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二則,先前若收韓魏宗室之土地,必會引來尚未攻之國宗室的警惕,反倒送給他們一個齊心抗秦的由頭。

  列國宗室貴族若與諸國聯手,將會擾亂秦國掃平天下的進程,是以,秦國必須以「一切如舊」的假象,讓他們放下戒心,沒有切身利益之憂的宗室們,自然不可能拼盡全力助君王守國門。

  而如今天下已定,民心大安,秦國再無中原隱患,四海疆域,亦該盡握於秦君之手。

  此番以賠償為由,收走昭景二族之封地,既是在試探六國貴族,也是在提醒六國貴族——這天下,已是嬴氏之天下!

  在秦國派出本土文武官吏,前去接收楚地各郡縣之時,又按約派士卒押運糧食南下,將換回的一車車曬乾的麥稈黍杆,直接運入駐守軍營。

  自從楚懷王被張儀騙去商於,最後客死他鄉後,對他們的王滿懷同情的楚人,對秦人是滿懷怨恨的。

  在楚國,悄悄流傳著一句民謠,「楚雖三戶,亡秦必楚」,可見楚人早已預設好,縱便楚國亡了,他們亦是要報仇的。

  可隨著楚人面臨饑荒的絕境,隨著他們助秦軍一道逼降項燕,形勢便開始急轉而下:千千萬萬的楚人,在日夜盼著秦國能言而有信,儘快將糧食運來跟他們換麥杆。

  許多人甚至在家中悄悄商量著:若秦王真會派人送來糧食,助他們能吃上幾口粥熬到今歲秋收,他們願對著東皇太一立下誓言,此生絕不負秦...

  而這一天,他們竟真的等來了,秦王真肯幫他們!

  楚人們快活地搬進一袋袋糧食後,又快活地搬出一捆捆麥稈,潑辣大膽的他們,甚至還圍著往返運糧運麥稈的秦軍,歡快地唱起楚歌來。

  深受巫蠱文化影響的楚人之歌,唱法也跟祭祀有些相似:先是一人起調邊唱邊跳,聞歌之人皆高歌載舞和之。

  很快,越來越多領到糧食的楚人,也興高采烈加入楚歌戰隊,熱情地拉著秦國士卒邊跳邊慶祝。

  原本該為亡國而悲痛的他們,如今卻早忘了亡國之恨,他們只記得,秦王,是他們發了誓絕不可背叛的救命恩人!

  ...

  咸陽宮東殿之中,擺放著一個圓盤燒煤的火爐,這也是五黑那日帶來的秦國第一個火爐,擔心自家小崽凍著的嬴政,當日便命人將它抬來了東殿。

  此刻,一根長長的圓形薄鐵通風管,順著木窗將煙氣排到了殿外,殿中只剩下烤紅薯片的香氣和孩童嘰嘰喳喳的聲音。

  其實,現在秦國各地的煤場,皆配上了來自黑科技時代的自動化洗煤機,煤石中的灰分與硫殘留量已極少,這根通風管的作用,主要是為了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趁著太傅張良休沐,總算能偷懶一日的扶蘇,正在小心地用簡易小鐵鉗,在爐蓋上翻烤著切成薄片的紅薯。

  每烤熟一片,他便鉗到兩個小傢伙面前的陶瓷食盤裡,而被爐火烘得小臉紅撲撲的明赫和韓信,則眉眼彎彎地伸出小手各拎起一片紅薯,邊吹邊笑嘻嘻說著「好燙啊」,反覆在丟進食盤—拎起來吹兩口—又丟進食盤間來回玩耍。

  扶蘇不時寵溺抬頭看一眼明赫,提醒他莫要燙著手,又看一眼韓信,提醒他莫要燙著嘴...

  明赫好不容易才等到擺在食盤裡一片紅薯晾涼了,忙興奮地抓起來,扶著火爐邊緣遞到扶蘇身前,脆生生道,「阿兄,你也快嘗嘗,好甜呀,治粟內史說這是煙薯38號,又甜又糯喲...」

  已長得更高的扶蘇,立刻甜滋滋彎腰低頭,一口接下了來自小傢伙的投喂,笑眯眯道,「小九好乖,這是阿兄吃過最甜的紅薯了!」

  明赫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馬上又挑出一片放在邊緣涼著,阿兄也要多吃些!

  韓信是個小吃貨,正忙著往口中塞吹涼的紅薯,哪顧得上他們的兄弟情?好吃,他還想再多吃些,他最愛吃甜甜的食物!

  不多時,三人便吃完了整整兩個紅薯削出的紅薯片,明赫摸著圓滾滾的小肚子,撐得靠在了椅背上,在暖融融的房間裡吃著甜蜜蜜的烤紅薯,這竟然在戰國時期的秦國實現了,真滿足啊!

  扶蘇命宮人取來乾淨的棉帕,蘸著水為明赫擦乾淨了嘴角,韓信則牢記著尊卑之別,堅持要自己擦嘴。

  他胡亂用棉帕擦了擦,忽然想起父親擔憂的一事,忙頂著一圈黑乎乎的「鬍子」,急切地問道,

  「長公子,我聽阿父說,楚地語言與中原各國皆不相同,與咸陽官話更全無半分相似之處,他擔心秦國官吏去了楚國會語言不通,這可如何是好?再者,他說其實燕齊兩國之語言,與秦國也相差甚大...」

  明赫登時眼睛一亮,是啊,如今楚國已滅,天下剛剛統一,到時除了書同文、車同軌和統一度量衡貨幣,父王是不是還會統一一種官方語言啊?

  秦國的「推廣普通話」活動,應該也快了吧,好期待啊!

  扶蘇聽著小傢伙嘀嘀咕咕的心聲,溫和笑著摸了摸他的小腦袋,看著韓信期盼的眼神,耐心解釋道,

  「據我所知,李斯近年除了帶人忙活統一文字之事,還奉了父王詔令,在籌備統一語言與車軌貨幣度量衡等諸事,如今天下初定,百事待興,想來待父王忙完這段時日,便會在接下來的慶功宴上,先公布已籌備完畢的語言文字之事,此事你可勸你阿父,勿要擔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