏在與匈奴交界之邊境,下令將越境之人統統絞殺。

  蕭何笑吟吟忍下肩頭傳來的一陣痛感,心中暗暗冷笑不已:狂妄螳螂,無知黃雀,竟將我大秦視為蟲豸?何其淺薄!

  當日回到帳篷後,他又與鍾離昧韓豐二人商議著,要將「月氏要偷襲烏孫」的消息,悄悄送給帶軍東征的烏孫王。

  據他的推算,烏孫王獲悉後,必會急急返身救王城,而此番聯軍既是他一手促成的,若他半途而退,匈奴羌戎等人豈能不生疑?想來定也會跟著撤軍。

  如此一來,大秦面臨的偷襲危機自可迎刃而解,順道還能借月氏之手,除去狼子野心的烏孫!

  負責保管銀錢的他,轉身從木匣中取出一塊比拇指大些的黃金,遞到負責托辦此事的鐘離昧手中。

  鍾離昧所託之人,自是他們這一年來在月氏經營收買的眼線,月氏王可不是善待百姓之人,他們幫蒙面神秘人跑個腿遞個話,就能得到不菲銀錢,何樂而不為?

  果然,帶著聯軍想前往秦國搶劫一番的烏孫王,在聽聞後院起火的消息後,立刻命烏孫大軍調頭馳援王城,並以三寸不爛之舌,成功說服匈奴羌戎將領率軍為烏孫助威。

  這場剛出發準備偷襲大秦的陰謀,便因月氏突如其來的翻臉頃刻間灰飛煙滅了。

  讓烏孫王后悔莫及的是,自己先前此番心思、繞過月氏而行的大膽試探,竟引來一場了亡國危機。

  ...

  秦始皇二十二年四月,渾然不知邊關剛避過一場偷襲戰事的大秦朝廷,卻猝不及防迎來了一場疾風驟雨。

  此事,還要從今日早朝之上,左丞相王綰的一封上奏說起。

  他認為,秦國如今既然已一統天下,君王乃是中原共主,朝廷便該按商周舊例,儘早為六國貴族賜予新的爵位稱號,不可再任由他們頂著六國爵位弄權於郡縣。

  此言一出,許多大臣便紛紛跟著附議此事,皆認為大秦一統已近兩年,如今文字語言車軌貨幣諸事皆已統一,舊朝所封之爵位亦該早些廢除,再按大秦之爵重封,如此方能以新朝之威震懾六國宗室貴族。

  自然,這是一場早有預謀的「逼君」之舉。

  以王綰之心機城府,早就猜出陛下如今遲遲不循例改封六國貴族,恐怕已有廢分封之意。

  但他準備了滿腔應對之計等了又等,君王卻安若泰山,並不開口討論此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