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蒙毅眼中登時閃過一絲欣喜之光,下一瞬卻搖首道,「多謝王上賞識之恩!但臣身為昆弟,絕不能趁阿兄不在便搶了他的官職,此乃不悌之舉。」

  蒙恬被打發去邯鄲後,君王便命人將他從煤場,召至章台宮代為履職,但他並無鳩占鵲巢之心。

  風姿俊逸的君王便笑著拍了拍他的手臂,「寡人見蒙恬有將帥之才,待他此番回來,準備讓他進軍營歷練...」

  蒙毅聞言,登時大喜不已,忙朝君王認真致了謝,莫看阿兄在這章台宮行事頗為周全,實則他早就盼著子承父業了。

  這時,殿門處一道小炮仗高呼著「父王,您最愛的寶貝又來啦」,小人兒轉眼便被疾步下殿的君王穩穩接到了懷中,蒙毅急忙回到殿上繼續研墨。

  他暗暗琢磨著,寶貝?珠寶與貝殼,著實是貴族珍愛之寶物,九公子倒挺會造詞的,既是王上之寶,又是王上之貝...

  長身玉立的君王溫柔抱著明赫站在殿中,伸出溫潤的手掌摸了摸小傢伙的短髮,又是滿頭大汗。

  遂無奈取出棉帕輕輕為他拭去,小鼻頭上,臉上,額上,發間...他邊拭邊溫聲道,「往後跑慢些,可記住了?出些汗倒無妨,寡人總憂心你摔著了。」

  這份擔憂,自然是小崽專屬的,前些日子,他聽聞隗狀那長孫摔掉了一顆牙,卻是半分也不心疼的。

  明赫笑嘻嘻仰頭親了親父王,承諾絕不會讓自己被摔到,便認真趴在他衣袍上,深深吸了一口松木冷香,這熟悉的香味總讓他很安心——這輩子的他,也是有父親疼愛的孩子了!

  嬴政將棉帕遞給宮人後,見小傢伙已抬起頭,正皺著秀挺的小鼻子,烏溜溜的大眼睛巴巴看著他,一臉苦惱道,「父王,孩兒擔心這趟蒙恬若接不來李將軍的家人,他往後還會被趙國拿捏啊...甚至以他的性子,可能還會重新自投羅網...」

  蒙毅聞言,奇怪地瞄了小傢伙一眼,九公子從未見過李牧,怎知曉他是何等性子?

  嬴政忍不住伸出手,又戳了戳他圓乎乎的臉頰,笑道,「你且放寬心痛快與韓信玩耍,蒙恬此番定能將人接來的,怎麼,吾兒前幾日才剛擔憂過此事,這般快又擔憂上了?」

  明赫立刻一把捉住父王的大手,將其貼在自己的小臉上,煩惱道,「是呀父王!孔子說過,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嘛,我現在最大的憂愁便是這事..」

  蒙毅又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怪不得朝中官員都說九公子是神童,連孔子的話他都知曉,果然名副其實。

  嬴政輕輕撫著小傢伙的臉蛋,哭笑不得,世人皆以為他這強秦之主無所不能,實際上,他拿這愛操心的小傢伙,簡直是半分法子也無啊!

  他只得再次提醒道,「寡人吩咐過蒙恬,無論趙國想要何物皆答應下來,如此,你認為趙王還不肯讓他接走李氏一族?」

  明赫卻焦眉愁眼道,「孩兒擔憂的正是這個,如果徹底滿足趙王的貪慾,自然能接來李將軍的家人,可若趙王想要的不是金銀財寶,而是秦國的城池呢?」

  嬴政溫和看他一眼,再望向殿外之時,眸中卻閃過一抹幽邃,若趙王真敢開口要城池...

  他笑道,「給他便是,反正秦國很快能打回來。」

  明赫急切道,「可是父王,孩兒認為,以趙王的貪心,他肯定不會只要一座城池的!而以蒙恬的性子,他也是肯定會憤然拒絕的...」

  嬴政抽出手,撫上他緊皺的小眉頭,柔聲道,「吾兒放心,無論蒙恬如何憤怒,他皆會按寡人之吩咐應下趙人條件...」

  君王頓了頓,在小傢伙澄澈的目光中,聲音也倏地變得清冷起來,「但趙王若真敢開口索要我秦國數座城池,他便會連一座城池也拿不到。」

  第88章

  明赫一聽這話, 一雙水汪汪的眼睛頓時變得愈發亮晶晶的,他高興地問道,「父王, 莫非等李牧一家入了秦,秦國就馬上會開始攻打趙國了嗎?」

  嘿嘿,這樣一來, 就算蒙恬前腳答應了趙王要一百座城池的要求, 也會轉眼變成空頭支票哦,這就叫惡人有惡報!

  趙王那種派人刺殺父王的無恥小人,也配別人跟他談誠信?呸。

  嬴政對上他滿是期待的眼神和笑臉, 不由微微一怔,繼而眼含柔情地細細解釋道, 「非也。眼下,我秦國軍營將士們多已回鄉忙著秋收, 相較攻趙一事而言, 早些將糧食收入囊中更為緊迫。」

  先前那幾日的傾盆暴雨, 早淋得秦國所有人俱是心驚膽寒, 生怕秋收前, 再來一場惡雨毀了原本的豐收盛況,是以, 在眾人的日盼夜盼中,只待頭一茬莊稼剛成熟之時, 舉國上下便心照不宣地飛快開始了收割採摘。

  糧為安民之本, 穩軍之根, 春耕與秋收一事, 在重視農耕的秦國永遠是頭等大事。

  更遑論,今歲秦國土地上, 遍布產量數倍於往年之高產糧食,若要在九月底秋霜降臨前將其盡數收完,便需朝廷多派出數倍人手前去田間幫忙——地里的稼穡農物等不得人,早一日落袋為安,便能早一日讓朝廷與民眾大鬆一口氣。

  而這趙國早一日打或晚一日打,卻也無甚差別,總歸這一日很快便會到來,沒了李牧的趙國,又還能指望何人來經年累月地抵抗秦軍、消耗秦軍的糧食與力量?

  再者,此番秦國田地,有鄭國渠四通八達的河渠疏浚積水,又有小崽以仙珠及時止住暴雨,秋收堪稱絲毫未受影響,但趙國可沒這般好運道,還不知有多少百姓面臨著饑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