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1頁
二相把摺子遞到侯府,蕭縝再把二叔蕭守義請過來,陪著夫妻倆一起商議。
蕭守義笑道:「臣愚笨, 皇上與娘娘決定就好。」
佟穗:「在咱們自家,二叔怎麼如此拘謹?」
蕭縝:「是啊, 這裡沒有外人,二叔像以前那樣喚我們名字就好。」
蕭守義忙道:「不可不可, 皇家就得有皇家的規矩,再像以前那樣,既有違君臣之禮,傳出去也有失皇上的威儀。」
臣民會嘲笑蕭家鄉野出身,哪怕做了皇帝也沒有皇族的樣子。
他非要堅持,蕭縝也就隨他去了。
最終,蕭縝、佟穗都贊成將國號定為「衛」,一則他們出身衛縣,二則老爺子為太祖皇帝,生前受封「衛國公」,此國號也有緬懷老爺子之意。
年號定為「永安」,一則寓意合適,二則蕭縝的永安侯是興平帝封的,以此為年號,恰好能證明蕭縝對興平帝的忠心,如今繼承帝位只因順應民意,而非他早就有所圖謀。
.
冬月初六,蕭縝正式登基稱帝,昭告天下,京城也終於解開了戒嚴。
大典一結束,蕭縝就開始忙了起來。
首先是冊封佟穗為皇后,另擇吉日舉辦封后大典。
跟著是一群皇親國戚的冊封,追封過亡人,就輪到了還活著的。
蕭守義封景王,賀氏為景王妃。長子蕭延封世子,次子蕭涉封武郡王,長女蕭玉蟬為寶福郡主。
蕭姑母封宜春大長公主,蕭姑父為駙馬。
柳初封和靜長公主,綿綿封嘉樂郡主。
蕭野封寧王。
佟有餘封承恩公,周景春封廣德伯。
皇親國戚之後,該封功臣武將了。
十位邊將,馮籍保留世襲罔替的國公爵位,已經是侯爺的趙良臣、袁樓山、謝堅、羅霄加封為國公,喬長順以及剛剛立下戰功的青州、合州二將都封了侯爵,只有新任的漢州、江州二將尚未有立功的機會,仍是守將。
蕭縝身邊那一幫外姓兒郎,孫典、張文功、齊雲都封了侯。
文臣官職基本沒動,京城三營的武官卻有了變化。
魯恭仍為東營正都指揮使,蕭野為副都。
齊恆仍為西營正都指揮使,趙瑾為副都。
蕭守義升任南營正都指揮使,孫典為副都。
張文功升為御前軍統領,蕭涉為副統領。
這都是在乾元殿大殿上宣布的。
散朝之後,有人歡喜有人怒,蕭守義正接受著魯恭等人的賀喜,餘光瞥見兒子蕭延鐵青的臉龐,心中就是一沉,勉強又應酬了一陣,便放開腳步去追兒子。
「站住,你要去哪?」
蕭延腳步太快,蕭守義不得不喊道。
蕭延瞅瞅父親,又往前走了幾步才憤憤停下,指著乾元殿前面正在往外走的一眾武官道:「魯國公是老人,齊侯趙瑾都有功,我認了,老四是二哥的親弟弟,讓他做東營副都我也認,可文功、孫典哪個比我強了,就連老五都升了官,憑什麼就我還是三品的衛指揮使?」
蕭守義:「放屁,長安、佟貴、齊雲照樣也是衛指揮使,哪裡就你自己了?皇上選官要考慮方方面面,你爹我已經掌管南營了,你還想升到哪去?」
蕭延:「祖父在的時候,他能跟二哥同管南營,現在二哥登基了,讓咱們父子倆管南營又有何不可,難道我這個親弟弟還不如孫典更讓二哥信任?還有文功,那可是御前軍統領,二哥怎麼放著三個親弟弟不用偏去用他?」
蕭守義:「真想知道?」
蕭延點頭。
蕭守義四處看看,將兒子帶到一個偏僻之處,然後就趁兒子沒有準備的時候,一巴掌扇了過去。
蕭延:「……」
蕭守義:「混帳,你娘糊塗,你比她更糊塗!」
蕭延一手捂著臉,雙眼噴火地瞪著面前的親爹。
蕭守義:「就因為沒升你的官,你就這麼多牢騷抱怨,怎麼,你二哥還不如你會當皇帝了?」
蕭延沒再瞪親爹,卻也不服,扭著脖子道:「我氣他偏心!」
蕭守義:「且不說孫典、文功就是比你強,是你沒有自知之明,就算你二哥真偏心了,你做臣子的,還敢抱怨皇上不成?」
蕭延:「……一家兄弟,我說兩句還不行了?」
蕭守義:「知道范釗是怎麼死的嗎,就是因為他一直把皇上當弟弟,對皇上沒有半點敬重!好啊,剛死了一個范釗,又出了你這混帳,怎麼,你是想學范釗去管你二哥啊,還是想學他去害你二哥,最後連累全家性命?」
蕭延:「……」
蕭守義指著他的鼻子道:「你給我安安分分的,我死了你還能當個王爺,再敢讓我發現你對皇上有任何不敬,我先打斷你的腿,省著你干出那豬狗不如的事來,讓你祖父在九泉之下都過不安生,讓范釗在一旁也看咱們家的笑話!」
蕭延見老爹氣得不輕,低頭跪了下去:「您放心,兒子絕不會做范釗。」
蕭守義:「你最好記住,沒你二哥二嫂,咱們一家早死乾淨了。」
.
