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聽著她的描述,孟溪梧也陷入了回憶之中,傷痛在這一刻散了不少,她的嘴角不由得地揚起了一個極小的弧度。
「好啊,尋個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去青柳山的莊子裡歇幾日。」
「不過得等我幫著皇上解決了選秀女的事之後。」
顏吟漪見她終於笑了,心中慰藉,朝她歡快地眨了眨眼,「那就這麼說定了,我這些天就收拾一下要帶的行禮,等你做完了要做的事,我們就出發。」
少女眉眼彎彎,眼底映著璀璨的光暈,孟溪梧心中的歡喜和期待慢慢滋生,沉默片刻,她抬手摟住了少女,在她光潔的額上落下一吻,「這些天辛苦你在府中操持,才沒讓底下的人亂了套。」
「謝謝你,漪漪。」
眉心的灼熱宛如滾燙的光,撞進了少女的胸口,她抱住了女人的腰,與之緊緊相貼,兩顆孤寂的心親密挨在了一起,「我們之間,不用道謝。」
……
任誰也沒想到,令朝臣們頭痛不已的選秀一事,竟然被清河郡主在早朝時當眾提起。
晨光熹微處,眾人神情恍惚,腦瓜子嗡嗡嗡的,在聽到清河郡主說著選秀二字時,頓時精神抖擻,從方才的昏昏欲睡中清醒了過來,稍稍抬起頭,默默打量著上首永和帝的神色。
只是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清河郡主並不是提議廣選秀女,而是肯定了永和帝的做法,並說起了另一件事。
「……皇上既然下定了決心,此生唯有皇后娘娘一人,不再選秀充盈後宮,臣也覺得如此極好。如今女學已經開辦,一些女子正在接受同男子一樣的教養,那往後也不會僅有出嫁這一條路。」
孟溪梧語氣沉著冷靜,一連串的話語說完,完全不容周圍的臣子置喙,「女子科舉一事,之前已經被提過了,不過如何施行,一直處於爭議之中。不如今日就把這件事一起解決了?」
「另外,除了科舉,若有女子想做其他行當,也無不可……」
清河郡主慢條斯理地說完,朝堂上的臣子們驚訝地愣在了原地。雖然他們知道清河郡主自小就有些離經叛道,長大了甚至還別出心裁地「娶」了一名女子為妻,如此大膽,但他們也沒想到她還能造出這麼多的么蛾子來。
女子科舉?!還要容許女子可以從事其他行當?!
這簡直就是聞所未聞,不可理喻,倒反天罡啊!
回過神來的眾臣紛紛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先是譴責了清河郡主的糊塗大膽,又固執死板地請求永和帝三思,不能違背祖訓,做下此等荒謬之事。
孟溪梧盯著腳下的大理石地板,看著上面折射出周圍臣子怒不可遏的面容,閉了閉眼,然而耳畔仍舊是他們嘰嘰喳喳的爭吵和指責,鬧得實在是心煩。她又抬起頭來,微蹙眉頭,朝四周輕描淡寫地掃了一眼。
「女子科舉一事,是家母生前也贊同的事。」她的目光很平靜,但還在吵鬧不休的眾人卻是被駭了一跳,緊緊閉上了嘴,不再隨意發言。
清河郡主的母親,可是為國捐軀的護國大長公主啊!如此令人敬重又懷念的人,即便他們再有什麼指責,腦子裡清醒過來後,他們也無法再沖清河郡主亂言了。
沉默片刻,有些老臣還是支支吾吾地繼續丟出了自己的觀點。
「可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是不能違背的啊!」
「女子在家相夫教子便可,在外拋頭露面實在是不妥啊……」
又是一陣沉默,眾人的眉頭緊緊皺著,大氣也不敢出,等待著永和帝發話。
但他們心裡也清楚,清河郡主能在朝堂上提起這件事,恐怕皇上是知曉的。
果不其然,在他們殷切的期盼中,永和帝淡聲開口:「清河表妹所說,便是朕心中所想,不知諸位愛卿還有何異議?」
她的音調不高,聽起來十分平緩,卻帶著一股不容人拒絕的力量。
見底下的人面色猶豫,那幾名古板的老臣甚至眼含淚光,似乎在無聲地譴責她這位皇帝有悖祖訓。
她斂眉站起身來,一步一步走下台階,似無奈,又似糾結地說道:「朕上位時,朝廷已被樓璟一黨禍害得烏煙瘴氣,好不容易清理了許久,如今朝堂上只剩下你們這些忠臣。朕以為無論如何,諸位愛卿都會與朕一條心,勤勤勉勉地為元陵發光發熱。」
「可……朕第一次做下如此大的決定,諸位愛卿不支持便罷了,竟還想譴責朕。」
說到這里,她垂下眼眸,語氣都變得低沉了許多,「朕只想著選拔的人多了,選擇面也就更廣了……對元陵、對百姓來說,做實事的人也能選得更加仔細些了……」
或許是從前樓珏剛登基時,氣勢大開的模樣太過深入人心,這會兒瞧見她當眾流露出些許的失落來,眾人心中一緊的同時,也感到有些惶恐。
即便再有反駁的心思,也悄無聲息地咽了回去。
