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笑眯眯看著努力站得格外端正的劉季,暗道,命運之陰差陽錯,正所謂一物降一物是也!

  天子金車打道回到咸陽宮後,烏泱泱的秦臣們按官爵高低,依次跟隨謁者的引領靜候於大殿外,在端肅的天子雅樂聲中,直到「皇帝入殿,百官奉賀」的高昂臚傳聲響起,文臣才在以韓非王綰為首,武將以王翦李牧為首的帶領下,排隊前往殿中為君王賀。

  絡繹不絕進殿的大臣們紛紛跪拜於地,在高呼「陛下萬年,大秦萬年」後,便得到天子親賜之法酒,以示勉勵之意。

  待登基大典整個流程走完,殿外天色已按,漏刻已過酉時,很快便到了慶功賜宴環節。

  而天子則在賜宴前,下了大秦皇帝第一道詔書——

  大秦始皇帝詔曰:朕大赦天下,自始皇帝元年四月二十八日前,除大逆謀反、謀故殺人、強盜蠱毒魘魅及十惡大罪不赦者,咸赦除之。(3)

  明赫最喜歡這道詔令,他高興地悄悄跟系統嘀咕道,「父皇好棒!這下除了十惡不赦的大奸大惡之徒,那些因為偷桑葉或者跟家人吵架這些芝麻小事被抓的庶民,終於不用再苦哈哈做刑徒隸臣了,我父皇甚至還在跟韓非商議著,以後朝廷會以僱傭的形式請庶民修路幹活,幹活的庶民不但有自由,還有可觀的工錢領...」

  系統也興奮地感嘆道,「果然錢才是英雄膽啊,現在商業做得風生水起的富秦國,再也不需要像商鞅時期那個窮秦國一樣,靠亂立名頭定罪壓榨庶民為朝廷幹活了,這就是宿主和我存在的意義啊!不過,秦始皇的觀念果然遠超時代啊,他身為公元前的古人,竟然這麼快就認同了韓非的與民分利觀點,真是厲害!」

  刷遍題海的系統可是一清二楚,並不是每個君王看著國家日漸富庶起來了,都願意與民分利的,窮奢極欲的楊廣就是個活生生的例子——他同事經常跟他吐槽,另一個時空的穿越者,在為隋朝帶去更多後世先進的生產經驗和資料後,原本以為那時期苦哈哈的百姓們日子能過得好起來,哪知道楊廣為了進一步滿足個人遊玩的私慾,又開始大規模抓捕『罪犯』修建行宮,足足有八萬間宮殿的行宮!據說,那名穿越者忍無可忍之下,已經在謀劃造反取而代之了...

  他嘀咕道,「就算在別的有各朝仁君的時空,能像秦始皇這樣主動而快速地跟隨生產力的發展,及時調整待民方針的君王,也確實很罕見啊,他甚至根本不需要大臣勸諫就主動意識到民心的寶貴,宿主,你父皇真的非常厲害!」

  明赫得意地揚起小腦袋,「統子你這話確實說得很對!幾千年來,世間王朝君王何其多?可像我父皇這樣的君王,縱有千秋萬載,橫有四海八荒,也只出了他一人啊!」

  第121章

  六英宮中, 數百樂匠分工演奏著鼓瑟笙竽之樂,配合莊重的編鐘,一曲天子專屬的《大雅》響徹殿堂, 白髮蒼蒼的大巫師則帶著六十六名弟子,踏著樂聲洪亮吟唱著對新帝的祈福,

  「假樂君子, 顯顯令德...穆穆皇皇, 宜君宜王...威儀抑抑,德音秩秩...受福無疆,四方之綱...百辟卿士, 媚於天子。不解於位,民之攸塈...」(1)

  樂終, 歌停,禮畢, 隨著謁者高喊的一聲「趨拜!」, 宏大的慶功宴正式開始, 群臣依次入座。

  今日由於參宴之人太多, 六英宮兩側直通的偏殿, 亦殿門大開擺上了食案高椅,專供地方趕來慶賀的四品官員所用, 離帝王自然遠了些。

  但如此涇渭分明的階層劃分,並不會讓四品大臣們感到自慚形穢, 相反, 他們心中溢滿了新的激昂鬥志, 能得朝廷詔令赴都城參加帝王登基大典之人, 哪個不是離三品大員只有一步之遙?

  他們皆懷著興奮而美好的希望:天道酬勤,行則將至, 只要繼續勤奮為朝廷與皇帝陛下效力,吾等總有一日能步入主殿三品之列!

  當酒過數巡,忙碌一整日的君臣們,終於吃下熱乎的飯菜填飽肚後,蒙毅捧著大秦始皇帝親手擬定的封賞書,來到殿中大聲宣讀起來,

  「大秦始皇帝詔書:大秦平定天下,有賴將士臣民之功,今錄其功績者首封——

  上將軍王翦,拜太師,爵封二十級徹侯『武成侯』,食邑十五縣;

  將軍蒙武,爵封淮陽侯,食邑九千戶;

  將軍李信,爵封隴西侯,食邑九千戶...」

  先前滅韓魏趙之軍功已賞,這一趟封賞的軍功乃是滅齊楚燕三國之功,率軍參戰的劉季、章邯、曹參等人,自然也在封賞之列。

  蕭何看著興高采烈上前謝恩的昔日友人,忽然覺得玉尊中的美酒,滋味霎時便寡淡了幾分。

  劉季從五級大夫一躍而升至十級左庶長,曹參亦得了八級公乘之爵,連分到南郡當縣尉的屠夫樊噲,亦陰差陽錯因滅楚一戰殺敵立功,得了六級官大夫之爵。

  而他蕭何,如今只是四級不更,爵位乃是諸人中最低者。

  當日在沛縣之時,出身當地望族蕭氏的他,乃是縣衙主簿,也是諸人之中地位最高、話語權最強的。

  那時的劉季,不過是遊手好閒之街頭混痞,受盡縣中豪強子弟戲弄白眼,曹參亦是得他推舉才得了縣衙小獄卒之職,而樊噲,更是不入流之鄉閭屠狗輩...

  雖然理智告訴蕭何,在秦國的軍功爵位制之下,文臣升爵之路,本就比不得拿性命當賭注的武將快,若不然,為何舉國上下,如今只封了身經百戰的老將王翦為徹侯?實則,如自己這般擔任秦吏不過兩三年者,能連升四級至不更,已是朝中萬里挑一的佼佼者...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