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很快,這流言便順著春風的步伐,飛快傳遍燕國各地。

  若說第一條流言,只有部分受災的燕國民眾眼饞,那麼第二條流言,則成功調動了燕國境內,所有百姓渴盼歸秦的念頭。

  只要成為秦人,他們便只需繳納四成稅賦,簡直令人喜不自勝!

  要知道,燕國如今之稅賦跟韓趙魏諸國一樣,明面上只需「十之稅一」,實際上算上各種雜稅,要繳納六成之數,加上燕王剛下令加征的兩成,他們這一年上交朝廷的稅賦,竟有八成之高,早已讓百姓憤慨萬分。

  誠然,若沒有秦軍出現,百姓們再憤怒,也只能忍氣吞聲上交糧食,但現在燕國境內的三十萬秦軍,給了他們反抗的勇氣!

  如今的形勢,明晃晃擺在眾人面前:

  燕國若是不亡,他們今歲便要取出家中餘糧,多交兩成加征的稅賦,然後在秋收前數月,過著青黃不接的饑荒日子...

  燕國若亡了,他們便能順利成為秦人,過上只需繳四成稅賦的輕快日子,甚至,燕國亡得越早,他們便能越早在秦國傅籍,早日成為只需繳納三成稅賦的秦人!

  這樣一目了然的形勢,縱便百姓們不識字,亦能快速得出結論——他們要當秦人!

  大夥要當秦人,燕國便必須滅亡!

  趁著冰雪已漸漸融化,百姓們開始頻繁悄悄出門走動,越來越多百姓在寒風中匆匆走數十里路,就為了借著家中有急事的藉口,勸被征入軍營的親人:見到秦軍便投降,千萬不能為燕國堅守...

  一個百姓這般叮囑親人不可怕,一百個百姓這般叮囑親人亦不可怕,可怕的是,在接下來的半個月內,成千上萬的百姓都拿出干農活的毅力,想方設法托鄉鄰熟人,將「不要為燕國堅守,我等想當只交四成稅賦之秦人」的囑託,傳達給了他們軍中的兒孫兄弟。

  而風聲,是會在士卒間悄悄蔓延的,很快,越來越多的士卒知曉:燕王已下令,要找他們的家人加征兩成稅賦,但秦王,卻會為他們的家人減征兩成稅賦!

  在沒有軍功爵位制的燕國,上陣殺敵的士卒們,表面是為了守護燕王,實質卻是為了守護家園不被敵人占領——可現在,他們的家人卻說,燕王,才是阻礙他們過上好日子的敵人!

  當日不肯聽鞠武勸諫的燕王,哪裡能想得到:自己寄予重望的抗秦燕軍,卻來自於他無比藐視的卑賤庶民。

  如此一來,除了少數守將主動開門投降的城池,大多數燕國城池仍在奮力抵抗,但無論燕國將領如何鼓勵士氣,各處燕軍士卒皆如同中了毒蠱一般,蔓延著一股消極頹廢的氣息,哪怕將領連殺了數人立威,士氣依然萎靡不振,甚至,許多士卒一上戰場便倒戈投敵...

  在這種令燕將無比恐慌的氛圍中,農曆三月,秦軍已以披荊斬棘之勢,接連奪取燕國近三十座城池。

  危機正一步步朝薊城逼近,燕王的面色一日比一日陰沉,他尋由頭殺的大臣與侍衛也越來越多。

  在王宮黑雲壓城的窒息氣氛中,燕國鎮守東北的十五萬邊軍,終於趕到了薊城。

  正因為這支邊軍會趕來馳援,燕王才在大臣的苦苦勸諫下,一直薊城堅守。

  他相信,這支當年被燕國名將秦開親手訓練出來的邊軍,定能成為燕國最堅固的防線!

  但燕王沒想到的是,邊軍一到薊城,主將谷代便大大咧咧來到王宮求見,要求君王親臨軍營,設宴為將士們接風洗塵,並要在晚宴上先犒賞一番軍士!

  莫說燕王聞言怒不可遏,便是鞠武等人亦萬分不滿——如今秦軍勢如破竹,燕國岌岌可危,這邊軍主將不思抗敵護國,竟要先設宴賞功?何其荒謬!

  但為了穩住邊軍士氣,大臣宗室們只能捏著鼻子勸燕王,不如先耽誤幾日設宴,再發些賞錢激勵一番士氣,有了勇猛的邊軍出手,定能一舉擊破秦軍。

  得了台階下的燕王,實則也是這般想的,不管谷代如何狂妄,至少對方眼下能助他守住燕國基業。

  至於往後嘛,待滅了秦軍,他頭一個要斬殺的,便是這狗賊谷代!

  於是,燕王親自下詔設宴,並命人運了多車青銅所鑄之銀錢,大賞十五萬邊軍。

  與此同時,兩支秦軍已快速於易水北岸會師,率軍朝薊城襲來。

  三月中旬,燕將谷代率十五萬被燕王贊為「國中精銳之師」的邊軍,在薊城與三十萬秦軍展開對決。

  然而,令燕國君臣大失所望的是,燕國這支地位與眾不同的邊軍,竟在短短十日之間,便被秦軍打得只剩五萬人!

  主將谷代,卻認為此乃朝廷之責任,在丟下一句「燕國八十步之弩,如何比得上秦國一百五十步之弩」後,便趁著夜色命人悄悄大開城門,帶著剩下五萬邊軍想潛逃,哪知秦軍早在沿途設下埋伏,將其全部殲滅。

  這般一來,燕都薊城便成了一座無人防守之城,秦軍順利進城後,得到了百姓們熱烈的歡迎,還有百姓壯著膽子問,秦國是否真的只收四成稅賦?

  在秦將李信與桓猗,當著眾人的面在大街上承認此事、並允諾秦王一定會派人為受災百姓重修茅屋後,人群中,帶著一群遊俠趁亂混入的劍客蓋聶,便露出一絲釋然的苦笑,揮手帶著遊俠們往王宮奔去。

  在聽聞秦軍伐燕後,他便決意趁機刺殺掉秦軍主將,以慰好友荊軻在天之靈,順道再為燕國多爭取些時日,這才召集一幫朋友來薊城守株待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