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頁
漣絳一動不動,宛如死屍。
見狀,雲沉復又嘆氣:「世事無常反覆,但終歸難逃因果輪迴。小公子,殿下的死,不是你的錯。」
這話音飄散,屋中仍舊悄無聲息。
漣絳像是死了,慘白著臉臥於榻間,唇色更是幾近於無。
世間已無什麼能喚醒他。
榻前雲沉默然注視著漣絳,回想往日所為,心緒難平——
他旁敲側擊提點漣絳,與樓棄舞串通逼漣絳長出尾巴。
而他這麼做,是因受天道之令。
想到這兒,他扭頭看向身邊白髮蒼蒼的老人。
老人注意到他的目光,側首朝他微微一笑。
雲沉鬱悶地偏頭,思來想去終究拿不準自己所作所為是對是錯。
「年輕人,」老人見狀收回視線,目光落在漣絳身上,「老夫有辦法救你的心上人。」
漣絳充耳不聞,默不作聲。
雲沉不由抿唇,低聲道:「他傷心太甚,今日興許是不想搭理......」
「你是誰?」
漣絳偏巧在此時出聲,打斷雲沉未說話的話。
聞言,老人彎腰將袖裡的物什放入漣絳掌心,笑吟吟道:「小公子覺得老夫是誰,老夫便是誰。」
漣絳手指微蜷,老人遞給他的東西硌著他的掌心,也硌在他的心尖上。
他微微偏頭,篤信不疑:「天道。」
老人頷首,又意識到他此時看不見,於是出聲道:「叫『天道』太過生疏,小公子與雲沉一樣,喚老夫『扶緲』便是。」
漣絳一時未作聲,安靜須臾後驀地笑起來:「三界眾生找尋天道多年,都以為天道神出鬼沒,不入人世,卻不想所謂天道,原是七歲求道,十歲化神的山神扶緲。」
更是瑤山長老,是步重的師父。
眾生費盡心思所尋之人,原已近在咫尺。
「想來他們也不知,」扶緲捋著鬍子哈哈一笑,應和他的話,「天道並非如話本里那般是個儀表堂堂的俊公子,而是病弱體虛的老人。」
漣絳嘴角的笑意漸漸淡去,指腹從掌心中的東西上拂過,滿是眷戀。
扶緲密切留意著他,此刻將他微小的動作納入眼底,嘆聲道:「觀御三魂七魄雖散,但並未隕滅,仍有機會重回人世。」
「嗯。」漣絳不咸不淡地應聲,並未多問,像是並不在意此事。
雲沉望著他,恍神間竟覺得眼前人不是漣絳,而是觀御。
但這種感覺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漣絳輕聲道:「他拼死護著我,是想要我好好活著。」
扶緲點頭,手裡拂塵搭上另一邊胳膊:「太子殿下不惜神魂俱散,也要鎮壓春似舊,讓小公子平平安安地活著。此情此意,三界之中無人能比。」
漣絳聞聲復又淡淡地「嗯」了一聲,面上低落的神情不變,叫人揣摩不透。
扶緲卻知他心中所想,坦誠直言說:「說來都怪老夫當年疏忽大意,沒能及時窺見端倪,才讓春似舊走火入魔,釀成大禍。」
「府青是誰?」漣絳聽他似是要說起舊事,緩聲問。
扶緲摸著鬍子的手微微一頓,繼而嘆息後說道:「府青、春似舊以及憫心都與女媧、伏羲和盤古一樣,是天地混沌之初便出現的神,無人知道他從哪裡來。」
漣絳:「你是天道。」
「是,」扶緲仰首一笑,蒼老的雙眼稍稍眯起,「老夫確是天道,但小公子有所不知,天道也是女媧娘娘所造。」
漣絳怔愣住,俄頃才意識到他話里的意思——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捏泥造人,而天道生而非神,起初也只不過是眾多泥人中的一個。
「天地混沌初分之時,盤古分離天地二界,卻未分三界,是以女媧娘娘捏泥造人後,人神妖不分好壞,共居一地。
後來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撞倒不周山,天地開裂,娘娘鍊石補天,伏羲大帝漸漸意識到眾生若再雜居一處,勢必還會再現不周山傾之景,便持天斧斬分三界——上為天,居神佛;中為地,居凡胎;下為冥,居鬼怪。
此後神佛、凡人、妖魔各司其職,互不干涉,三界安寧太平。」
談及舊事,扶緲明顯地鬆懈下來,半閉著眼似在回想。
「起初三界中並無那麼多神佛妖魔,九重天寂靜,冥界更是冷清,娘娘與陛下便造神造魔。
而老夫少時天馬行空,曾孜孜不倦地在石上刻下千萬神佛妖魔相。
女媧娘娘遊歷世間,瞧見那面石壁以後,便問老夫可願意讓石上眾生相成真。老夫自是一口答應。」
扶緲緩緩眨眼,眼底多有得意。
「那之後女媧娘娘施法將那石壁變作了一卷書冊,並帶老夫到九重天,老夫也因此結識府青、春似舊和憫心。」
扶緲說完,長嘆一口氣,隨後揉著膝蓋道:「老夫問過女媧娘娘,也問過伏羲大帝,這三人究竟從何處來。但娘娘與陛下都只是一笑而過,並未告知老夫他們的身世。」
漣絳側耳聽著,摸不透扶緲是當真不知,還是有意隱瞞。
但無論如何,漣絳都問道:「觀御是府青,對麼?」
