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眼看再過兩月秋收將至,百姓們雖歡喜朝廷要為他們修新路,卻擔心這破爛的舊路會影響八月運糧,眾人盤算一番後,總歸眼下家中有餘糧,大夥齊心協力將舊路先整修一番,人多力量大也耗費不了多少時日,這點乾糧,比起他們對今歲秋收得到更多糧食的熱烈渴盼,倒也勉強能忍受。

  如此一來,正為商隊無法出行倍感困擾的官府長官們,哪有不喜出望外的?此事一傳十,十傳百,幾乎東郡與潁川郡百姓都聞風而動了,少數有心巴結秦吏的豪強,忙搶著為官府捐了些糧食,直言用於修路百姓之口糧。

  寧騰與陳平皆是胸有韜略之人,又豈會真讓百姓吃虧?在他們不謀而合的暗中籌劃下,「韓魏故地庶民大義」的流言迅速傳遍郡中各地,百姓們聞言自是喜氣洋洋,而那些隔岸觀火的韓魏豪強權貴聞言,卻再也坐不住了。

  這流言,只提韓魏故地庶民大義,卻絕口不提韓魏故地豪強貴族大義,言外之意,不就是嫌他們不夠大義嗎?若放在從前,他們定會命人揪出傳播謠言之人,將對方當眾剝皮抽筋!

  然而此一時彼一時,眼下的他們縱便仍舊坐擁家財萬貫,縱便先前為剛建好的公學捐糧千石,得了個公士爵位,實則,也只不過是無一官半職、惶惶然被秦吏秦法管轄的舊國遺民,哪能再如從前那般肆無忌憚行事?

  再者,他們關起門來暗暗商議一番後,認定這流言定是秦吏命人傳出的,為的正是逼他們捐糧——明晃晃的陰謀,他們卻不得不接招,誰讓朝廷不爭氣,讓秦人占了土地呢?

  於是一時之間,各郡縣豪強紛紛「慷慨解囊」,往官府捐獻一兩百石糧食,以用作庶民修路之口糧。

  碭郡之中,呂太公不但早早便捐了六百石糧食,還命長子呂澤與次子呂釋之、日日帶著奴僕前去幫忙。

  如今的呂氏一族,稱得上整個碭郡最為得意的人家——他爭氣的長女呂雉,是去歲郡中唯一通過朝廷『以考取吏』考核之人。

  先前,呂雉當日前往咸陽參加殿試之時,得到郡守鄭重派出的侍衛保護一事,讓郡中的魏國豪強憂心忡忡地意識到,往後,呂太公恐怕能憑藉這得到秦君親自召見的女兒,率先與秦吏拉攏關係。

  區區商戶,他也配?

  後來,豪強們接到派出去蹲守的家臣傳回「呂雉歸鄉」的消息時,無不大鬆了一口氣——聽聞旁的郡縣入選之人,皆得了官即刻上任,這呂氏女縱便先前通過考核又如何,不也照樣被秦王趕回來了麼?呵,小小女子,也敢妄想做官?丟人現眼!

  哪知,興高采烈結伴跑去城門看呂氏笑話的他們,卻驚詫地發現,非但得到消息的郡守早已迎在城門處,而且,呂雉竟是被幾名身穿玄衣黑甲的秦國侍衛護送回鄉的!

  在侍衛的解釋下,在郡守興高采烈的公布下,他們這才沮喪地知曉:呂氏女竟通過了殿試,只因她年紀尚小,這才主動懇求歸鄉的。

  更可氣的是,呂氏女雖未被授官,卻被授予了公士爵位,還得了一名僕從。

  他們忍著心痛、捐給秦國朝廷一千石糧食才換來的公士爵位,這十三歲的女娃,她竟只帶個腦子就換回來了!

  看著呂太公那張笑得快開花的臉,看著呂氏女鎮定自若的神情,郡中豪強們看得眼都紅了,嫉妒得發紅了!

  好在,朝廷很快宣布了要在各處開設公學、並願為捐糧千石者家中子弟提供「插班」的殊遇,一時之間,碭郡豪強成為捐糧最積極之人——讀書,他們不爭氣的傻兒子要讀書,往日只學些針線紡織的女兒也要讀書,先把糧捐了,總有機會用到名額!

  而且,豪強們在聽聞呂雉也要進郡中公學讀書時,無不悄悄叮囑自家兒孫要多跟她來往,此女十分聰慧,若能處好關係,興許下趟考試之時還能抄她幾個答案...

  從未參加過任何考核、靠著魏國世襲制度分封各地得到巨額家財的豪強們,自然不知曉:考場是不能抄答案的。

  總歸,在這般種種前情之下,往日對呂太公不屑一顧的碭郡貴族豪強們,如今卻搶著跟呂氏拉關係——連他們都未見過一回的秦君,呂雉卻見過了;旁人在公學是學子,呂雉在公學是身帶爵位的學子。

  而且,郡守說得明明白白的,呂雉這回殿試考核成績乃是甲上,秦王如今不過是憐惜她年齡小才放她歸鄉讀書的,待過幾年她年紀大一些,還是要再去咸陽面君、在咸陽宮中被授官的!

  當官的女子啊,莫說他們從前聞所未聞,便是現在舉國加起來,也只有兩人啊,呂雉便是其中一人!豈能不令他們這些無秦國一官半職之人爭相巴結?

  如此一來,想與呂氏議伐柯之豪強不勝其數,莫說碭郡本地,便是周邊郡縣亦有豪強親自登門擔當伐柯人。

  呂太公深知以長女之品貌才學,將來定是有大出息的,再者,長女年歲尚幼,談婚論嫁著實過早,便委婉地一一回絕了眾人,這般之下,眾人便知曉呂雉是他們高攀不上的,便紛紛退而求其次,直言願與呂太公旁的子女議親....

  呂太公想到此處,不由與妻子感慨道,「正所謂,禍兮福之所倚啊!先前魏國亡國之時,我等皆是心下惶惶不安,不知來日之所依...哪知秦王如此賢明,真乃千古未見之明君啊!以考取吏、開設科舉、興辦公學,哪一樁不是亘古未有之大事?要我說啊,縱是上古堯舜仁君在世,亦比不得秦王半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