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一來,驚喜又激動的鄉民們高興得不顧嚴寒,紛紛跑去主動幫忙——沒想到,傳聞中生吃人的秦卒,每日竟還為他們提供一石半的糙米伙食和一碗菽苗湯!

  在陽武郡庶民們感恩戴德的歡喜氛圍中,原本暗暗有些不滿的豪族們,也收到了巨大的驚喜。

  秦王從咸陽再次派人傳來詔令:為朝廷捐糧千石之人皆可授爵一級,除此以外,還以捐糧的數量為準繩,賜封這些豪族為本鄉掌管稅役的鄉嗇夫、或是掌管教化的鄉三老。

  如此一來,眼紅心焦又夾雜著不滿的豪族們,頓時變得喜氣洋洋,再無心與庶民爭那點他們本就看不上的小利。

  眼下有了爵位和鄉里官職,便意味著自家得到了秦國朝廷的認可,無須再擔憂在這改朝換代之際,自家財產田地僕從盡數被秦軍清算一空!

  而且,一級公士之爵位固然很低,卻也及時為自家擺脫秦國庶民身份的束縛,可從地位上再次與鄉里那些低賤庶民劃開界限,只要往後督促族中子弟繼續為秦國賣力,還怕不能繼續往上晉爵?

  這個冬天,整個陽武郡,除了那些退伍老卒還會絮絮叨叨抱怨秦人,其餘眾人無論貧富,皆再無半分心思繼續憂傷緬懷「魏地舊民」的身份,秦君的仁慈恩惠,讓他們很高興地接受了成為秦人的現實。

  韓非受此情景啟發,開始著手擬定一套管理陽武郡的新律法。

  ...

  在風雪交加中,轉眼就到了這一年的十二月,明赫一大早從燒著火牆的寢殿醒來,扶蘇就拿來嶄新的玄衣厚袍與貂絨小氅衣為他穿戴好,又餵他喝了一碗熱乎乎的羊乳羹後,便抱起他出門,一路絮絮叮囑道,「小九今日要乖乖哦,父王今日大臘八,已雞鳴時分便隨大巫師早早出宮了,阿兄帶你跟蒙恬同去參加臘祭哦...」(2)

  這番話直把明赫聽得迷迷糊糊的,怎麼他覺得每個字都聽得懂,合在一起卻完全不懂呢?什麼大臘八?臘祭?烤臘肉的祭祀?

  他把這問題拋給系統,系統也一臉懵圈道,「宿主對不起,我還沒刷到過這道題啊,真的不懂是什麼意思...等我先翻題目搜一搜...」

  帶著這個疑惑,直到扶蘇喊上同樣打扮得格外隆重的將閭陰嫚幾個孩子、抱著他在蒙恬帶著衛尉軍的護送下,來到站滿人山人海的咸陽城中,一處擺著整頭牛羊野豬、與稻黍麥豆等若干祭祀物品的祭壇旁,明赫才恍然大悟:原來,還真是一項盛大的祭祀儀式,只不過不是用臘肉為祭品!

  但他並不知道的是,這個臘祭,其實就是戰國人民的歲首慶祝活動——春節。

  上古之時有六種曆法,歲首之日各有不同,其中以夏朝推行的夏曆對後世影響最大。因為,它首次科學地以十二地支為參照,將一年劃分為十二個月,以此對應不同的農時,由此成為華夏農曆的基礎。

  夏曆以每年的一月為正月,一月初一為歲首,但根據「天改命則帝改歷」的古代風俗,取而代之的商朝以每年十二月為正月,十二月初一為歲首,待周朝建立後,又推行以「十一月為正月,十一月初一為歲首」的周曆。(3)

  雖然秦始皇統一六國後,認為各國曆法不一,會影響農耕與稅賦徵收,便推行以「十月為正月,十月初一為歲首」的顓頊曆法,但眼下,還處於戰國時期的秦國與大多諸侯國一樣,使用的是商曆——以十二月初一為歲首。

  但眼下,大多數百姓平日連飯都吃不飽,自然不可能有餘錢買酒肉來特意慶祝春節,所以今日這場臘祭,便是君王代表全國之民,在秋收之後的新年佳節,以豐盛的穀物和牲畜獵物祭拜祖先與神靈,在慶祝豐收的同時,禱告上蒼繼續保佑秦國來年風調雨順的盛大儀式。

  在這一天,咸陽都城中萬人空巷,眾人皆會穿上最好的衣物,來親眼見證君王對神祗的承諾和祈禱,順便慶祝新年的到來,算是一年中難得的閒暇輕鬆時光。

  所謂大臘八,原是周朝設定的天子祭祀之禮,後來被戰國諸侯所採用——大者,君王也;臘者,辭舊迎新也;八者,掌管四方的農業八神也。表示君王舉行春節祭祀大禮之意。

  明赫探著小小身子往祭壇望去,只見嬴政裝扮與往日全然不同:他身穿素服、頭戴通天冠、腰系葛帶,正手持禮香,口中朗聲禱告道,「天垂象,地載物,我大秦歷代君民取法與天,取財與地,深受天地之恩澤與先祖之庇護,政與萬千臣民不勝感激,請諸神諸仙諸祖饗用秦人回饋之萬物黍谷,願我大秦之境內,自今日起到來年歲首,皆能土反其宅,水歸其壑,草木歸其澤....」(4)

  待說完一長串的禱告之詞,他便緩緩持香朝東南西北四個方位依次敬拜,圍觀眾人面色無不肅然,他們無比地相信,經過君王這番禱告,來年秦國一定能風調雨順大豐收,一時全場鴉雀無聲。

  待君王祭拜完畢,鬍子雪白的老巫師便領著一百四十名童子,帶著木頭面具、披著熊皮、舉著桃木劍舉行開始驅疫行儺儀式,以祈求神靈助秦人逐疫迎春。

  而宮人則上前恭敬呈給君王一條榛杖指天,無數穿著綠紅黃各色衣物、戴著各色角冠的農夫湧出來,扮演著上古神話中的夔牛等神獸,隨著君王揮杖而跳起上古流傳的祈禱之舞《韶》,大聲附和著歌曰,「於!予擊石拊石,百獸率舞,庶尹允諧...」(5)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