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前能得康熙親自照顧的,只有太子。

  胤禛也是頭一回被汗阿瑪這樣照顧,眼眶又開始發酸。

  康熙見他撇撇嘴,又想哭的樣子,伸手在他額頭戳了下,「行了,這幸虧是在汗阿瑪和你額娘面前,若讓你兄弟們瞧見了,日後該笑話你了,都九歲了,還哭唧唧的撒嬌。」

  「嗯。」胤禛揉了揉眼睛,把淚意壓回去,小臉有點發燙。

  德妃怕耽誤萬歲爺的政務,讓他先去忙,自己照顧胤禛。康熙卻堅持看著胤禛吃完了小半碗面才離開。

  臨走前還特意叮囑,讓他不用擔心落下功課,養好身子要緊。

  出了胤禛的小院,康熙想順路去看看住在阿哥所的另外兩個兒子,其實是突擊檢查一下二人在做什麼。

  胤祉在屋裡練字,胤褆不在,聽伺候的人說是去毓慶宮了。

  康熙納悶,老大和太子不是一直別苗頭麼,跑毓慶宮做什麼去了?

  既然都出來了,康熙索性往毓慶宮一探究竟。

  胤褆這兩天往毓慶宮跑,是為了派人留洋的事兒。

  他本來不太在意這事兒,卻聽說皇上為了讓旗人願意派自家子弟去西洋留學,重新擬定章程,許願他們回來就能當上五品以上的官。

  這誘惑可不小,旗人若不考科舉,就只能從侍衛一點點往上熬,許多人四五十歲才能熬到五品。

  但去西洋留學頂多十年,派個十幾歲的孩子出去,起點就比別人高一大截。

  這怎麼想也是好事,於是不少人家開始挑選願意留洋的子侄。

  康熙這時候又下了一道上諭,留洋也不是報名就能去的,還得經過面試考校,體能、語言和生活能力三方面都得過關。

  進行考校的官員中,一半是太子的老師,一半是和明珠相熟的傳教士們。

  這樣一來,無論是太子還是胤褆,想安排自己的人去留洋,都得跟對方商量,生怕對方把自己的人給刷了。

  兄弟倆不得不佩服自家汗阿瑪,是互利共贏,還是損人不利己,他倆自己選。

  胤褆倒是恨不得選後者,奈何明珠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他也只好放下對太子的芥蒂,捏著鼻子去找太子。

  康熙到毓慶宮時,兄弟倆正討論西洋的醫學,太子懂醫,胤褆那邊則有一些傳教士帶來的西藥。

  二人不料這大晚上的康熙會來,聽康熙說胤禛病了,太子立刻道:「我這兒正好有一盒西藥,聽說能退熱,不如拿去給四弟試試。」

  胤褆:「……」這藥分明是他剛拿來的,太子這也太無恥了。

  但他現在說,這藥是他拿來的。汗阿瑪又要覺得他斤斤計較。

  胤褆眼珠一轉,說道:「藥可不能隨便試,小孩身體本就弱,萬不可冒這個險。」

  康熙是吃過西藥的,有的有效果,有的吃了不但沒效果,還有不適反應。他也覺得不能給孩子隨便用。

  「老大說得是,藥不能隨便用。還是湯藥穩當。」康熙道。

  太子:「……」大哥這回反應倒是挺快。

  康熙又跟二人講了下洋人簡單粗暴的退熱方式,「聽說他們發熱了不但不保暖,還要吹風喝涼水,這不是找死?還有人洗冷水澡,真不知是怎麼想的。」

  胤褆哈哈大笑,真如明珠所說,洋人有時候蠢兮兮的,腦筋不會拐彎,只以為熱了就要降溫。

  太子笑完卻提出,「說起來我們可以派名太醫去西洋,傳播我們的醫理。」

  康熙聞言,點了點頭,果然還是太子思慮長遠,「太子這提議甚合朕意,你回頭和你那幾位師父商議商議,列個詳細的章程出來。」

  他說完便沒心思多坐,打算也回乾清宮考慮考慮這事兒。

  胤褆:「……」他好像又錯過了一個機會。

  從毓慶宮出來,胤褆還在心裡嘀咕,不是自己笨,是胤礽那小子太滑頭,從小被汗阿瑪親自教導,就跟汗阿瑪肚子裡的蛔蟲似的。

  他該怎麼扳回一局呢?

  胤褆一路走,一路琢磨。進了阿哥所,路過胤禛的小院,聞到似有若無的藥味。

  身後跟著的太監小心翼翼提醒,「阿哥爺要不去瞧瞧四阿哥?」

  胤褆本來都把胤禛生病的事兒給忘了,聞言卻腳步一頓。太子這會兒忙著想章程,肯定顧不上關心四弟。他這時候探望四弟,汗阿瑪知道了,肯定誇他是個好兄長。

  難得的表現機會,怎麼能錯過呢?

  第025章

  胤禛在床上躺了一天,吃了東西後擔心積食,沒有繼續躺著。而是起身在屋中走了走。

  《大義覺迷錄》他昨晚才讀了一半,怕被旁人發現這書,他昨晚讀完,專門藏在書架最角落的位置。

  這會兒想拿出來看看,人到了書架前,又遲疑起來。

  這本書里的內容對他衝擊太大了,他怕自己看完後面一半,病會更重。但又實在好奇後面的內容。

  正糾結時,大阿哥來了。

  他有點意外,之前大哥讓胤禟搶他的小狗,他還以為自己得罪了大哥,雖不知道為什麼,但這段日子兄弟之間都沒怎麼說話。沒想到大哥會主動來看他。

  「剛聽汗阿瑪說你病了,過來瞧瞧,」胤褆不太會關心人,一進屋先被屋裡的藥味熏得皺了皺鼻子,大馬金刀地在椅子上坐下,語氣別彆扭扭地說。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