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昌平君如今卻已認定,嬴政被災星吸走了王者氣運,荒唐之舉一步接一步,瞧吧,先是又派他們此處討城,接著,任用韓非那紙上談兵的廢物為郡守,如今招募流民,不過是他變本加厲淪為昏君之庸舉罷了。

  他還笑著安慰韓王,「韓王且放寬心!我如今尚在韓地,秦王又如何能知曉、韓國要將梁城贈與他之事?秦王此舉並非針對梁城,而是興之所至,想當個拯救天下流民的『救世君主』,以嬴氏君王之薄情,豈會如此之仁善?由此可見災星一事對他之心性影響頗大,你我只消隔岸觀火便是。流民?我王真是心懷天下之君吶,連流民都敢收,呵!」

  韓王這才放下心來,安心享受歌舞之樂,其他諸如趙王、魏王之君,亦與昌平君有同樣的喜悅之心,皆認為秦王一反常態之舉,恰恰說明災星之威力巨大。

  秦孝公當年發布求賢令,尚稱得上明君之舉,看看當今秦王在折騰什麼么蛾子,求民令?那些命賤如塵的流民,是要求他們去吃光秦國之糧倉、與秦人日日毆鬥麼?

  六國之君,如今人人都覺得自己有資格笑罵一句——嬴政實乃無能之昏君,可憐秦國先祖數代基業,盡要喪於他之手上咯!

  暗爽到飛起的六國君王,恨不得秦王此番將本國流民一併收走。

  在這個靠天吃飯的時代,各國君王再如何祭祀祈福,也求不來真正風調雨順的年頭,每歲皆免不了些大大小小的洪旱災患。

  而列國皆跟秦國一樣,將糧食視為最寶貴的戰略物資,朝廷並無賑災制度,沒有國君願意開倉,將寶貴的糧食白白贈與災民。

  如此一來,各地郡縣一到年底,便要打起十二分精神,防備失去土地與房屋的災民四處流竄哄搶糧倉,僅是韓國今春報上來,被官府斬殺的流民,就有上千人之多。

  六國之君怎能不歡喜?秦王若將這攤子麻煩事攬過去,等著瞧吧,秦國離亡國約摸只有一步之遙了!

  為此,六國這些時日特意心照不宣地「配合」秦王,下令放寬出城禁令,只要是想出城的,便是半夜亦要打開城門讓他們滾蛋!

  實在活不下去的六國流民,亦未辜負君王們的「厚望」,在聽聞秦國探子四處散播訊息的當日,他們便滿懷希望地在寒風刺骨的冬日,光著腳踩過冰坑,跨過水塘,拄著木棍一步步朝秦國走去。

  他們心中只有一個念頭在苦苦支撐:去了秦國,便有機會活過這個冬天。

  ...

  一月初,韓國梁城逃地動的災民最先抵達秦地之時,冰雪仍未融化,原本忐忑不安的他們沒想到,甫一抵達邊境,傳說中凶神惡煞的秦國士卒便笑眯眯為他們登記了戶籍。

  接著,又用馬車將他們拉到附近縣中,當韓人坐在秦人新搭建的、燒著火炕的暖烘烘安置點中,捧著熱氣騰騰的昂貴姜藥湯和糙米粥之時,許多人都忍不住低聲哭起來。(1)

  他們被自己的君王棄如敝履,被迫捨棄故土,背井離鄉來到傳聞中吃人不吐骨頭的秦國,卻得到這半個多月來最溫暖的待遇!

  這一刻,所有韓人都自發地默念道:還好我們來了,此生做個秦國人也很好。

  隨著一批批各國流民的前後到來,秦國各地郡縣也忙碌個不停,他們要幫暫時住在集中安置點的流民們,搭建新草屋,盤火炕,又按君王的吩咐為他們足額分發了煤、柴薪和十日的糧食,十日後,他們便要開墾荒地準備春耕,以及為郡縣做雜役來掙口糧。

  如此一來,被列國君王視為大患的流民們無人不感激涕零,看著眼前的火炕,自覺眼下這日子,比沒失去家園前還有希望——往年的冬日,又哪來官府為咱們盤炕送柴?

  一時之間,來自各國的數萬流民總算安頓了下來,免不了時時互相提醒一番:往日跟官府搶糧食是沒辦法,眼下只要踏踏實實在秦國幹活,跟著里正認真學秦國之法,不做違法之事,這日子就能安穩過下去,切莫生事,定要安分守己!

  他們更會經常悄悄感慨:未料秦君之仁善,半分不遜上古堯舜之君,先前那些詆毀秦君之言,乃世人狗眼不識泰山吶!

  六國君王沒想到,他們期待的流民擾亂秦國之事並未發生,數萬新的勞動力到來,反而為秦國開墾出數十萬畝秦人無暇顧及的荒地。

  另一個意料之外的收穫,也隨之降臨——這些原本鐵定活不過這個冬天的六國流民,對秦王和各地官員救了自己一家性命的感激之情,來得比先前的秦人更猛烈許多,根據系統的統計,這些新秦人竟在短短的一個月里,為明赫提供了2000多萬善意值!

  如此一來,加上原本的秦人源源不斷提供的善意值,明赫在一月份,竟得到3000多萬善意值,堪稱天降橫財!

  他迫不及待將這些善意值,大部分買了高產春小麥種和棉花種,又擔心梁城有人不肯逃來秦國,特意買了些救災防疫的藥材,沒想到,這回揮金如土的大手筆消費,不但享受到了vip9折優惠,還得到商城獎勵的800斤土豆,收穫頗豐。

  明赫暗暗算了一筆帳,這系統商城的規則,還怪嫌貧愛富的捏,善意值少的時候買東西一毛不拔,善意值多的時候總會額外送些贈品。就拿這土豆來說,現在商城的售價可是8000善意值一個。

  這商城果真深諳後世奸商之道——善意值越多的穿越者,享受到的隱形福利就越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