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賀書是要寫的,賀禮也不能少。

  但這賀禮怎麼送也是有講究的。崔鎮是升官,送金銀財帛都不合適,要送些寓意節節高升或符合文人身份的禮物。

  送玉竹子擺件最合適,可崔筠窮,因此她傾向於送文房四寶。

  崔筠不禁看了眼竇嬰回汴州後差人送來的一塊「上谷墨」,這塊墨是出自南北朝時期上谷郡制墨名家之手的名墨。

  當初李賊攻下汴州後四處搜颳得了這塊墨,後來他賞給了竇嬰。吳誠派人來殺竇嬰時,她什麼金銀財帛都來不及帶,就只帶走了這塊擱在手邊的墨。

  竇嬰得知崔筠要將昭平別業被毀的藏書默寫下來,回到汴州後就特意送了這塊名墨過來給她以資鼓勵。

  她前腳剛得這塊名墨,林長風后腳就來討要禮物,是巧合嗎?

  而且她沒看錯的話,杜媼瞟了這塊名墨好幾眼。

  崔筠說:「這是喜事,我會親自為兄長備一份賀禮。」

  送名墨是不可能的,只能改天去縣城的坊市看看有沒有合適的文房四寶了。

  杜媼目光一滯,正要說什麼,林長風遞給她一個眼神,她便悻悻地把話咽了回去。

  ——

  崔筠雖拒絕了趕在開年之前把遷墳的事辦完,卻沒法躲避回鄧州祖宅過年的命運。

  因為冬至要祭祖。

  這是全族的大事,外嫁女可以不參加,還未出嫁的她卻是要參加的。

  祭祖和墓祭不一樣,朝廷定下了元日、夏至、仲秋和冬至為祭祖日,有家廟的在家廟裡祭祀,不夠資格立廟的就在自家的正廳里祭祀。

  掃墓一般在寒食、中元節和重陽進行,和嚴肅沉重的祭祖儀式不同,掃墓往往會伴隨著踏青、賞花等娛樂活動,氣氛沒有那麼沉重。

  距離冬至已不足一個月,崔筠需要在這一個月內處理完諸多事務。

  她這邊忙得腳不沾地,張棹歌那邊也同樣任務繁重。

  第16章 冬狩

  農忙時期的縣鎮兵除了巡視縣界、剿匪,偶爾還要去營田幫忙干農務,只有冬天最清閒。且冬季氣候寒冷,為了減少薪炭的消耗,只能增加操練項目,以達到驅寒的效果。

  冬天也是朝廷唯一允許狩獵的季節,張棹歌就以訓練山地作戰能力為由,領著手下的兵去狩獵。

  她正好試試新學會的【陷阱精通】技能好不好使。

  「這系統該不會是要把我往獵戶這個職業方向培養吧?」張棹歌心裡犯嘀咕。

  瞧她獲得的技能——武術、刀術、箭術、槍術,還有這製作陷阱的本事,以後她要是不當兵了,或許可以轉職當個獵戶。

  在山裡待了兩日,返回營寨時,每個鎮兵的臉上都帶著喜色。

  不是每一個鎮兵都親手捕捉到了獵物,但很多獵物都是鎮兵們通過合作捕捉到的,因此這些獵物也有他們的一份。

  他們已經很久都沒吃過肉了,這次終於可以一飽口福。

  不過,最讓他們崇拜敬佩的是張棹歌,她一人就拿下了十幾隻獵物,要不是有些飛禽走獸無法入她的眼,被她放了一馬,她的收穫只會更多。

  他們自然無法知曉張棹歌放過那些獵物真正的原因,因為那些動物大部分都是她所熟悉的國家重點保護動物,比如梅花鹿、麂子、獐子、貓頭鷹等。

  不是她穿越了也不忘遵紀守法,實在是它們太可愛了,她有些下不去手。

  兔子同樣可愛,但她一掏就是一窩。

  ——兔兔這麼可愛,當然是撒孜然更美味啦!

  兔子、野雞,她自個留著,野豬則抬回去給全營寨加餐,免得鄭什將和另外兩營的副將有意見。

  還有一頭豹子,張棹歌發現它的時候身體都涼了,從傷口判斷應該是跟老虎干架被咬死的。

  這是送上門的獵物,張棹歌把它撿回去送給了她那個義兄杜秉騫。

  雖說杜秉騫現在不是她的直屬上司,沒法再罩著她,可她若是因此而不再跟杜秉騫往來,那不成勢利小人了嗎?

  況且這豹子是白撿的,她既沒花錢又沒出力,還能做人情,何樂而不為呢。

  遠在州城的杜秉騫收到豹子後果然十分欣慰,他還當昔日的親信們跟他分道揚鑣後,都不再將他放在眼裡,沒想到張棹歌得了好東西仍不忘孝敬他,真不愧是他的好兄弟!

  獸皮,尤其虎皮、豹皮十分珍貴,一張品相完好的豹皮足可作為貢品進獻給天子。這一張品相差了點,但也價值不菲。

  張棹歌送來時十分低調,杜秉騫也知道不能聲張,否則容易招來旁人的嫉妒。

  他悄悄地將豹皮剝下來,處理過後藏進了私人寶庫里,再讓人給張棹歌帶個口信,表示他非常感動還有這麼一位好兄弟記掛著他,他一定會想辦法將她調回到身邊的。

  張棹歌:「……」

  大可不必!!!

  她很滿意現在的日子。

  好在杜秉騫在這汝州還未站穩腳跟,一時半會兒是沒法暗箱操作的。

  鄭什將也知道這豹子的存在,但張棹歌已經送出了三頭野豬,其中一頭還是給抬到了他家裡去,他便不好意思再要這豹子。

  用這些野豬堵住了他們的嘴,張棹歌就心安理得地把那些野雞、野兔給處理了。

  除了現烤現吃的野兔外,其餘的她都做成了臘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