這一日早朝直到快要午時才結束,頂著稀疏的日光,朝臣們三三兩兩走出了皇宮大門。
扎堆的人們低聲議論著,有人在想如何勸誡皇上,有人在思索女子科舉的可行性,還有人猶豫不定,打算先回家問問家中女眷,是否想要走出門看看。
「好啊,尋個天氣好的時候,我們去青柳山的莊子裡歇幾日。」
「不過得等我幫著皇上解決了選秀女的事之後。」
顏吟漪見她終於笑了,心中慰藉,朝她歡快地眨了眨眼,「那就這麼說定了,我這些天就收拾一下要帶的行禮,等你做完了要做的事,我們就出發。」
少女眉眼彎彎,眼底映著璀璨的光暈,孟溪梧心中的歡喜和期待慢慢滋生,沉默片刻,她抬手摟住了少女,在她光潔的額上落下一吻,「這些天辛苦你在府中操持,才沒讓底下的人亂了套。」
「謝謝你,漪漪。」
眉心的灼熱宛如滾燙的光,撞進了少女的胸口,她抱住了女人的腰,與之緊緊相貼,兩顆孤寂的心親密挨在了一起,「我們之間,不用道謝。」
……
任誰也沒想到,令朝臣們頭痛不已的選秀一事,竟然被清河郡主在早朝時當眾提起。
晨光熹微處,眾人神情恍惚,腦瓜子嗡嗡嗡的,在聽到清河郡主說著選秀二字時,頓時精神抖擻,從方才的昏昏欲睡中清醒了過來,稍稍抬起頭,默默打量著上首永和帝的神色。
只是出乎他們意料的是,清河郡主並不是提議廣選秀女,而是肯定了永和帝的做法,並說起了另一件事。
「……皇上既然下定了決心,此生唯有皇后娘娘一人,不再選秀充盈後宮,臣也覺得如此極好。如今女學已經開辦,一些女子正在接受同男子一樣的教養,那往後也不會僅有出嫁這一條路。」
孟溪梧語氣沉著冷靜,一連串的話語說完,完全不容周圍的臣子置喙,「女子科舉一事,之前已經被提過了,不過如何施行,一直處於爭議之中。不如今日就把這件事一起解決了?」
「另外,除了科舉,若有女子想做其他行當,也無不可……」
清河郡主慢條斯理地說完,朝堂上的臣子們驚訝地愣在了原地。雖然他們知道清河郡主自小就有些離經叛道,長大了甚至還別出心裁地「娶」了一名女子為妻,如此大膽,但他們也沒想到她還能造出這麼多的么蛾子來。
女子科舉?!還要容許女子可以從事其他行當?!
這簡直就是聞所未聞,不可理喻,倒反天罡啊!
回過神來的眾臣紛紛發表著自己的看法,先是譴責了清河郡主的糊塗大膽,又固執死板地請求永和帝三思,不能違背祖訓,做下此等荒謬之事。
孟溪梧盯著腳下的大理石地板,看著上面折射出周圍臣子怒不可遏的面容,閉了閉眼,然而耳畔仍舊是他們嘰嘰喳喳的爭吵和指責,鬧得實在是心煩。她又抬起頭來,微蹙眉頭,朝四周輕描淡寫地掃了一眼。
「女子科舉一事,是家母生前也贊同的事。」她的目光很平靜,但還在吵鬧不休的眾人卻是被駭了一跳,緊緊閉上了嘴,不再隨意發言。
清河郡主的母親,可是為國捐軀的護國大長公主啊!如此令人敬重又懷念的人,即便他們再有什麼指責,腦子裡清醒過來後,他們也無法再沖清河郡主亂言了。
沉默片刻,有些老臣還是支支吾吾地繼續丟出了自己的觀點。
「可女子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這是不能違背的啊!」
「女子在家相夫教子便可,在外拋頭露面實在是不妥啊……」
又是一陣沉默,眾人的眉頭緊緊皺著,大氣也不敢出,等待著永和帝發話。
但他們心裡也清楚,清河郡主能在朝堂上提起這件事,恐怕皇上是知曉的。
果不其然,在他們殷切的期盼中,永和帝淡聲開口:「清河表妹所說,便是朕心中所想,不知諸位愛卿還有何異議?」
她的音調不高,聽起來十分平緩,卻帶著一股不容人拒絕的力量。
見底下的人面色猶豫,那幾名古板的老臣甚至眼含淚光,似乎在無聲地譴責她這位皇帝有悖祖訓。
她斂眉站起身來,一步一步走下台階,似無奈,又似糾結地說道:「朕上位時,朝廷已被樓璟一黨禍害得烏煙瘴氣,好不容易清理了許久,如今朝堂上只剩下你們這些忠臣。朕以為無論如何,諸位愛卿都會與朕一條心,勤勤勉勉地為元陵發光發熱。」
「可……朕第一次做下如此大的決定,諸位愛卿不支持便罷了,竟還想譴責朕。」
說到這里,她垂下眼眸,語氣都變得低沉了許多,「朕只想著選拔的人多了,選擇面也就更廣了……對元陵、對百姓來說,做實事的人也能選得更加仔細些了……」
或許是從前樓珏剛登基時,氣勢大開的模樣太過深入人心,這會兒瞧見她當眾流露出些許的失落來,眾人心中一緊的同時,也感到有些惶恐。
即便再有反駁的心思,也悄無聲息地咽了回去。
這一日早朝直到快要午時才結束,頂著稀疏的日光,朝臣們三三兩兩走出了皇宮大門。
扎堆的人們低聲議論著,有人在想如何勸誡皇上,有人在思索女子科舉的可行性,還有人猶豫不定,打算先回家問問家中女眷,是否想要走出門看看。