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固然,他李斯此生的奮鬥目標正是秦相之位。但神畫預言之中,二十年後的他亦不過坐到左丞相之位,官員若未建立重大功勳,升職亦是要按資排輩的,只要右丞相馮去疾一日未下台,他便要繼續待在左丞相之位。

  是以,處處以分寸感約束自己的李斯,絕不會在二十年前的今日,就想著要越過左丞相王綰與馮去疾那幾位御史,妄自尊大地接下右丞相高位。

  當年綱成君得范雎推舉任相,卻被滿朝文臣排擠以致辭官一事,他可是牢牢記在心頭的。

  他要的,是合乎禮法、合乎君心的升遷,而絕非這般會引來滿朝非議的飛速拔擢。

  在李斯的執意拒絕下,君王幽幽嘆了口氣,起身下殿扶起他,一臉無奈道,「王綰不支持新法,寡人絕不能讓他的權力再膨脹下去...至於馮去疾,於新法一事,對寡人的支持亦遠不如愛卿...」

  李斯聞言忽而心頭一動,不由抬首脫口而出道,「王上,韓非乃當世公認之大才,又肯全力支持您施行新法...」

  話一出口,他便暗自一驚:上當了,王上欲委任我為右丞相是假,想讓我親口推舉韓非是真!

  是了,以王上對韓非的信重,以韓非對新法的胸有成竹,這空出的右丞相之位,非他誰屬?

  果然,君王一臉驚喜看向他道,「若無愛卿提醒,寡人險些忘了韓非!莫非愛卿竟認為,寡人若召韓非回朝,他乃是最適合擔任右丞相之人?」

  李斯尷尬地笑了笑,王上欸,您繞了忒大一圈,不是又回到讓臣僭越妄議相位之事了麼?

  不過他轉念一想,既然君王執意要讓他表明立場,便算不得是僭越了。

  再者,無論是王綰、還是馮去疾等人擔任百官之首,皆比不上韓非上任對他有利。

  一則,韓非此人性情耿介正直,並不喜拉幫結派,但他又頗重情義,自己這師兄在他眼中還是有兩分薄面的。

  二則,韓非與自己立場相同,皆是一心支持王上因事異而變法的,有了右丞相的支持,他這廷尉行事起來難免會便利許多。

  第三,則是最重要的一點:王上本就屬意韓非擔任右丞相!

  思及此,李斯恭聲道,「回王上,韓非之才遠在臣與諸臣之上,故而臣確有此意,這才斗膽直言,還請王上儘快將韓非召回朝中,主理百官諸事啊!」

  年輕的君王爽朗笑著拍了拍他的手臂,「愛卿識人眼光一向不錯,寡人聽愛卿的定是錯不了...」』

  說著,他便轉頭吩咐道,「蒙毅,即刻擬詔,李斯願以性命為擔保,大力舉薦韓非擔任我大秦右相,命韓非速將陽武郡事務交付與郡丞蕭何,儘早趕回咸陽赴任!」

  蕭何既是小崽口中的大漢丞相,君王自然一直細心留意著,此人兩歲考核皆是甲上,韓非素日的奏章中亦對他的能力讚不絕口,此人擔任陽武郡郡守一職綽綽有餘。

  「喏!」,蒙毅忙應聲研墨擬詔,看來,朝堂風向真要變了。

  李斯看了一眼君王,欲言又止,他雖想勸王上召韓非歸朝止流言,但分明是王上想任韓非為相,他不過順水推舟這麼一說,詔書怎就變成他推舉韓非了?

  以性命為擔保的功勞,他真不敢冒領吶!

  近日與程邈等人關在房中,足不出戶整理文字的李斯,自然不知曉——先前韓非入秦時斷然不肯接受朝廷高官厚爵,那麼到了如今,君王縱便有心任命韓非擔任秦相,對方便真會欣然接受這職位嗎?將韓非性子摸得一清二楚的君王倒不這麼認為。

  是以,他前些日子在信中試探了韓非一番,對方果然斷然拒絕了丞相高位,堅稱廷尉衙署才是最適合他施展才能之地,他願擔任署中廷尉正監,位列李斯之下。

  但君王要的,是能與自己並肩作戰,在朝中舉足輕重的股肱之臣,而非人微言輕的廷尉正監,堅持變法的韓非,必須手握相邦大權,秦國這新法才能徹徹底底貫徹下去。

  眼下右相之位已空置出來,是無法長久拖下去的,若韓非遲遲不同意接手,亦是一樁煩心事,正在君王煩惱不已之時,正好聽中尉來報,城中忽然流傳起「李斯排擠韓非」之言!

  君王雖迅速猜出,此謠言定是隗王二人派人散播的,卻並未派中尉軍抓人止謠,反而趁著流言的東風,命人以齊商名義再添了一把火——將此事從對李斯品行的攻訐,變成對秦國朝堂的質疑。

  如此一來,李斯為澄清此事,必會主動來勸他早日召回韓非,屆時他只需稍稍引導,讓李斯主動承認,韓非乃是最適合右丞相官職之人,便可趁機下詔召韓非回國。

  如此一來,此事便成了:李斯迫於蜚蜚流言,力勸君王對韓非委以重任,趁機自證清白,停歇世人對「秦國不重用人才」的質疑。

  韓非唯有欣然接過這相位,才能救李斯脫離流言困境,以證明他二人之間,並無半分嫌隙——他若以任何理由的推拒,看在旁人眼中,皆成了「韓非先前被李斯進讒發配去陽武郡,如今,李斯迫於傳言低聲下氣以性命為擔保推舉他,哪知韓非記掛當日之仇,根本不肯買帳」...

  嬴政看著李斯匆匆離去的背影,真心實意地露出了一抹微笑,寡人近日之運道,稱得上心之所想、其事必成啊,隗狀不但及時騰出了相國之位,還聯合王綰為寡人將犟牛韓非逼到這位置上,妙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