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果然,蕭何立刻抓住機遇答應了下來。

  身為臣子,本不該跟當朝右丞相過往甚密,以免引起皇帝陛下之疑心——但是,二人皆與韓非有故交,如今又不在咸陽任職,倒也稱不上犯甚忌諱。

  這時,主殿中滴溜溜東張西望半天的明赫,終於收回了目光,八卦地問系統,

  「統子,我發現陳平和蕭何一直在講悄悄話喲...好奇怪,就算他們在史書里同為漢朝大臣,也是八竿子打不著的疏遠關係,怎麼突然就關係這麼好了?」

  系統嘿嘿一笑,「宿主,因為我們到來了呀,這個大秦早就不是史書上的大秦了!蕭何和陳平關係好,總比蕭何和劉季關係好令人放心啊...」

  明赫一想,這倒也是,如果沛縣那幫人再按歷史的軌跡,緊密團結在劉季身邊,他和父皇都要不放心了。

  他們彼此漸行漸遠,才是三方皆大歡喜之事。

  待蒙毅宣讀完封爵名冊後,威儀赫赫的始皇帝嬴政,再次舉尊為眾人賀。

  接著,謁者依禮頒布大秦典章,高聲念道,「大秦始皇帝制曰:朕既並天下而帝,諸般禮儀規制自當更新,以成秦國之典則...」

  「大秦五行以水德為始,以黑為尊,國紀以六為數,符、法冠皆六寸,而輿六尺...」(2)

  「事皆決於法,庶民以吏為師...以楷書為文,以咸陽官話為言,車輿以六尺為步...」

  「朕聞太古有號毋諡,中古有號,死而以行為諡。如此,則子議父,臣議君也,甚無謂,朕弗取焉。自今已來,除諡法,追尊莊襄王為太上皇...」(3)

  原本,待謁者念完制書,這場慶功宴就該結束了。

  偏偏,有名自視甚高的齊儒起身下桌,上前拜了拜,提出異議道,

  「陛下,諡者,乃行之跡也,大秦太上皇若無諡號,宗廟祭祀何能安哉?大秦社稷何能安哉?」(4)

  旁的齊儒亦紛紛附和,懇請皇帝三思而行。

  嬴政幽邃的眸光掃視了一圈他們,淡淡道,「此言,朕無法苟同。夏無諡號而國祚四百七十年,商無諡號而國祚五百五十年,周公雖制諡,周八百年國祚竟動亂五百年,堪稱最為混亂,可見以子議父,以臣議君,乃違背天意之道,朕弗取。」

  他這麼一說,原本還有些猶疑的大臣們紛紛點頭附和,是啊,周朝雖稱有八百年國祚,實則周天子之威儀不過短短三百年,尚不及夏商之君。

  李斯立刻起身道,「王上所言極是,周公雖稱,君死曰諡可避禍鬼神,可保社稷安康,但縱觀周之一朝,周天子足足窩囊五百年而奈諸侯半分不得,可見先王曰諡乃不利社稷之事!」

  齊儒們面面相覷,一時竟也找不到言語來辯駁,因為諡號一事確從周朝而起,而新朝君王即位大改前朝之政,亦是自古以來之慣例。

  雖然他們不滿皇帝這般大肆廢除周禮之行徑,卻又無可奈何。

  另一名中年齊儒見狀,忽而心念一轉,急忙道,「陛下只追尊先王為太上皇,而不追尊先王后為太上皇后,有失人子之倫,有大逆不敬生母之嫌,還請陛下加之!」

  這話一出,殿中竊竊之聲登時安靜下來,趙太后前前後後折騰出那一攤破事,列國王族顯貴誰人不知?齊儒竟敢在慶功宴上這般大放厥詞,簡直是不知所謂!

  一時之間,殿中文武大臣面色變得很不好看,盯著那群齊儒的目光更是極為不善。

  王翦一把按住即將暴走的桓猗,壓低嗓音道,「桓將軍,王上自有分寸,勿要添亂!」

  韓非冷哼一聲,怪不得,我師荀卿當年要接受春申君之邀請,以前往蘭陵授學之舉與齊儒斷絕關係,如此無尊卑禮儀之人,半分不似儒者,倒似鄉野村夫!

  李斯冷冷瞥了對方一眼,難怪我師荀子要叛出師門自成一家,爾等腐儒如此可恨,想來,想來我師「人性本惡」之道,便是從爾等身上悟出來的...

  扶蘇瞬間眼神冰冷地握緊了拳頭,明赫則氣得滿臉通紅,在腦海中瘋狂大喊道,「統子,快!快去買道具給我父皇挽回顏面,順便再揍趴這不要臉的東西!」

  他喋喋不休地跟系統吐槽著,連他這個古代條條框框禮儀約束的現代人都知道,社交禮儀第一步,不能當眾揭人傷疤,這兩千多年前號稱遵循禮儀的酸儒,竟不懂這點道理?

  不,對方懂的,他不過是想故意在今日這場合,給父皇難堪!

  父皇聽了大臣們的建議,自從齊儒入秦便一直善待他們,更允無官無爵的他們破格參加今日這宴會,哪知,對方竟是給臉不要臉的白眼狼,切!

  說起來,明赫確實沒錯怪這幫入秦的儒者,趨炎附勢的他們在齊國時,便屢屢以自身學識助權貴壓榨庶民商販。齊儒,早淪為竭力維護齊國貴族利益的工具,而忘了孔孟力行的仁義禮智之道。

  而當世齊儒之中,真正秉持孔孟與荀子濟世之道的浮丘伯等大儒,卻因亡國之痛不肯入秦,早在接到齊王投降訊息時便遁入山林隱居了。

  嬴政聽了齊儒之言,眼眸有幽光一閃而逝,不過短短一瞬之間,面色恢復平靜的他,依然是那個自信而寬容的人間帝王。

  他負手淡笑道,「我大秦並無先王后,又何來太上皇后?」

  這齊儒立刻興奮地上前一步道,「陛下何出此言?趙太后雖與宦官穢亂宮闈,還鬧出弒君奪位一事,可她終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