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個不過一兩歲的孩童,若臉上留下傷痕,定會惹來驛館秦吏詢問。

  魏無知很快也想通這茬,攏了攏衣裳,換了一副和氣模樣看向韓信,「唉,你這孩子怎這般不懂事?你看看,你一家已淪為沿路乞討的乞丐,這咸陽城中可沒什麼善人,待冬日一到,你,你父母,全會被餓死凍死...但你若乖乖按本公子的吩咐做,我便會贈與你父母黃金,讓你們買白米買肉買新衣,如何?」

  韓信動了動嘴唇,他方才悄悄聽車外的談話,得知這兩人是趙國人,並非秦人。

  小小的他,心中正在激烈地鬥爭著——既然有秦人來接他們,若我眼下假意聽話,待去了秦人的地盤再求救,可好?但若那些秦人也是壞蛋呢?若秦人不是壞蛋,卻尋不到我阿父阿母呢...好苦惱!

  但有一點他是懵懂知曉的——絕不能讓這兩個趙國壞人,知曉他會說咸陽官話,絕不能!

  很快,魏無知再次假惺惺笑著催促道,「小傢伙,你想好了嗎?你只需跟著我等扮一扮啞巴,你父母往後便能過上好日子,若你不好好配合,往後,恐怕只能見到你父母之屍骨了。」

  趙嘉懷中被取名為「趙端」的孩童,迷茫地看向韓信,他不過是個智力普通的一歲多孩童,遠不如韓信那般聰慧機敏,自是大人教什麼便信什麼。

  眼下,他真以為抱著自己的趙嘉是他生父呢——他親生父母得了趙吏的錢,便一趟趟哄他,說他是抱錯的孩子,所有人都這麼說,他便信了。

  韓信含著淚水別過頭,他害怕自己若不答應,阿父阿母真會被他們殺掉,便憋回淚水,用力點了點頭,還學著鄉里啞巴的樣子,伸出小手胡亂比劃了兩下。

  魏無知眼中閃過一絲驚喜,摸了摸他的頭,「很聰慧嘛,這就扮上啦?很好,啞巴就是這樣,絕不能開口,只能用手比劃的!」

  趙嘉默默觀察了半晌,這孩子,可比他懷裡這個機靈多了,進了驛館保不准弄出什麼事來,暗道,魏無知臨時擄人的主意,著實不太高明...不,分明是在添亂!

  他思考一瞬,騰手掏出一塊拇指大的黃金,溫和遞給韓信,笑道,「你別怕,我等並非壞人,待你乖乖完成任務,你阿父阿母便能回來了..這黃金你拿著,這點已足夠給他們一人添一身新衣新鞋了,且這只是其中一小部分,待你乖乖保持閉口不言,還能得到更多黃金...你看,小小年紀便能為家中掙銀錢,你著實了不起!」

  這便是懷柔之策了,若韓信到時憋不住開了口,他一個楚人混入趙國使臣隊伍中,必將引起秦吏的懷疑,與其打罵威逼,不如用看得到的利益誘之。

  果然,方才還面有憤色的韓信,此刻見到黃金,便立刻上前伸手接了過去,接完,又依然裝作啞巴的樣子,比劃著名攤開手心:還想要。

  魏無知第一回 見如此貪婪之孩童,不由冷笑了一聲。

  趙嘉卻有些高興,這孩子著實是個聰明的,既然他知曉黃金之價值,便不必擔心他到時會故意露餡。

  遂又取出一小塊遞給他,許諾道,「到時,你若能堅持不開口一日,便能找我領一塊黃金,兩日,則可兩塊,若開口了,便再也沒有...」

  韓信從容接過黃金,點了點頭,他驚慌的小小腦袋瓜里,也有著自己的小盤算。

  待一行人抵達驛館之時,落日已隱身於地平線之中,天色漸漸灰暗下來,趙嘉抱著孩子下車,一臉歉意向典客解釋道,

  「好教吳大人知曉,方才城門人多口雜,不便解釋這等家常瑣事,我近年來深居行宮之中,無甚世事可操勞,為打發漫漫時日便親自養育家中子女,我這幼子本就大病初癒,聽聞我要走,半夜又起了高熱...唉,無奈之下,我只得求了王上帶他一路前來,還請吳大人體諒一番...」

  說著,他又指著跟下車的魏無知和韓信道,「如此一來,我這隨從,便不得不帶上幼子最喜愛的書童前行,還望吳大人將我們安置到一處..」

  典客聽著這心酸之言,不由暗為這位光風霽月的趙國前太子惋惜不已,所謂深居行宮,不過是被幽禁的體面說法罷了。

  當年這趙國太子質於秦國之時,待人接物無一不妥當,堪堪極有明君之相,誰能知曉那趙國先王,竟放著這般賢能的儲君不要...

  他不免心生憐憫之心,忙道,「公子請放心,外臣定會為你等妥善安置,若驛館之中有何不妥之處,還望公子派人及時提醒一二。」

  魏無知抱著韓信站於一旁,面上適時露出一個忠實隨從隱忍的不忿之態,看得典客愈發心酸。

  而劉季與同僚眾人,正忙著與趙國使團之人一道,盤點登記道旁一溜馬車中,趙王送來的禮物,一時好不熱鬧。

  天色很快如一張幕布黑壓壓地籠罩下來,繁雜的禮物仍未點完,驛館外便燃起了手臂粗、比釘燈更明亮的膏燈,這是只有列國王族前來才有的待遇。

  典客見趙嘉懷中的孩子已哈欠連天,忙道,「館內晚膳已備好,請公子隨外臣前去用餐,我已派出同僚前去稟告我王,還請公子耐心等上一兩日。」

  趙嘉笑著頷首,道了聲「勞煩吳大人了」,便邁步朝寬闊的驛館內走去。

  這時,魏無知卻驚呼一聲,出聲提醒道,「公子,那打碎的陶器...」

  趙嘉立時腳步一頓,尷尬笑著對典客解釋道,「看我這記性,唉...還請吳大人向秦王解釋一二,我等出發前,本為秦王帶了一車邯鄲精美陶器,哪知行至咸陽郊外之時,馬受驚翻下田埂,將陶器打碎不少了,可這咸陽四處皆是良田,我擔憂...」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