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按這句話理解,當時的秦相是昌平君。但史學家們根據後世出土的秦朝銘文和詔書,推翻了這個謬誤。

  因為,嫪毐政變發生於秦王政九年,不管是史書還是後世出土文物,都清楚地指向同一個證據:秦王政元年到秦王政十年間,秦國的相國都是呂不韋。

  而在秦始皇廢除相邦制、改用左右丞相制之前,秦國的相國都只由一人擔當。再結合韓魏等國的史料來看,當時秦王政年幼,秦國由呂不韋獨掌大權,他也絕不可能再設置一位相國來與自己分權。

  所以,史學家們認為這句話的謬誤之處,或是後人謄抄過程中少寫了一個頓號,它的原意本該是:令相國、昌平君、昌文君發卒攻毐。

  想到這裡,明赫再次在腦海中搜尋起來,到底還有哪件事提到過昌平君呢?

  系統忙提醒道,「宿主可以從商城購買史書大全哦!不過要2000點善意值…」

  明赫略一盤算,果斷決絕,「那可不行,我的善意值要留給始皇大大換東西的,不可能浪費在別人身上,再說了,萬一昌平君只是個無關緊要的路人甲,過段時間就被大大貶出咸陽,我豈不是虧大...」

  話還沒說完,腦中頓時一道亮光閃過,他猛地想了起來。

  不過似乎確實是明赫多心了,因為記憶里關於昌平君的記載同樣平平無奇,對秦始皇並沒有沒什麼威脅。

  他頓時意興闌珊,在心頭嘀咕著,「嗐,讓我白擔心一場,昌平君確實沒折騰過什麼么蛾子,他被始皇大大趕出咸陽八成是工作能力不行吧?嘿,就看現在吧,他竟然連個李斯都辯論不贏,大大這種卷王怎可能一直重用他...」

  扶蘇猛地打了個哆嗦,抱著襁褓的手突然劇烈抖動起來。

  連正在針鋒相對的昌平君和李斯都有所察覺,雙雙停下看向扶蘇。

  明赫感受著他隔著襁褓抖個不停的雙手,暗道,「扶蘇這是咋了?他很冷麼?唉,這才剛入冬呢,才站這麼會兒工夫..這孩子體質也太差了,我以後得多帶他跑跑步..」

  嬴政不動聲色上前一手接過明赫,一手摸了摸扶蘇的額頭,「寡人聽說,你昨夜哄明赫入睡哄到了三更,想來有些睏乏了。蒙恬,你送扶蘇回去歇息吧,今日的功課也免了。」

  不過是句託詞罷了,扶蘇向來是穩妥的孩子,眼下他定因明赫所言昌平君會被貶黜一事失了分寸,畢竟他對昌平君感情深厚,倒也不必非要留在此處如坐針氈。

  再者,他雖深信天道酬勤之道,譬如宮裡凡是年滿四歲的公子公主,每日都要學讀書識字之道。但扶蘇喪母后意志消沉,兩月里就病了兩三場,他便特意吩咐太傅近日少給扶蘇布置功課。在兒女們的健康和才學之間,他會毫不猶豫選擇前者。

  雖然他並不知曉,自己精心愛護的這些孩子,會在二十多年後被他們的親兄弟屠殺殆盡。

  扶蘇順水推舟輕輕道了一聲,「謝父王,那兒臣先回宮歇息了。」

  又踮起腳朝明赫揮了揮手,柔聲道,「阿弟要乖乖的哦,阿兄晚點再來跟你玩。」

  說完,他甚至沒有勇氣看一眼昌平君,就愁眉苦臉地跟著蒙恬走出了殿門,昌平君收回目光,垂下眼眸掩飾心頭疑雲。

  明赫看著他消失在殿前的背景,嘀嘀咕咕道,「快去吧快去吧,雖然你昨晚並沒有哄我哄到半夜三更,但這個鍋我還是背了吧,大大肯定擔心你太冷了,找藉口催你回去添衣服呢。唉,他對你的愛這麼深,如果知道你自殺該有多傷心啊嗚嗚嗚...」

  明赫越想越難過,癟了癟小嘴無聲地哭泣,眼淚一顆一顆流了下來。

  已經離開章台宮的扶蘇自然沒聽到自己的悲劇人生,可抱著明赫的嬴政聽見了。

  一陣巨慟伴隨著數不清的疑惑湧上心頭,劇烈衝擊著他的理智,他穩下心神飛快推斷——扶蘇純孝,敬父母為天,從骨子裡認同「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絕不會做主動了斷性命這種蠢事,這意味著,他必是受人脅迫而死!

  因為他自信,自己就算晚年再憤怒、再昏聵,也絕不會逼死自己的兒女。

  那麼,究竟是何人膽敢繞過他這個君王,去害身為儲君的長公子扶蘇?

  他目光沉沉,瞬間想到了昌平君,會是他麼?不然自己為何要將他逐出咸陽?扶蘇一向信他敬他毫無防備,昌平君若想害扶蘇,機會足夠多...

  下一瞬,嬴政便否定了這個想法。不,扶蘇的母族是楚國,不管華陽夫人還是昌平君,都只會盼著扶蘇好好活著,成為下一任秦國君主。

  再者,若自己查實確是昌平君害了扶蘇,豈會讓他有機會活著離開咸陽?

  一時心念急轉,腦中不斷湧出新的人選,又不斷否定,不過片息之間,久得像過了一年半載...

  他強行收回心神,伸出修長的手指,為明赫揩去頰邊的淚珠,微笑道,「寡人的明赫這是怎麼了,是捨不得你阿兄離開麼?」

  明赫淚眼朦朧看向他,眼淚掉得更多了,放聲嚎啕大哭起來。

  嬴政見他為自己父子的生死離別悲痛到如此地步,倒多了幾分耐心,輕輕抱著襁褓哄著,看得三位大臣目瞪口呆。

  昌平君雖猜到扶蘇定能說服大王收下這孩子,但沒想到大王竟似很喜愛這孩子,世上莫非真有陰差陽錯之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