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那麼,在群臣商議如何該處置被俘的韓王之時,昌平君定會以方便監管為由,一力勸服自己,將對方送去秦楚韓三國交界處的郢陳。

  如此一來,既能方便韓王聯絡韓楚兩國的反秦勢力,又能在韓王的謀劃暴露後,保證昌平君順理成章地接管此地。

  畢竟,當事態發展到萬民叛亂之時,若派秦國人前去,恐怕只會加劇韓楚故地民眾的不滿,而這位流著先楚王血脈的楚國公子,便在這個最好的時機,成為秦國眾臣之中,最合適的人選。

  真乃一箭雙鵰之連環計——打前鋒的韓王若是成功了,昌平君自然會繼續留在咸陽宮,當一個「忠心」的秦臣;韓王若不成功,昌平君便能親自前往,掌控反秦勢力,在秦國毫不設防之時,給予秦軍致命一擊!

  韓王見嬴政聽完自己一番「忠心」之言,竟半晌未開口,不由得愈發恐慌忐忑起來,心中閃過許多雜亂的念頭:

  莫非秦王被災星吞噬氣運後,腦子確實已不大靈光,還真信昌平君那賊子忠心耿耿...不對,若是如此,那我韓國為何又莫名被他滅了...等等,他莫非是鐵了心要殺我,不行,我要儘快拋出籌碼...

  想到這裡,他飛快地提高聲調道,「秦王,昌平君確是狼子野心之賊人啊!秦國文信侯呂不韋,便是他聯合列國君王以計逼死的!這般一來,六國就四處宣揚您過河拆橋、妒賢嫉能之名,盼著再無六國人才湧入秦國..再者,呂不韋一死,吾..他們便能利用安插在秦宮之中的呂不韋女兒,從後宮布局而起,伺機將秦國朝堂這潭水徹底攪渾...」

  話音未落,只聽嬴政清冷的聲音傳來,「趙離?」

  蒙武又驚詫看了蒙恬一眼,離夫人?這又是何事,怎的從未聽這小子提起過?

  韓王茫然抬起頭,「啊?對,對,正是那趙國找來的女子!」

  明赫也抬頭去摸了摸父王俊逸的臉龐,恍然大悟,原來是離夫人,怪不得她前言不對後語的,又一副恨極了父王的樣子...

  嬴政目光複雜看向韓王,文信侯,已許久未曾有人,敢在寡人面前提起他了。

  他緩緩道,「可據寡人所知,呂不韋膝下諸子,並無女兒,再者,呂不韋與趙離並不相識...」

  韓王忙道,「您有所不知,呂不韋當年護送秦國先君逃離邯鄲之時,他府中一位貌美歌姬已有了身孕...此事,前些年被趙相郭開無意間發現,待昌平君從趙王處知曉後,便利用趙太后為您從母國選姬嬪之機,將那歌姬所生之女改頭換面,謊稱是趙國商戶之女,送進了咸陽宮...是以,呂不韋雖不知他有一女,此女卻知其父是呂不韋。」

  嬴政細細回憶了一番,又問道,「如此說來,爾等莫非以為,寡人會被婦人之美色蠱惑,以致昏庸亡國?」

  韓王忙拼命搖頭,「並非如此!因秦國有羋太后掌權之先例,昌平君便打算攛掇那心懷仇恨的女子、伺機謀取秦國王后之位,再扶持她的孩子為秦國太子,任由那女子將對嬴氏一族之仇恨、耳濡目染傳承給那孩子,如此一來,即便吾...不,即便他們之弱秦謀劃全盤皆輸,秦國最終仍會滅掉六國,亦能在那女子與那孩子身上,留下一絲滅亡秦國之希翼....」

  韓王這話著實說得不明不白,但明赫結合歷史上發生的一切,竟然很快就聽懂了,他第一時間就想到了胡亥,哼,仇恨?也許吧。

  反正他有一種直覺,即便沒有離夫人這層關係,胡亥也是個天生壞種,換了正常小孩,誰會一見面,就嘴上笑嘻嘻地把別人的臉抓出血?

  不過,沒想到史書上寥寥幾筆帶過的昌平君,竟會利用身處秦國朝堂的近水樓台之便,早早煞費苦心設下一個個連環局。

  可他皺起小眉頭再細想,不對啊,扶蘇的母親是楚國公主,又是正夫人,即便父王要立後,又怎麼可能輪得到離夫人來做王后?

  嬴政亦再次想到神畫中,那令他屢屢回想便覺肝腸寸斷的畫面,輕輕闔上了雙眼掩飾眸中怒火。

  莫非胡亥屠兄殺姊之駭人癲狂,竟是應在了此處?

  但據他那日的試探,胡亥小小年紀,便能為太子之位出賣其親生母親,足以窺見其殘忍之天性,反不如趙離這棋子,對其父尚有一片濡慕之心...

  罷了,總歸世上再無此人,寡人此生必盡心竭力,絕不再讓大秦步入那般境地!

  想到這裡,他壓下起伏的心緒,倏地睜眼,淡淡問出另一個明赫根本沒注意到的問題,「但趙離進宮之時,呂不韋乃我大秦獨攬大權的相國,連寡人亦要懼他三分,彼時,她對我嬴氏之恨意又從何而來?」

  韓王忙諂媚道,「秦王有所不知,郭開尋到那歌姬母女後,其母因數年操勞累垮了身子,很快便去了,正在那女子悲痛之時,昌平君安排『知情人』告訴她,若非莊襄王當年拿劍逼呂不韋護他離趙,她的母親便不會過得這般辛苦,她亦不會尚在腹中便失去父親...是以,那女子心中先埋下了痛恨秦國王族的種子,這才進的宮...」

  嬴政緩緩點點頭,想到離夫人對「父親」極深的執念,接過他的話頭,若有所思道,「但想來,這般舊怨在她心中,遠不能與呂不韋這活著的父親相提並論,所以...呂不韋必須死。」

  明赫越聽越迷糊,韓王卻猛地抬頭,神情誇張附和道,「秦王真乃蓋世英明之君!確實如此,那女子進宮後,見呂不韋在秦國呼風喚雨過得極好,竟漸失復仇之心...昌平君豈會容她成一招廢棋?便散發『嫪毐之子比秦王更賢』之傳言,挑撥那假宦官生出日益膨脹之野心,又在事發當晚,派人將那女子喬裝接出宮,與呂不韋相認...所以,接到詔令的呂不韋順利被拖住了腳程,而做足準備的昌平君,則能第一時間趕去救駕...」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