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偌大個唾手可得的趙國擺在眼前,燕王哪還顧得上這個?他一腳狠狠踢開將渠後,命人率領五十萬大軍,兵分兩路前去攻打趙國。

  別說,燕相栗腹可不是說著玩的,他是真心實意地認為燕國一出兵趙國馬上完蛋的,所以為了搶占功勞,還興沖沖請纓擔任了主將之職。

  但他忘了,趙國如今雖人丁凋零,卻有老將廉頗鎮守,更有因長平一戰失去親人,而滿腔仇恨的數萬士卒百姓。

  兵法有云:哀兵必勝。

  何謂哀兵?身逢絕處、無路可退之亡命徒也!

  這回若再敗,趙人就要面臨亡國之危了,趙將廉頗和樂乘憋著一口氣,領著八萬趙人奔赴戰場分頭迎戰,廉頗不但斬了栗腹,還乘勝追出五百里,帶著殺紅了眼的趙人直入燕境,圍攻了燕國的都城薊城,燕國差點被打滅國。

  最後,此戰以趙國指定將渠出來任相、姬喜割讓五城求和而告終,但燕國「趁趙國病,想要趙國命」的舉動,讓趙人至今仍舊耿耿於懷。

  郭開見趙王提起燕國便怒氣騰騰,不由暗暗盤算著,「待秋收一過,我趙國至少能多得數十萬石糧食,堪稱糧倉充裕。而秦國的氣運,約摸至多撐到來年就要吞噬殆盡了..如此說來,燕國被滅之日將近,本相倒要趁早尋個時機,問燕王想不想得個苟活之機...」

  想到即將有千斤黃金入袋,他笑得眯起了眼睛。

  ...

  在趙國這對君臣各有盤算的時候,章台宮的這對秦國君臣卻在推心置腹。

  李斯在君王遣散宮人那一刻,便意識到今天的談話不尋常,他腦中迅速閃過無數種猜測,往日冷靜的清癯面容開始有些不安起來。

  待蒙恬最後走出去闔上殿門,年輕的君王便淵渟岳峙立於殿上,負手看著他,聲音清朗而明快,

  「李斯,寡人當日許諾過你,待你將土豆種植出來,便將個中緣由告訴你。不過,既然你也能聽到明赫之心聲,想必此事你早已知曉。」

  李斯聽著君王明快的語氣,不由暗鬆一口氣,忙跪拜道,「臣不敢欺瞞王上,前些日子臣確已猜出,助我大秦之仙人正是九公子,還請王上恕罪!」

  自從他揣測出君王有改行儒家之道的心思後,一顆心就時常懸在半空之中。

  他擔心自己這刻著法家烙印的身份,加之在神畫中曾背叛君王的黑歷史,或許會在來日的秦國朝堂上,變成一顆被悄悄邊緣化的棄子。

  而王上,也從未就此事給過他半分暗示。

  君不問則臣不可答,他總不能突然發了瘋去告訴王上:不管您要改行何種治國之道,我李斯都會牢牢跟隨您,永遠不與您唱反調!

  笑話,他素日悄悄揣摩君心行事是一回事,畢竟這事沒擺到明面上,若是揣摩後還巴巴地跑去告訴君王:我知道您接下來想改行儒家之道...

  簡直是自尋死路。

  正因李斯十分清醒又理智,眼前的困境才讓他有苦難言,只得打起十二分精神,每日奔波在朝堂、官署與煤場之間,希翼以這般為朝廷鞠躬盡瘁無怨無悔的形象,能在塵埃落定之時,換來君王的幾分憐惜。

  畢竟,他侍奉的這位王上,實在算得上有情有義之人。

  雖然當日仙界神畫,確實預言了他能登上秦國左丞相之位,可那時的王上,並不知秦國後來之事,故而仍是極重法家之術的王上,他自可高枕無憂。

  如今因九公子的到來,秦國已在許多人看不見的地方,步步皆在悄然改變吶!

  也不知,王上今日究竟要跟他說些什麼?

  嬴政今日心情似乎極好,他笑著走到李斯面前,伸出有力的手親自將他扶起,「愛卿快起來,這點小事何須請罪?」

  李斯忙受寵若驚道,「王上待臣如此寬容,臣惶恐啊...」

  嬴政將手上的竹簡遞給李斯,眸中光波如繁星,笑道,「你且先看看這道奏章。」

  李斯忙雙手接過,心中感激不已,廷尉雖也位高權重,但在秦國的官僚體系中,此職位主管司法,並無監察百官、查看奏章之權。

  待他將竹簡展開,露出密密麻麻的秦篆,一下愣住了,這是韓非寫的?

  他飛快回過神來,快速瀏覽著奏章的內容,待看完最後一行字,雙手已止不住地顫抖起來,抬頭看向面前笑容熠熠生輝的君王,歡喜道,

  「王上,一個不足二十萬人的陽武郡,竟在短短兩月之間,新增了一萬多有孕之人!臣以為,這些婦人既然自願到縣衙登記造冊,便是決心生下撫養長大之意啊!若我大秦各郡皆能如此,來日。王上又何愁耕地採煤人手不足...」

  說著,他又細細看了一遍傅籍的內容,驚嘆著贊道,「王上,韓非治國之才,果然遠在臣之上也!他不但命各鄉上報有意懷孕之人,還派出醫士為那些造冊的婦人把脈,更打算為這些女子來日誕下的嬰兒傅籍,如此一來,朝廷不但能精確掌握各地人口情況,還能讓魏地舊民之子孫,甫一出生便是我秦國之民,二十年後,再無人顧念他們的故國,實在是高明啊..」(1)

  但他說著說著,轉念一細想,又察覺到幾絲異常。

  商君變法後,秦國為最大限度保障朝廷征戰之糧草,便改魯國初畝十稅一之法,改為徵收泰半之稅——三分取其二。

  如此一來,按一個成年人授予一百畝官田來算,每戶庶民所生孩子的數量也是大差不差的,因為多一個人就多了一張嘴,在大夥普遍連一日兩餐都吃不飽的情況下,沒幾戶人家敢犯糊塗去貿然多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