雲沉聞言一驚:「怎麼可能?殿下......」
「雲沉,」扶緲輕拍雲沉肩膀,微微頷首,「太子殿下確是府青。」
即便早有預料,但真正得到肯定的答覆時漣絳依舊有些出神。
見狀,雲沉復又嘆氣:「世事無常反覆,但終歸難逃因果輪迴。小公子,殿下的死,不是你的錯。」
這話音飄散,屋中仍舊悄無聲息。
漣絳像是死了,慘白著臉臥於榻間,唇色更是幾近於無。
世間已無什麼能喚醒他。
榻前雲沉默然注視著漣絳,回想往日所為,心緒難平——
他旁敲側擊提點漣絳,與樓棄舞串通逼漣絳長出尾巴。
而他這麼做,是因受天道之令。
想到這兒,他扭頭看向身邊白髮蒼蒼的老人。
老人注意到他的目光,側首朝他微微一笑。
雲沉鬱悶地偏頭,思來想去終究拿不準自己所作所為是對是錯。
「年輕人,」老人見狀收回視線,目光落在漣絳身上,「老夫有辦法救你的心上人。」
漣絳充耳不聞,默不作聲。
雲沉不由抿唇,低聲道:「他傷心太甚,今日興許是不想搭理......」
「你是誰?」
漣絳偏巧在此時出聲,打斷雲沉未說話的話。
聞言,老人彎腰將袖裡的物什放入漣絳掌心,笑吟吟道:「小公子覺得老夫是誰,老夫便是誰。」
漣絳手指微蜷,老人遞給他的東西硌著他的掌心,也硌在他的心尖上。
他微微偏頭,篤信不疑:「天道。」
老人頷首,又意識到他此時看不見,於是出聲道:「叫『天道』太過生疏,小公子與雲沉一樣,喚老夫『扶緲』便是。」
漣絳一時未作聲,安靜須臾後驀地笑起來:「三界眾生找尋天道多年,都以為天道神出鬼沒,不入人世,卻不想所謂天道,原是七歲求道,十歲化神的山神扶緲。」
更是瑤山長老,是步重的師父。
眾生費盡心思所尋之人,原已近在咫尺。
「想來他們也不知,」扶緲捋著鬍子哈哈一笑,應和他的話,「天道並非如話本里那般是個儀表堂堂的俊公子,而是病弱體虛的老人。」
漣絳嘴角的笑意漸漸淡去,指腹從掌心中的東西上拂過,滿是眷戀。
扶緲密切留意著他,此刻將他微小的動作納入眼底,嘆聲道:「觀御三魂七魄雖散,但並未隕滅,仍有機會重回人世。」
「嗯。」漣絳不咸不淡地應聲,並未多問,像是並不在意此事。
雲沉望著他,恍神間竟覺得眼前人不是漣絳,而是觀御。
但這種感覺並沒有持續太久,因為漣絳輕聲道:「他拼死護著我,是想要我好好活著。」
扶緲點頭,手裡拂塵搭上另一邊胳膊:「太子殿下不惜神魂俱散,也要鎮壓春似舊,讓小公子平平安安地活著。此情此意,三界之中無人能比。」
漣絳聞聲復又淡淡地「嗯」了一聲,面上低落的神情不變,叫人揣摩不透。
扶緲卻知他心中所想,坦誠直言說:「說來都怪老夫當年疏忽大意,沒能及時窺見端倪,才讓春似舊走火入魔,釀成大禍。」
「府青是誰?」漣絳聽他似是要說起舊事,緩聲問。
扶緲摸著鬍子的手微微一頓,繼而嘆息後說道:「府青、春似舊以及憫心都與女媧、伏羲和盤古一樣,是天地混沌之初便出現的神,無人知道他從哪裡來。」
漣絳:「你是天道。」
「是,」扶緲仰首一笑,蒼老的雙眼稍稍眯起,「老夫確是天道,但小公子有所不知,天道也是女媧娘娘所造。」
漣絳怔愣住,俄頃才意識到他話里的意思——
盤古開天闢地,女媧捏泥造人,而天道生而非神,起初也只不過是眾多泥人中的一個。
「天地混沌初分之時,盤古分離天地二界,卻未分三界,是以女媧娘娘捏泥造人後,人神妖不分好壞,共居一地。
後來共工與顓頊爭奪帝位,撞倒不周山,天地開裂,娘娘鍊石補天,伏羲大帝漸漸意識到眾生若再雜居一處,勢必還會再現不周山傾之景,便持天斧斬分三界——上為天,居神佛;中為地,居凡胎;下為冥,居鬼怪。
此後神佛、凡人、妖魔各司其職,互不干涉,三界安寧太平。」
談及舊事,扶緲明顯地鬆懈下來,半閉著眼似在回想。
「起初三界中並無那麼多神佛妖魔,九重天寂靜,冥界更是冷清,娘娘與陛下便造神造魔。
而老夫少時天馬行空,曾孜孜不倦地在石上刻下千萬神佛妖魔相。
女媧娘娘遊歷世間,瞧見那面石壁以後,便問老夫可願意讓石上眾生相成真。老夫自是一口答應。」
扶緲緩緩眨眼,眼底多有得意。
「那之後女媧娘娘施法將那石壁變作了一卷書冊,並帶老夫到九重天,老夫也因此結識府青、春似舊和憫心。」
扶緲說完,長嘆一口氣,隨後揉著膝蓋道:「老夫問過女媧娘娘,也問過伏羲大帝,這三人究竟從何處來。但娘娘與陛下都只是一笑而過,並未告知老夫他們的身世。」
漣絳側耳聽著,摸不透扶緲是當真不知,還是有意隱瞞。
但無論如何,漣絳都問道:「觀御是府青,對麼?」
雲沉聞言一驚:「怎麼可能?殿下......」
「雲沉,」扶緲輕拍雲沉肩膀,微微頷首,「太子殿下確是府青。」
即便早有預料,但真正得到肯定的答覆時漣絳依舊有些出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