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君王若早些撥款項給他們治水,不但能保住北地今歲之糧食與牲畜,還能防止數年間再遇暴雨而再次致災...

  哪知,眾人費盡了口舌,輪番上陣勸了半天,趙王聽完卻一臉神色愉快道,

  「這大雨,既然是百年才一遇的,北地眾人忍忍不就過去了?若要寡人撥付這許多錢糧修溝渠,卻只能用這一趟,是何其可恥之浪費啊!至於鬧瘟疫麼,說起來倒是正好,我趙地本就人多地少,那些北地之蠻夷並非我趙國本土之人,若他們皆能死於這場暴雨之中,寡人倒可順勢將中原之民,遷去北地耕种放牧!」

  當年趙武靈王殲滅中山國後,又一鼓作氣占領邊境的林胡與樓煩兩國,並將這片區域與代地一道,改稱為雲中、雁門、代郡三地,便仗著這片地勢開闊的水草之利,大肆擴養畜牧業與開墾荒地。

  故而,趙國北地雲中雁門民眾,多是林胡二國牧民的後代,他們是極擅養出肥美強壯之牛羊馬匹的。

  大臣們一聽他這話不由面面相覷,這一刻,他們竟從旁人的眼睛裡,看到了對自己深深的鄙夷——收受賄賂換來的這君王,眼前這從未受過儲君教養之人,著實不適合做一國之君啊!

  且不說世代農耕之民,遷去北地能不能養好牲畜,就拿修繕河渠堤壩之事來說,如今花銷甚大,乃是王上登基後數年未管過它們吶,若他能如秦王那般,年年命人查缺補漏修繕,又哪至於要一下掏出這許多錢糧?

  想到那位雷厲風行的秦王,大臣們一時更有些膽戰心寒,正要再勸,卻見郭開笑眯眯上前道,

  「王上,要想解決此事倒也不難,臣有一計,既能讓北地官吏看到王上賑災之誠心,又可讓國庫少出銀糧!」

  趙王急忙欣喜下殿問道,「愛卿有何妙計,快快說來!」

  郭開笑道,「王上可沐浴齋戒一日,親自在邯鄲設下祭壇,沉二十名童男童女於洺水,再伐鼓而行雩禮,以祈河神早日止雨,待雨停,河水自會退去,稼穡牲畜亦可得周全,如此,北地困境便迎刃而解...」(1)

  趙王撫掌大讚,「相國此計妙哉!」

  這計策對他而言只需花些祭祀牲畜,無須購置大量昂貴之鐵器,自是極為划算的,是以,趙王當日便趕走群臣,開始在宮中齋戒,再命人從城中尋來二十名長相喜人的童男童女,次日,便冒著細雨親自前往洺水河畔,一板一眼地行起了雩禮。

  ...

  而渾然不知厄運將至的郡守李牧,每日則忙碌在北地的大雨中,一趟趟帶著士卒四處搶收糧食、疏浚積水、搬運道路泥石、在高處為民屋受災的百姓搭建草棚,盼著朝廷能儘快將搶修河道堤壩的錢糧送來——

  他已將郡衙留來備用的錢糧,取半數購置了鐵具與麻袋,命人用鐵鍬鐵錘從山上取來山石,加之以麻袋中的泥土,堵住數個源源往平地灌水的堤壩大缺口。

  這時期修築堤壩與城牆,皆是以黃土為材料,兩面再以繩索木格為框固定,攪拌後的黃土泥導倒進去後,再讓成年男子站上去用力踩踏夯實,但如今水勢湍急,黃土一衝便散走了,故而才想出以山石和麻袋套泥之計。

  今日,代郡的大雨總算小了下來,披著蓑衣的李牧便帶著副將,前去查看低洼處被水淹沒的牧原。他站於泥濘的道旁,看著往日蔥鬱茂盛的牧草,早已被暴雨盡數摧倒在地,心中只覺痛心不已。

  這時,他身旁年近半百的副將龐鍾,卻擔憂地嘆道,

  「此雨若再綿綿不休,我代郡牧草,恐全會被泡致腐爛,牛馬之草料危矣...眼下雖已堵住缺口,但暴雨若再持續,先王時期便被忽視的北地河道,恐將再次被洪水衝垮...再有,此番不少鼠蛇野物溺於水中,亦需命人儘快挖坑掩埋,以防疫病...」

  被邊境的夏風吹得愈發黝黑的李牧,亦擰著眉頭道,

  「眼下只盼這雨能速速停下,朝中能儘快將賑災築堤之錢糧運來,待這雨一停,我等便要速速將代郡河道溝渠修整一新,切不可再心懷僥倖...好在前來代郡之各處道路,眼下皆已疏通修整,倒不耽誤朝廷運送物資前來...」

  誰能想到,數十年從未有過如此暴雨洪災的北地,此番會遇到這一遭天災呢?

  龐鐘左右看了看身後的士卒,拉著他往前走了幾步,小聲勸道,

  「將軍,朝廷如今還未派人前來,想來是指望不上了...還請將軍早日做好打算啊!」

  李牧望著遠方的黃土大道,搖頭道,「王上雖昏聵,此等大事當前,想來也是通曉些事理的...且先等一等,代郡數十萬百姓在此,朝廷雖不會補貼百姓之損失,但有滿朝公卿勸著,這儘快修築河道一事,想來是能成的...」

  龐鍾卻憂心忡忡道,「下官倒不這麼認為,郭開一人之言,在王上心中便可敵千軍萬馬...再者,今歲代郡搶收之糧遠不及往年一成吶,被水沖走之牛羊亦有數百頭...如今郡中只余兩三月之糧,待過兩月與朝廷一核帳,這挪用款項購買鐵具之罪,大不利於將軍吶...若朝廷遲遲不撥款...」

  李牧快速盤算一番郡中的人口、草料、餘糧後,終於沉聲問道,「按你之意,本將該如何是好?」

  龐鍾再次將他拉著往前走了走,待離身後的士卒愈發遠了許多,才停下壓低嗓音飛快道,

  「下官以為,眼下唯有自救!郡中儲備之草料,全然養不活這數十萬頭牛羊馬...而代郡百姓僅憑這不足一成之糧,更熬不過這個冬日...將軍不妨派人喬裝一番,暗中聯絡各國游商,以半數之牛羊換成錢糧,如此,不但能補上郡中錢糧之空缺,亦能為郡中百姓發些口糧,讓他們能捱到明年...屆時,將軍只需向朝廷回稟,那些牛羊全被洪水沖走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