黃昏時分,蕭縝騎馬出了皇宮,離得近,沒多久就回了侯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蕭守義笑道:「臣愚笨, 皇上與娘娘決定就好。」
佟穗:「在咱們自家,二叔怎麼如此拘謹?」
蕭縝:「是啊, 這裡沒有外人,二叔像以前那樣喚我們名字就好。」
蕭守義忙道:「不可不可, 皇家就得有皇家的規矩,再像以前那樣,既有違君臣之禮,傳出去也有失皇上的威儀。」
臣民會嘲笑蕭家鄉野出身,哪怕做了皇帝也沒有皇族的樣子。
他非要堅持,蕭縝也就隨他去了。
最終,蕭縝、佟穗都贊成將國號定為「衛」,一則他們出身衛縣,二則老爺子為太祖皇帝,生前受封「衛國公」,此國號也有緬懷老爺子之意。
年號定為「永安」,一則寓意合適,二則蕭縝的永安侯是興平帝封的,以此為年號,恰好能證明蕭縝對興平帝的忠心,如今繼承帝位只因順應民意,而非他早就有所圖謀。
.
冬月初六,蕭縝正式登基稱帝,昭告天下,京城也終於解開了戒嚴。
大典一結束,蕭縝就開始忙了起來。
首先是冊封佟穗為皇后,另擇吉日舉辦封后大典。
跟著是一群皇親國戚的冊封,追封過亡人,就輪到了還活著的。
蕭守義封景王,賀氏為景王妃。長子蕭延封世子,次子蕭涉封武郡王,長女蕭玉蟬為寶福郡主。
蕭姑母封宜春大長公主,蕭姑父為駙馬。
柳初封和靜長公主,綿綿封嘉樂郡主。
蕭野封寧王。
佟有餘封承恩公,周景春封廣德伯。
皇親國戚之後,該封功臣武將了。
十位邊將,馮籍保留世襲罔替的國公爵位,已經是侯爺的趙良臣、袁樓山、謝堅、羅霄加封為國公,喬長順以及剛剛立下戰功的青州、合州二將都封了侯爵,只有新任的漢州、江州二將尚未有立功的機會,仍是守將。
蕭縝身邊那一幫外姓兒郎,孫典、張文功、齊雲都封了侯。
文臣官職基本沒動,京城三營的武官卻有了變化。
魯恭仍為東營正都指揮使,蕭野為副都。
齊恆仍為西營正都指揮使,趙瑾為副都。
蕭守義升任南營正都指揮使,孫典為副都。
張文功升為御前軍統領,蕭涉為副統領。
這都是在乾元殿大殿上宣布的。
散朝之後,有人歡喜有人怒,蕭守義正接受著魯恭等人的賀喜,餘光瞥見兒子蕭延鐵青的臉龐,心中就是一沉,勉強又應酬了一陣,便放開腳步去追兒子。
「站住,你要去哪?」
蕭延腳步太快,蕭守義不得不喊道。
蕭延瞅瞅父親,又往前走了幾步才憤憤停下,指著乾元殿前面正在往外走的一眾武官道:「魯國公是老人,齊侯趙瑾都有功,我認了,老四是二哥的親弟弟,讓他做東營副都我也認,可文功、孫典哪個比我強了,就連老五都升了官,憑什麼就我還是三品的衛指揮使?」
蕭守義:「放屁,長安、佟貴、齊雲照樣也是衛指揮使,哪裡就你自己了?皇上選官要考慮方方面面,你爹我已經掌管南營了,你還想升到哪去?」
蕭延:「祖父在的時候,他能跟二哥同管南營,現在二哥登基了,讓咱們父子倆管南營又有何不可,難道我這個親弟弟還不如孫典更讓二哥信任?還有文功,那可是御前軍統領,二哥怎麼放著三個親弟弟不用偏去用他?」
蕭守義:「真想知道?」
蕭延點頭。
蕭守義四處看看,將兒子帶到一個偏僻之處,然後就趁兒子沒有準備的時候,一巴掌扇了過去。
蕭延:「……」
蕭守義:「混帳,你娘糊塗,你比她更糊塗!」
蕭延一手捂著臉,雙眼噴火地瞪著面前的親爹。
蕭守義:「就因為沒升你的官,你就這麼多牢騷抱怨,怎麼,你二哥還不如你會當皇帝了?」
蕭延沒再瞪親爹,卻也不服,扭著脖子道:「我氣他偏心!」
蕭守義:「且不說孫典、文功就是比你強,是你沒有自知之明,就算你二哥真偏心了,你做臣子的,還敢抱怨皇上不成?」
蕭延:「……一家兄弟,我說兩句還不行了?」
蕭守義:「知道范釗是怎麼死的嗎,就是因為他一直把皇上當弟弟,對皇上沒有半點敬重!好啊,剛死了一個范釗,又出了你這混帳,怎麼,你是想學范釗去管你二哥啊,還是想學他去害你二哥,最後連累全家性命?」
蕭延:「……」
蕭守義指著他的鼻子道:「你給我安安分分的,我死了你還能當個王爺,再敢讓我發現你對皇上有任何不敬,我先打斷你的腿,省著你干出那豬狗不如的事來,讓你祖父在九泉之下都過不安生,讓范釗在一旁也看咱們家的笑話!」
蕭延見老爹氣得不輕,低頭跪了下去:「您放心,兒子絕不會做范釗。」
蕭守義:「你最好記住,沒你二哥二嫂,咱們一家早死乾淨了。」
.
黃昏時分,蕭縝騎馬出了皇宮,離得近,沒多久就回了侯府。
小貼士: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