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旁倚著門楹的張棹歌瞧著這大團圓的一幕,內心微微觸動:也不知道爸媽怎麼樣了,有沒有趁著還年輕趕緊生個二胎。早些年家裡拆遷的錢還沒有動過,回遷房有三套,商鋪也有六間,只要不賭博不創業不投資,養老是綽綽有餘的。

  哎。誰能想到她年紀輕輕就這麼穿越了呢?

  要不是那一場席捲了全省的水災,要不是半夜趕去轉移山區群眾,要不是那山體滑坡……

  罷了,好歹還活著。

  穿越的這半年時間裡,她都忍耐著不去想她失蹤後父母的反應,也不去思念雙親、友人,但思念之情如潮湧,也不知道哪天在什麼情況下就決了堤。

  張棹歌不忍打斷姐妹溫情團聚,走了出去。

  竇嬰把她叫住:「大郎。」

  張棹歌回頭,說:「我回營寨,你有事讓人到那兒找我。」

  崔筠鬆開表姐,又拭去臉上的淚,向張棹歌表達了謝意。

  張棹歌離開後,崔筠不欲叫杜媼等人在旁邊盯著,便拉著竇嬰到更裡面的北堂去敘說舊事。

  「阿姊這些年受苦了。」

  竇嬰眉眼彎彎,打趣道:「你覺得我是滄桑了,還是被磋磨老了?」

  崔筠忙說:「阿姊依舊光彩照人。」

  她的表姐竇嬰年少時,其美貌便已經冠絕汴州,及笄後更是美得傾城。

  當初李賊占領了汴州,聽說了竇嬰的絕色,就闖入竇家提出了納她為妾的要求。

  竇家也是書香門第官宦世家,當朝的竇宰相便是竇嬰的族祖父,以她的條件,嫁給皇親國戚都不輸門第,兒子比竇嬰還大幾歲的武夫李賊怎麼有臉讓竇嬰為妾?

  但為了保全竇家上下,為了保護來竇家避難的姑母、表妹,十六歲的竇嬰便主動站了出來。

  在她的庇護下,年十三,臉蛋剛長開的崔筠才避免成為被李賊賞賜給部下的玩物。

  她的付出與恩情崔筠沒齒難忘,更不會有任何輕賤她的念頭。

  竇嬰豁達地笑說:「我並未吃苦,所以不必憐憫我。」

  儘管竇嬰的遭遇在世人看來是不幸的,但她本人卻並未將過往的苦難放在心上。這三年來容顏未改,心性也依舊是這麼豁達灑脫。

  在她面前,崔筠自慚形穢。

  竇嬰愛憐地摸了摸崔筠的腦袋,說:「當初我委身於李賊,本就抱著捨身取義誅滅李賊的心思,不全是為了你們而委曲求全,所以不必介懷。」

  經竇嬰娓娓道來,崔筠才知道竇嬰當年想辦法取得李賊的信任後,以維繫李賊跟牙門將陳仙的關係為由,跟陳仙的妻子竇氏結為姐妹。

  竇嬰深知枕邊風的威力,便常給竇氏洗腦,多年經營,終於令陳仙有了歸降朝廷的心思。

  陳仙收買了李賊身邊的醫官,借著看病的機會給李賊下毒。

  今年四月初二,李賊毒發,其子封鎖了消息,竇嬰將密信放在點心裡給竇氏送去,陳仙便領著牙兵殺了李賊的妻兒,自領節度使之職。

  不過僅三個月,李賊的親信吳誠便打著為李賊報仇的幌子殺了陳仙。

  就算吳誠不清楚竇嬰在李賊被殺一事上起了什麼作用,但看到李賊的妻兒都被殺光,她卻被陳仙放了一馬,也能猜到她是跟陳仙是同夥。

  「我當時不在陳宅,賊軍未能第一時間找到我,張大郎又趕在賊兵到來之前將我救走,我因此躲過一劫,可惜鏡顏……」

  竇嬰黯然。鏡顏是她身邊的婢女,當初她被李賊納為妾時,鏡顏也跟在她的身邊。吳誠報復她時,鏡顏擔心她無法脫身,就換上她的衣服吸引前來殺她的賊軍注意,為張棹歌爭取將她救走的時間。

  「難怪阿姊這次過來身邊並無鏡顏相伴。」崔筠不由得為鏡顏感到惋惜,「那之後呢?」

  「之後張大郎隨陳仙的心腹牙將去東都洛陽投奔賈使,他將我送回汴州,我聽聞他要到汝州任鎮將,便托他幫忙打聽你的下落。」

  聽到表姐言辭中對張棹歌的親近,崔筠醋意橫生。

  竇嬰敏銳地發現了七娘的小表情,想起什麼,便寬解她說:「你可是知曉張大郎出身淮寧軍的事了?其實你誤會他了,他並非正規的淮寧軍出身。」

  崔筠訝異,淮寧軍還分正規不正規?

  「張大郎是關中人,關中鬧饑荒,三月的時候他跟著鄉里逃荒到蔡州,然後遇到李賊招募兵馬。他投戎沒多久就碰上陳仙誅殺李賊自立之事,之後被選為陳仙的親兵,再後來的事你也能猜到。所以當年李賊領著淮寧軍破城、劫掠之時,他並未在其中。」

  崔筠聞言,心中對張棹歌的那點芥蒂也沒了。

  「不提他也不提我的事了。」竇嬰關心地問:「七娘這些年怎麼樣了?」

  崔筠說:「當初阿姊被帶走,我等了許久也沒等到你傳遞書信回來,而阿娘受驚嚇後,纏綿病榻許久,但藥石罔效,沒多久就去世了,我只好帶著阿娘的遺體回汝州。我在魯山縣找了許久才找到阿耶的墓,將他與阿娘合葬。之後我被大伯父給接到了鄧州……」

  她也曾托大伯父崔元峰派人打聽竇嬰的消息,但蔡州是反賊的地盤,竇嬰又在李賊的後院,想要聯繫上她並不容易。

  後來先是李賊被殺,陳仙取而代之,吳誠又殺陳仙……到處兵荒馬亂,消息也有滯後性,真真假假難以分辨。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